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陇南两当张家

原标题:【张家动态·扶贫变化】生态宜居小山村---两当桥村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1)

在张家乡的东南部有这样一个小村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容整洁。漫步在这个小村庄,深吸一口空气,悠然的芬芳扑鼻而来,仔细闻一闻,是土蜂蜜的香甜、嫩草的清新、鲜花的香味儿........,道路全硬化,出门不沾土,房屋整洁街道宽,山间小村生活和谐舒心。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2)

两当桥村与陕西唐藏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68户208人,党员18名,耕地884亩。2013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78人,于2017年全部 脱贫。五年前的两当桥村主要以农业为主,群众主要靠务农、打零工增加收入,增收渠道单一,产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2013年精准扶贫号角吹响,通过5年的努力,两当桥村取得了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群众生活更加富裕,村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3)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4)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两当桥全村道路3.5公里,村组道路巷道全部硬化。全村农户户皆有自来水,皆有安全住房。通过农网改造等一系列工程,两当桥村全部实现动力电覆盖。全村已完成了通宽带及3G、4G无线网络目标任务。2017年,在县教育局的帮扶下,争取34吨水泥,对两当桥活动室广场进行了硬化及修补,对两当桥村凉水泉进行了硬化。全村建有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一处,村民活动广场1处。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5)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6)

产业培育成效显著

紧紧围绕政府主导的“两主四辅”、“三养一育”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为群众增收致富。两当桥村主要有土鸡、土蜂、花椒、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利用小康互助组带贫模式,由大户牵头、贫困户入股参与并取得利润分红的方式取得分红收入。截止目前,全村养殖土鸡1.85万羽。土蜂400余箱(群)。三是积极发展中药材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中药材产业种植规模日渐扩大,目前已达到171.1亩。四是扩大育苗产业,通过合作社和大户带动,全村育苗产业扩大至35.7亩。五是花椒亩产业初具规模,根据农户产业发展需求,帮扶农户花椒苗10000余株、化肥38袋,扶持农户发展花椒214.8亩。六是劳务输转64人,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7)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8)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9)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10)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11)

群众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两当桥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位于两当桥人口文化大院,是集文化宣传、党员教育、体育健身、科技培训、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活动室文体广场(有健身器材)、篮球场、乒乓球、舞台、农家书屋、多功能活动室等。建立了村规民约,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成立村级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实施了环境卫生整治及全域无垃圾整治行动,并常态化管理。目前,全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房屋风貌统一美观,垃圾集中清理。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12)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13)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14)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15)

两当桥村,张家乡的南大门,展现的是高颜值和丰富的内涵。茶余饭后,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健身广场闲话家常,悠闲自在。村民们都说“现在村里的环境好了,道路好了,也没有人乱扔垃圾了,我们自己看着也舒心!”村支部书记说到:“两当桥村变化真的很大,交通便利、环境洁净、景色宜人、家家有增收致富渠道,生活无忧,我们现在过的是很多城里人都羡慕的田园生活,比城里人幸福多了!”

美丽乡村生态村(生态宜居小山村)(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