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富之子再生变故(从首富失意到少爷失信想到的财产传递我们可以相信谁)(1)

2019年的中国富豪榜发榜了,11月7日,福布斯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富豪榜上,400位中国富豪的总财富较去年增长了25%以上。阿里的马云、腾讯马化腾、恒大许家印三位依然蝉联三甲,尤其是已经卸任阿里的马云可谓笑到了最后,榜单上也不乏失意者,前首富王健林财富数则从去年的1566.3亿元大幅跌至今年的883.9亿元,联想到不久前少爷王思聪先后被北京市二中院列为执行人,上海嘉定法院限制消费等多则新闻爆出,让人不得不为王首富的家族财富捏一把汗。

据《胡润百富榜》的胡润透露,中国未来30年会有60万亿的财富要从第一代企业家手中传递到第二代手中交棒,粗粗计算这里面至少要有将近1000个巨富家庭要面临接班的问题,如果生子如王首富的少爷,在英国读了哲学的高材生都这么让人担心,那还有什么人值得信任?

国际上有个粗略的统计表明,家族企业只有三分之一可以传至第二代手中,能够传到第三代的也就只有十分之一,像日本个别企业那样能够传承千年的更是凤毛麟角,还是在有日本独特民族文化、血统、过继、入赘等各种极端手段下才维持了下来。其实不仅巨富家族面临财富传承,普通人家庭同样面临着财富转移的难题,见惯了老人故去之后子女为了财产争到兵戎相见,对簿公堂的事情,可怎么办呢?

前首富之子再生变故(从首富失意到少爷失信想到的财产传递我们可以相信谁)(2)

家族信托源于11世纪英国的USE制度,教民为了避免土地在遗赠土地给教会时被国王没收而创立,后来从宗教、遗嘱逐渐扩大应用到为社会公益、个人财产管理等多个方面,最终形成民事信托制度。

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是要把财产托付他人,托付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信”是所有安排的基础,首先是可靠,受托团队要保证财富保值,还要有稳定的增值;其次是“托”,受托团队不能把财富据为己有,只是作为守护者,适当的时候还要把财富和权力交回来。

目前,在中国不仅缺乏相关的法律环境,更没有环境滋养出的可靠市场主体,但市场的需求已经显得非常迫切了,目前我国只有南方沿海的部分法律事务所开展了与信托相关的咨询业务,但实际情况是因为法律的缺失,可参照的法律条款仅有《继承法》,这让大量财富家庭取道海外去解决财富传承的问题,且着眼于合理避税而非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的新兴中产阶层和普通家庭更是个无解的难题。

前首富之子再生变故(从首富失意到少爷失信想到的财产传递我们可以相信谁)(3)

中国的信托行业在面临着高达六十万亿的磅礴市场的时候,应该已经在摩拳擦掌了吧,那么对于信托企业来说,首先要做什么?教育消费者?开拓市场?在我们看来,应该首先要建立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形成,需要长时间的了解和考验,对企业的信任,在讲究效率的商业环境下,时间长也意味着高成本,相比较之下,信用评价机构,通过对各行各业长期的积累与渗透,已经形成了对于各个行业深入把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下游供应链、周边产业都有着准确的洞察,信用评价机构在整合多方信息之后更可以形成一个企业的信用情况从外到内完整的梳理,对企业诚信动态变化更有着远超过监管部门、媒体监督的敏锐。同样信托行业更应该借助信用评级机构和丰富的案例,形成企业信用档案的完整记录。可以想见,信托企业的第一战,一定是在信用评级上展开的“信用之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中图文来自“财经郎眼”、“”、“信用中国”、“中商企信用”等资料查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