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调经(不仅仅只能养血调经)(1)

当今之人多养尊处优,饮食尽是肥甘厚味,再加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用脑过度,以致于厚味腻脾多生湿热,思虑伤脾生化无源,再加上熬夜伤阴,焦虑伤肝,所以临床常见湿邪停聚而阴虚肝郁者。

对于这种患者的治疗,利湿就会伤阴,滋阴就会助湿,是比较棘手的,那么怎么办呢?

我曾在一本医案中看到过,遇到这种情况,多取穴三阴交来治疗,为什么呢?原来三阴交一穴有滋阴养血、健脾除湿、疏肝解郁的三重疗效,非常适合于治疗阴虚夹湿或兼有肝郁等情况。

气血两虚调经(不仅仅只能养血调经)(2)

三阴交一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甲乙经中记载用于治疗“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惊不得眠”等证。但是三阴交穴的主病,以《针灸聚英》和《针灸大成》收录最全,书中说:“三阴交,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会。《铜人》针三分,灸三壮。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脾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疮癖,腹寒,膝内廉痛,小便不利,阴茎痛,足痿不能行,疝气,小便遗,胆虚,食后吐水,梦遗失精,霍乱,手足逆冷,呵欠,颊车蹉开,张口不合,男子阴茎痛,元脏发动,脐下痛不可忍,小儿客忤,妇人临经行房,羸瘦,癥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动横生,产后恶露不行,去血过多,血崩晕,不省人事。如经脉塞闭不通,泻之立通。经脉虚耗不行者,补之,经脉益盛则通。“所以说,现代人仅仅使用三阴交来治疗养血、调经等妇科疾病,其实大大缩小了该穴的治疗范围。

三阴交为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故名之三阴交,脾者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而调畅气机,肾主藏精,精血同源;同时,脾亦为生痰之源,健脾即可除湿化痰。因此,三阴交一穴具备了同调肝、脾、肾三经之作用,所以具有上述三重功效不足为奇。

气血两虚调经(不仅仅只能养血调经)(3)

此外,针灸特有的调节作用,激发了脏腑本身的修复能力,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并没有为机体多增加毫厘之物,因此不存在滋阴助湿、除湿伤阴的弊端和用药偏差。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三阴交治疗范围广、疗效好,但也应辨证施治,中病即止。如《针灸问对》关于三阴交的论述所说:“脾主中,肝肾主下,中下焦气一穴可以尽之,故非危疾急证与三阴俱有干者,不可轻刺。脾肾气常不足,肝虽有余,亦是宿血之脏,误刺则脱人元气,不可不慎。”笔者理解,其穴如药,猛烈者必能堪当大用,如乌、附之辈,为医者必须正确地使用它,做到趋利避害,为我所用,诸同道有志于此者当细研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