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我推开领居家虚掩着的门,道:
“欸,你也在看《狂飙》啊!”
“害!凑个热闹!”
对,就是这样,凑个热闹,我其实第一遍根本没看进去,后来微博吵吵闹闹赞多批少,才得凑着重新看的,但看完还是觉着很一般,就算是吹得神乎其神的张颂文演技,对我而言也就只有一幕感觉比较好。
为了表示我感觉的真实感,我说出是那一幕:
徐天刚来京海,给高启强下马威,满口拽着欠揍的湖南口味的港谱。结果咱强哥直接点出他是湖南人,港普不标准,然后用正宗的港普腔儿道:“你给我滚出去!”
另外,为了照顾大部分喜欢该剧的同胞的情绪,我并没有直接说《狂飙》很难看,而是拿出《人民的名义》对比:
《狂飙》是能看,但是比《人民的名义》差远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剧情,就算是领家小孩儿也知道:
剧情是一部剧根本中的根本,没有了根本,枝摇叶散,还有什么玉树临风。
《狂飙》中的剧情断裂感太强了,徐江那么牛逼的黑社会,竟然没有几个死忠,最后跟高启强单刀赴会,找个卧底警察还反水;
高启强上一秒还是个小喽啰,下个跪就成京海黑社会老大了;
到了快结尾时,反折更大:
歘(chua)的一下,高启强就恨开儿子高晓晨了;
歘的一下,杨健就开始负隅顽抗了;
歘的一下,孟德海竟然是个“狼人”;
歘的一下,大嫂就开车死了,也没给出车祸致死符合逻辑的车祸场景;
歘的一下,高启强完了!
剧情对比《人民的名义》,根本没有充分反折、悬念与逻辑合缝的真实感,这表达出出品人对剧情没有充分的设计,对剧情没有消耗足够的心力。
《狂飙》出品人就定个大方向:扫黑除恶紧扣时代,这样的主题肯定火,国家支持、审核片子的人我也能搞定、老百姓也爱看这种题材,再定个主题:狂飙!黑社会么,越飚观众觉着越厉害越好看,就让他们飚,耍疯耍吊耍狠,最后再让大老虎叽里咕噜滚下来,收视率肯定蹭蹭蹭。
既然收视率有保障了,细节就不大注意了,就不用心了。
你看《狂飙》这部剧,只有邪的飙,没有正的飚;好不容易有个安欣白发的情节,结果就是十年后了,根本没有用闪回、悬疑、夸张的影视手法,介绍下安欣“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没有让剧情冲突一下子拔高,剧烈;
还有安欣揪出内鬼的细节,明显是《寒战二》郭富城的手笔;
另外徐天自杀的场景,很像郑渊洁《病毒集中营》里,一个大官到中纪委跟前用枪顶头自杀,导致舆论风潮熊熊,然后中纪委暂停了调查,而《狂飙》中的徐天自杀,显然没有实现这一冲突;
另外,一两处借鉴没问题,关键是整部剧完全没有自己的创意与厉害的地方,就像蒋介石的军队,没有中央军,光靠一堆杂牌军,能有什么战斗力,如果是那样的话,我看3个月我们就解放全中国了!
以上问题的根本,其实就一个:
文字工作者权利的缺失。
一个好的利益分配系统能够振兴一个国家,一个差的利益分配系统就是导致中国影视大踏步后退的根本原因!
我们知道《人民的名义》是有小说的,为此主创还涉嫌抄袭,跟人打了官司;但目前来看,《人民的名义》爆火的利益,原著小说家并没有获得多少。
这就导致对这部剧最耗心力的一位,反而是获利最少的。
其实就算是你家的小狗动动脑袋想想也知道,一部剧在影视化前,一定是它的小说先成功,获取一堆粉丝青睐,然后才有了影视化的基础;
因为在这之前,创作者投入的只有一个人和他的时间,几乎不需要任何资本投入,消耗的是自己秉烛达旦的激情与心力,这就保证了剧情艺术品般的高级;
但一旦影视化,就有了金钱投入,就《三体》电视剧那个熊样儿,一集还1500万呢。资本都是要回报的,这时作品就成了商品,商业活动一般是没法投入那么长心力、激情与时间,去打磨剧情的;
另外,影视化作品有投资,也很难把几十万字的小说的内容全展现出来,就算是改开前的《老版三国演义》也是一样,同样没有完全展现原著内容。
因此,在影视化之前,文字工作者的工作很重要,它是影视创作根本中的根本。
这次《狂飙》为什么剧情稀烂?
因为这部剧根本没经过最艰难的文字历练,他不是文字小说先拿去市场经验的,而是直接凭空设计下来的,它没有原著小说,仅仅靠真实事件改编;
但我感觉,并不是没有原著小说,而是《狂飙》的主创者有了《人民的名义》打官司的前车之鉴,不愿意分利,才自己主创的;
你想想就知道,像四川刘汉黑老大这么牛叉的故事与素材,怎么可能没有人改编小说呢?跟《狂飙》主创者的设计一样,这样的素材肯定火啊!有知道的相关小说么,评论区打出来。
最后,再跟我一起读3遍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个好的利益分配系统能够振兴一个国家,一个差的利益分配系统就是导致中国影视大踏步后退的根本原因!
一个好的利益分配系统能够振兴一个国家,一个差的利益分配系统就是导致中国影视大踏步后退的根本原因!
一个好的利益分配系统能够振兴一个国家,一个差的利益分配系统就是导致中国影视大踏步后退的根本原因!
最后,再跟我向在维护知识产权的一线战斗者-童话大王-郑渊洁,表达深深的敬意。
以上。
不过,话说回来,长大的高启兰,真是太有气质了,舔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