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不想看《悬崖之上》,因为是三十年代的谍战片,必然会是沉痛的悲剧。但后来,还是抵挡不住老谋子的诱惑,走进了影院。

三十年代的战争电影,距离抗战胜利的曙光,还太过遥远,基调必然充满着黑暗与绝望。《悬崖之上》也是如此,整部影片没有一缕阳光,只是漫天的飞雪、阴冷的街道,以及血肉横飞的追杀。

悬崖之上刘浩存和谁在一起了(刘浩存绝不是败笔)(1)

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有人在日本人的监狱越狱,而在监狱中,他曾受到惨无人道的虐待。为了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人的残暴罪行,我们党派出四名特工,从苏联进入东北,保护越狱者逃亡。这场行动的代号叫做“乌特拉”,俄语中黎明的意思。

然而,在四名特工回国开展行动以前,因为叛徒叛变,敌人们已经对特工的行动布下重重陷阱。于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在冰雪与黑暗笼罩的黑土地上残酷上演。

在这部电影中,张译、于和伟、秦海璐、朱亚文等一众影帝戏骨,将抗战特工的坚贞无畏、视死如归,演绎得淋漓尽致,得到了影迷们的一致好评。然而,对于最新谋女郎刘浩存的演出,很多影迷却提出质疑,感觉刘浩存的形象与整部影片很不协调。

我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儿,刘浩存在《悬崖之上》的存在,确实与影片不协调,但是,对于这种不协调来说,却有着一种不协调的意义所在。

首先,刘浩存的形象,以对比的笔触,揭露出战争的荒诞

对于战争,我们头脑中的形象,往往是强者与强者的厮杀,参与者或者是铁血硬汉,或者是巾帼豪杰。而刘浩存的形象,与这些形象相距甚远,她的形象太清纯、太天真、太柔弱,实在不适合战争中的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然而,恰恰是刘浩存的这种清新,才更加衬托出战争的残酷。

刘浩存的形象,是一种美;战争的形象,是一种恶。爱美之心,本是人之天性,但是,人类自己制造出的战争,却虐杀掉自己的天性,让自己追求的美,在枪林弹雨中凋零残落。小桥流水燃起烽火,桃源之居升起狼烟,男耕女织践踏在铁骑之下,锦绣河山淹没在血海之中,这难道不正是战争的荒诞所在吗?刘浩存的形象,所揭露的便是战争的这种荒诞感。

所以,当她配合张译,勒死那个好像周一围的特务时,以及她跳车逃跑,用枪杀掉追赶她的特务时,让人感觉到的,并非惩恶扬善的女侠形象,而是兔子搏鹰式的无奈反击。而这种以弱克强、以柔克刚的不协调,便源自于战争的悲哀。

当她被沙溢饰演的特务威胁,并朝她面前的雪地上开了一枪时,她发出了一声惊叫,这声惊叫让张译抓住机会,制服了沙溢。虽然她后来向张译解释,那是她故意的,但是那种解释,却听起来带有一种孩子的天真,更像是一个谎言。因为,那声惊叫,才更像出自于她的天性。只是,由于战争,她拒绝承认,或者不敢承认。

因为在战争面前,她不再是一个少女,而是一位战士。只是,少女出自于天性,战士则来自于异族的欺凌。

悬崖之上刘浩存和谁在一起了(刘浩存绝不是败笔)(2)

其次,刘浩存的形象,以象征的手法,展现出希望的期盼

在四人特工小队中,刘浩存是最弱的队员,但是,她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她天赋异禀,有过目不忘的天赋,而这一点可能正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所在。否则,上级不会派出柔弱的她,来执行这次重要的行动。

因此,在影片中,刘浩存不仅是战斗者,也是被保护者。在四人特工小队中,张译和秦海璐是夫妻,她与朱亚文是情侣,但在分组时,她却与张译分在了一组,因为张译的战斗力最强,经验最丰富。这样分组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保护刘浩存。

所以,当张译被俘,受尽严刑拷打;当朱亚文被敌人追杀,陷入重围之中,都在以伤痛和生命作为代价,保护着刘浩存的安全。因为,保护了刘浩存,也就保护了希望。

这就好像影片中行动的代号,乌特拉——黎明。在黑夜之中,我们总会期盼黎明。然而,对于黎明的期盼,却是一种煎熬,总会让这黑夜看上去更加漫长。可是,我们却不能不期盼,因为,如果没有期盼,黎明将永不再来。

张译和朱亚文的牺牲,便是对黎明的一种期盼。

另外,刘浩存的这种形象,在《一秒钟》和《送你一朵小红花》中,也曾起到同样的作用。特别是在《送你一朵小红花》中,正是她的这种形象,才让易烊千玺所饰演的韦一航,融化掉假装出来的冷漠,去勇敢面对真实的生活。

悬崖之上刘浩存和谁在一起了(刘浩存绝不是败笔)(3)

最后,刘浩存的形象,以发展的视角,表现出成长的变化

在影片的结尾,刘浩存的形象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她变得有些老练,也有些成熟,顺利完成了任务,也带回了张译、秦海璐失散的子女。这便是刘浩存的成长,也是希望的成长。

只是,令人感到残酷的是,这种成长,却是由张译、朱亚文、乃至更多抗战烈士的鲜血浇灌而出的。这就好像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在起初面对日寇的坚船利炮时,我们的希望十分柔弱,但凭借着无数抗日英魂的前赴后继,这希望才逐渐强大起来,并最终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所以,刘浩存在影片中的成长,所代表不是一个人的成长,而是一个民族,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的不断成长。也正是由于这种成长,我们曾经微弱的希望之光,才能蔓延成燎原的熊熊烈火,让兵燹罪恶化为永不复生的灰烬。

而且,在影片之中,这种希望的成长,也使得这场悲剧,不再只是一场悲剧,因为它不仅让人感到沉重和悲痛,还让人能够感受到激励与憧憬。

悬崖之上刘浩存和谁在一起了(刘浩存绝不是败笔)(4)

因此,综上所述,刘浩存在影片中的形象,揭露了战争的荒诞,展现出希望的期盼,表现出成长的变化。她的存在,绝不是影片中的败笔,而且恰恰相反,她才是影片的灵魂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