三块广告牌创作背景(三块广告牌从镜头)(1)

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英国著名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离世,英国掀起了一场“直面戏剧”的先锋派戏剧浪潮,这主要得益于约翰·奥斯本生前的一部作品《愤怒回望》,当年的他,正是凭借此部作品,打破了由古典剧所垄断的英国剧坛。

戏剧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显然,戏剧的作用是多重的,它既是历史的记录,也是人性的显现,但是,最重要的是需要随着时代而不断的变革。

所以,当人们深切怀念约翰·奥斯本,这个曾经平地一声雷的英雄时,也在对英国戏剧的现状和未来产生了忧虑,剧作家比林顿批评道:“若放任继续,英国戏剧将会成为一座尘封的博物馆而不是一个永远充满激情争议的社会论坛。”

就在此时,只有二十三岁的萨拉·凯恩剧作《摧毁》在英国皇家宫廷剧院首演,成为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政策之下,“酷不列颠潮流”的领导者,紧接着,出现了一批新生代剧作家,其中就保包括马丁·麦克多纳。

“直面戏剧”往往采取充满暴力的叙事方式,直面当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危机、暴力、虐待、种族歧视等各种严肃的道德困境,所以,它们也被人们称为“新残酷主义”,但是,其引发的反思,更具有存在主义的人文思怀,有着加缪“荒诞哲学”的内涵。

马丁·麦克多纳,作为“直面戏剧”的佼佼者,其作品往往是对“真相”的追思,代表作《枕头人》讲述的是一个作家写的小说引起了儿童虐杀案而被处决,作家在审讯的过程中不断的游离于真相和虚构的故事中,让我们不禁思考,当一部作品导致了社会行为,谁才是凶手,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种戏剧的创作方式影响了马丁·麦克多纳的电影风格,其在影片中贯用的英式黑色幽默,悲喜剧的风格,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对“真相”的一再追究,颠覆了人物,也颠覆了故事,所蕴含的极度残酷性,对于现实和反思产生了一种地震式效果。

电影《三块广告牌》的灵感,来源于麦克多旅游时所发现的未破获刑事案件的广告牌,影片上映之后,斩获了两项奥斯卡大奖和金球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奖,在很多人的眼里,更是将其视为第90届奥斯卡最大的遗珠。

在影片中,麦克多纳再次将自己所擅长对“真相”的追根进行到了极致,由此,引发出一场罪与罚、恨与爱的纠缠。

三块广告牌创作背景(三块广告牌从镜头)(2)

一、镜头、音乐和符号组合,凸显出影片所具备的残酷艺术之美,是麦克多纳“直面戏剧”最好的表达

《三块广告牌》讲述的是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小镇上,米尔德里德的女儿安吉拉被人强暴杀害,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案件却迟迟未能告破,凶手依然逍遥法外。愤怒的米尔德里德将此全部怪罪在小镇警察的身上。

愤怒的她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年久失修的三块广告牌,于是想到租用三块广告牌,来获得更大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以便施压警方尽快破案,此剧在镇上引起轩然大波,也让众多人物卷入了这场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血腥纷争中。

马丁·麦克多纳极为擅长的对“真相”的追寻在影片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施展,他没有满足于简单的因果线性关系,而是将结果蕴藏在一种无形改变的状态之中,同时,也不断的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场谁应该为“真相”负责的案件,由此,也带来了一场麦克多纳式的残酷艺术之美。

影片从八个角度不断变换的空镜头开场,这一组蒙太奇镜头里,是围绕着三块立在晨雾中的破败广告牌展开。第一个镜头是是处在中间位置广告牌的全景镜头,广告牌上有多中杂乱的信息,充满无人在意的混乱感;第二个镜头则是从背后透过支架呈现出分割的两幅画框,右边是处在画框中的两个广告牌,左边画框中是没有任何物体笼罩在草地上的浓雾,显示出来三块广告牌所处的环境与荒凉;第三个镜头是单独一块广告牌的正面全景镜头;第四个镜头又来到广告牌的反面,同样是一个全景镜头,在这个镜头里,我们知道了广告牌处在一条公路的旁边;第五个镜头是对中间广告牌的另一个全景角度的侧写;第六个镜头则是对一个广告牌局部的特写,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的英文“of your life”;第七个镜头是对被覆盖物切割开的婴儿的特写;最后一个镜头则是从更远的地方,对三块广告牌的远景拍摄,带给人一种强烈的凄凉破败的感受。

三块广告牌创作背景(三块广告牌从镜头)(3)

在这一组八个空镜头对局部特写和全景描述的连续组合蒙太奇里,麦克多纳空镜头的表意功能尽显。首先我们明白了这三块广告牌所处的环境,浓雾加深了广告牌的破败荒凉,虽然身处公路旁边,却无人关注,说明了路过的车辆极少,这也为故事的发生背景和条件作出了交代;其次连续局部特写的镜头针对的是“of your life”和被覆盖物切割开的婴儿,前面只能看到部分英文的句子引发了我们的猜测,结合前面部分显现的字母“e”,我们基本可以猜到整句话是“enjoy every minute of your life”(即:快乐度过每一天),这两个部分显现和切割的镜头,隐喻出故事人物的态度选择和现实遭遇;最后,一个大全景的镜头,从某种程度上,也隐喻了影片最后的结局,只有我们换个角度、或者距离更远的时候,我们才能重新审视所有的一切,解开“只缘身在此山中”心中困境。

这八个空镜头的组合,伴随着古老的爱尔兰民谣《last rose of summer》,这首由贝多芬曾经亲自校订的歌曲,在影片中以每句歌词对应两个空镜头工整的呈现。

波布克曾经说过:“从为无声片伴奏而在蹩脚钢琴上敲出第一个音符起,音乐就一直是电影影像的一个忠实伴侣。”这也表明,从早期的默片时代起,音乐就已经发挥作用,它充当了影片的背景语言和人物语言的双重作用。

而这首《last rose of rose》的爱尔兰民谣,音符冲击耳朵,让人沉醉在一种忧伤的氛围中,同时,歌词中等待爱情的女子,爱人却迟迟未归,只能独自凋零的孤独,让人心生犹怜。

开头这所有的一切,都在表明这是一个具有“悲剧”底色孤独等待的故事。

而在观影过程中,麦克多纳并没有给予太多关于俯角和仰角这种明显带有个人感情倾向性的镜头,除了对于狄克森殴打韦尔比长镜头的真实记录。米尔德里德无论是面对广告商、威洛比、狄克森,都没有形成镜头语言中绝对的道德优势。

这也表明了麦克多纳的态度,尽管片头的镜头和音乐极度渲染了悲凉的色彩,却只是针对米尔德里德女儿遇害遭遇而言,除此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是客观、公平的,警察也在努力破案,却没有任何的有效线索,所有的人都在同情米尔德里德,却并不代表可以无限制的容忍她。

这种公平镜头和米尔德里德表情语言的特写镜头形成了强烈对比,电影中,她始终都是一种愤怒的状态,有着一种所有人应该为她女儿的死负责任的态度,可是,这种态度却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因为,整个悲剧的发生都是一出荒诞、残酷的悲剧,遭遇是荒谬的,破案所受到的种种现实阻碍是荒谬的。

当影片最后,杀死自己女儿的凶手仍然没有抓到,米尔德里德和狄克森一起驾车离开时,远景镜头里,三块广告牌已经笼罩在一片阳光绿地里,背景音乐换成了《Buckskin Stallion Blues》,这是一首舒缓且释怀的曲子。

影片中的另一特点则是符号意象之美,象征着奉献和牺牲的小鹿是对米尔德里德女儿安吉拉的隐喻,是米尔德里德的精神寄托。狄克森丢失的警徽和失而复得,隐喻出他的转变。

这些镜头、音乐和符号所传递出的是一种麦克多纳式“直面戏剧”的残酷艺术之美,也是对麦克多纳现实关怀的表达,他向我们表明了无论我们的遭遇怎样、处境怎样,愤怒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心中怀着一颗“爱心”,才是化解一切的救赎之道。

三块广告牌创作背景(三块广告牌从镜头)(4)

二、封闭空间所产生的爆炸效果,让罪与罚、恨与爱相互纠缠,“真相”的含义变的复杂化

麦克多纳将这一切放在一个封闭的传统小镇,产生了一种爆炸性效果,一方面是即使偏居公路边的三个广告牌也能够引发小镇人门的议论,产生爆炸性效果,另一方面则是如此封闭、熟悉的小镇,也无法轻易的侦破这起惨无人道的凶杀案。

故事被放置在这个空间里,让人产生一种极度的压迫感,也使无处宣泄的情绪得到积累和爆发。

对于米尔德里德来说,丈夫喜欢上一个只有十九岁的女孩,这种被羞辱的感受,让她变的愤世嫉俗,这也导致她和女儿安吉拉的关系非常差,以至于女儿曾经向自己的父亲表达不想和母亲在一起居住的想法,她乖戾、易愤怒的特点在去世之后进一步激化,产生了所有人都应该为自己女儿死负责的想法。

而对威洛比警长来说,自己身患癌症,命不久矣,虽然自己非常爱自己的家人,对同事也关怀备至,却陷入到安吉拉案件的自责漩涡里,这场惨案,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追查的线索,这样让他在面对米尔德里德的责骂时,始终怀有一种愧疚之感。

对他的下属狄克森来说,威洛比警长不仅仅是工作上的领导,更是一个“父亲”式的人物,他和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对生活的憎恨让他变的愤怒,甚至产生了暴力和种族主义倾向。

安吉拉所遭遇的犯罪,将三个命运完全不同的人物牵扯在一起,他们就像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里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完全无法融合在一起。

对米尔德里德来说,女儿的死,让她深感自责,因为正是自己和女儿的争吵导致了女儿的遇害,很快,自责和爱转变成了愤怒,愤怒整个世界,因罪生罚,波及到了众多小镇居民。

所以,广告牌的标语、电钻割破牙医的手、火烧警察局都成为了她对自己无力的控诉,受此影响,威洛比警长怀着愧疚自杀,狄克森也因为大火毁容。

影片中,恨与爱的纠缠成为了另一条主线,狄克森、米尔德里德的恨和威洛比警长的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这种冲突,让整个凶杀案的走向发生了变化,突破了单一的是非观念,使真相变的难以追寻。

由此,电影完成了从寻找杀人凶手的“真相”到寻找人生“真相”的转变,面对无力改变的结果,突破了复仇片简单的因果式关系,完成了为生者代言的人文关怀。

三块广告牌创作背景(三块广告牌从镜头)(5)

三、西西弗斯情结,成为对“真相”的最好解答

古希腊神话里,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了众神,遭到诸神的惩罚,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可是,石头每每刚到山顶就又滚下山,前功尽弃,于是,他不断重复、永无止境的做这件事。

作为“荒诞哲学”的创始人,加缪并没有将西西弗斯看做一个悲剧,而是把他称为反抗荒谬的英雄,他身上的激情和痛苦,成就了这个英雄人物。

麦克多纳显然继承了加缪“荒诞哲学”的精髓,在影片中,对待米尔德里德来说,她面对女儿遇害的案子,或许永远都不会有结果,麦克多纳在影片最后,也没有对任何人的行为给予惩罚。

可是,米尔德里德最终对“真相”的目的性需求已经减弱,将眼光转移到面对荒谬时的寻找过程中。

正如威洛比自杀时留给米尔德里德的信中所写:“曾有案件怎么也找不到线索,然而五年后,某个家伙在酒吧或监狱里,听到另一个家伙拿这件事吹嘘,然后整个案件就这样真相大白了。”

对米尔德里的来说,曾经令其痛苦的是,她总是将眼光盯在目标上,当求之不得时,就陷入到愤怒的无助循环里,而当她像加缪眼中的西西弗斯一样,在寻找和过程中获得安稳的时候,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的恨和愤怒也就带来了消解,她重新找回了对儿子罗比已经失去的爱。

所以,最后的结果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保留一丝希望,这份希望是用爱活下去的勇气,而真相恰恰就是不管我们遭遇了什么,我们都需要用爱来经营这一切,愤怒化解不了心中的自责,也化解不了任何东西,唯有怀着爱的纪念,才是对自己和其他生命最大的尊重。

三块广告牌创作背景(三块广告牌从镜头)(6)

总结:

《三块广告牌》继承了马丁·麦克多纳“直面戏剧”的暴力叙事内核,将一个极其残酷的故事情节以一种线性叙事结构展开,但是,影片的结尾并没有给出一个最终的答案,因为明确的答案会削弱故事所蕴含思想价值,难以引发人们的现实反思。

同时,除了电影中所蕴含的思想突破价值外,我们也领略到马丁·麦克多纳将音乐和镜头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颠覆性美感,这些,都帮助他称为了英国电影届的一位奇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