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禅院

在沁县城西13千米的郭村镇郭村村中。四周民舍毗邻,林木掩映。据碑碣与沁州志记载,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北宋重建寺院,金大定十二年(1180年)重修时买到空名院额一道,题名大云禅院。金崇庆元年(1212年)正式敕用。元明清时期屡有修葺。

沁县有哪些好玩的景点(沁县十大景点爆光)(1)

长治普照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沁县城西8公里的郭村镇开村村东。寺院依山傍水,林木掩阴,视野广阔,景色优美。据清雍正年间《杭州志》载,寺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唐元和年间(806-820)大修,金大定年间(1161-1189)重修,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顺治(1644-1661)、雍正年间(1723-1735)屡有增建与修葺。

沁县有哪些好玩的景点(沁县十大景点爆光)(2)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位于山西沁县城内风景秀丽的西湖之畔,青松掩映,古色古香,规模宏伟,占地总面积2100平方米,呈两进院,设西北东三大展厅,以丰富的历史图片、图表、实物、多媒体等形式系统地展示了山西新军抗敌决死队成长战斗历程,再现了-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决死队、牺盟会在山西开展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的历史画卷。深刻反映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路线、政策和策略的伟大胜利。是山西新军抗日决死队在山西唯一的综合性专题纪念馆。

沁县有哪些好玩的景点(沁县十大景点爆光)(3)

圣天寺

在山西沁县城东30公里东郎村北侧。始建于晋,宋、元、明、清各代有修葺。前后两进院落。有山门、中殿、后大殿、东西配殿、左右廊庑等。中殿历史较早,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出檐深远,翼角恽飞,殿顶单檐歇山式,举折平缓。梁架全部露明,四椽伏乳伏在金柱上搭交,结构规整,手法洗炼。檐下拱伸出华拱两跳,手法斗拱用真昂,直接承托檐部负荷,显系宋制。殿内壁画明代所绘,内容为佛、菩萨、胁侍等,着色以石青、石绿、朱砂、银朱为主,面形秀润,姿态端庄,色调纯朴,工艺尚佳。

沁县有哪些好玩的景点(沁县十大景点爆光)(4)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坐落在沁县城南笔峰山上。抗日战争胜利后,-反动派挑起了全国规模的内战,并向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了疯狂进攻。在此危急关头,党中央指定从太岳老区沁县选调一批优秀翻身青年充实中央警备团。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解放区,保卫翻身果实,在党的领导下获得解放的沁县人民,于1947年掀起了“二月二大参军”热潮。几天之内12万人口的沁县,5000男儿踊跃报名,3500名优秀青年组成“保卫毛主席先锋队”,光荣入伍,并从中精选出250名优秀分子奔赴陕北,直接担负起保卫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光荣任务。

二郎山森林公园

二郎山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南部,为近年来新规划、开发项目,工程规划总面积10000亩,分为水上娱乐、人文景观、农耕文化、花果生态、森林生态、休闲观光、疗养度假七个景区。

沁县有哪些好玩的景点(沁县十大景点爆光)(5)

笔峰山风景区

笔峰山又名二郎山,位于沁县城南,主峰海拔1028米,峰峦叠翠,沟谷纵横,雄伟壮观。因山峰高出城头,正对原沁州城内学宫棂星门,故取文明之意称笔峰山。因有“二郎担山赶太阳”未及之传说,又称二郎山。景区内有中国最大民间石刻陈列馆——南涅水石刻陈列馆,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永庆寺,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林,二郎山森林公园和清康熙御书楼等景点。漳河水自北向南绕山而过,山脚下为西湖,美丽的沁县城就座落在西湖畔,笔峰山与西湖相互辉映,湖光山色,青松掩映,曲径回廊,楼台阁榭,是一处绝好的游览胜地。

沁县有哪些好玩的景点(沁县十大景点爆光)(6)

洪教院

始建年代不详,金大定年间(1161---1170年)重修,正殿明间檐下悬挂匾额一方,题“敕之院”,右侧题“大定九年六月”。据寺内现存元代石碣记载,元至元八年(1271年)整葺法堂,补修佛殿、院基,明、清两代均有修葺。

沁县有哪些好玩的景点(沁县十大景点爆光)(7)

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地处沁县漳河北源支流涅水的南岸,所以称南涅水。1957年秋在这里发掘清理出一大批窑藏石刻,以出土地为名,称之为“南涅水石刻”。

这批石刻造像,根据碑刻、许愿铭文记载最早的为永平三年(510年),最晚的为北宋天圣九年(1031)期间,东魏、北齐、隋唐,诸朝代均有。以造像塔为主,约400余件;其次为单体造像,造像碑等,数量大、内容丰富,刻工精湛,时代特色鲜明。

沁县有哪些好玩的景点(沁县十大景点爆光)(8)

沁县还有很多在发展景区,沁州黄工业园、沁园春矿泉水工业园、小东岭东路将领红色旅游区,下曲峪等得农村新型旅游。还有许多没有挖掘得农村旅游地,阏与古城及墓地(今沁县乌苏一带),吴琠故居(沁县徐村),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始地(沁县后沟村)等等。在此也要告诫大家保护这些景区,也希望这些地方得以发展和扩大,为水城发展注入活力,为中国沁州书写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