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学钢琴的那几个月,我经常自觉地练琴,并且弹着弹着就开始“自我欣赏”了。总的来说,就是弹得不咋地,还挺能装。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只要发现一个难点,我就开始找理由不练钢琴。

就比如有一次弹琴时,我叫妈妈过来。正在做饭的妈妈赶紧跑过来,说:“咋了?”我说,“妈妈,我想锻炼锻炼手。”妈妈高兴地说:“啊,那你弹吧!”我说:“不行,我是要玩儿积木……”妈妈又气又想笑。我长大后,妈妈把这件事讲给我听,留下的只有笑声了。当时还觉得挺正经的。

在练琴瓶颈期里,因为不想弹钢琴,我被 训过无数次,也想着办法地少弹钢琴。因为一弹就要被说这儿不好那儿不好,要是不弹更要被说了。于是,“钢琴券”这个东西就横空出世了。“钢琴券”既不是买钢琴用的,也不是调音用的,而是——听我弹琴用的。你们也一定觉得挺荒唐吧!是的,这很正常。有些事当时做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不对的地方。事后想起来才意识到当时都干了些啥呀?!你们应该也都有这样的感觉吧。

钢琴和音教程(钢琴学习记下)(1)

钢琴券上写着“妈妈可以凭此券听我弹琴五分钟”,然后写上一堆乱编的号码,还自己画印章。满满的黑历史。当时,妈妈拿着这几个券,边让我弹边夸我弹得好(那弹的什么玩意儿)。

后来,因为搬家,我换了一位老师。她姓姜,是一位女老师。大概是《大汤1》吧,有首曲子叫《公主圆舞曲》。这几个字我当时基本都不会写,所以我就用同音字和符号代替了。怎么样,你们是不是没太听懂?总的来说呢,就是这样写的:“工主〇5Q”——“公”替换成了“工”,主变成了我都看不懂的“z”,“圆”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圈儿(可怜的圆啊),“舞”跟“圆”遭受了同样的待遇,变成了“5”,“曲”别说还挺博学的,变成了它的音序Q。这也是我在姜老师那儿学习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儿。我对姜老师的印象就是她很严格,对于我弹琴的技术和方法都有着很苛刻的要求。她因此获得了我妈妈的青睐——仅仅是我妈妈的青睐。

钢琴和音教程(钢琴学习记下)(2)

六年前我的字和妈妈的注解

我都忘了是什么原因了,我又转到了一家钢琴机构里,跟陈老师学钢琴。他是一位留着半长头发的男老师。他很温柔,比姜老师温柔了简直不是一个等级。最开始,他可能也觉得我在钢琴方面简直就是个天才,所以最开始,每次见到我都会笑着说:哎呀昌安来啦!后来他才发现,我不是天才。我想我也许是天生的蠢材(几位老师都是这样逐渐对我失去信心的)。妈妈则是因为老师对我失去信心而提早开始更年期发火的。她的狮吼不是一般的响。那个时候我总是想逃避,找各种理由不想上钢琴课。上课节奏也差不多从一周一节到一个月一节。现在想想,如果那个时候自己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稍微努努力,估计也能比现在好一点儿。毕竟我现在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比那时候强了不少。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放学后我都会去那个钢琴机构练练琴(那琴一弹就感觉真有年头了,跟现在弹起来完全不是一个感觉)。

钢琴和音教程(钢琴学习记下)(3)

不过,这样的日子也没持续多久。2016年7月的第一天,我又迎来了我的王老师。好像跟之前的那位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王老师也觉得我很有天赋。她那白得像抛了光似的牙齿总随着笑容露出来。妈妈还跟我说过:这次不要辜负老师对你的期望。果不其然——我辜负了。之后一个多月,甚至两个多月一次的上课节奏,加上疫情期间几乎没有碰琴,可能让王老师也认为我不适合当她的学生。今年初夏,王老师也跟我妈妈说,她比较忙,不能教我了(但我总觉得老师也是因为我对弹琴的态度放弃了我)。

中间的几个月,每次看着身边那些演奏级的人炫着自己的琴技,我就挺不爽。但是没有办法,以我的这个琴技,别说是学了七年,七个月都没人信。

钢琴和音教程(钢琴学习记下)(4)

前几周,妈妈告诉我,在一家教学机构,一位外国老师很受欢迎,据说教学方法很新颖,问我愿不愿意来试试。我抱着反正报不报班是我自己决定的态度,去试了一下课,发现这位老师的确不错。时隔十个月没有上钢琴课的我,又迎来了Paul老师。之前有一首一直不会弹的曲子,经过三次课就要学完了。虽然说离那些演奏级的大佬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觉得如果按照现在的练习节奏,应该会达到他们的等级。客观地讲,我觉得这位老师有点儿自恋。虽然他的钢琴的确弹得不错,但总是上课的时候自夸,很一言难尽的那种,让我脚指头都能抠出一套海景别墅了。但不得不说,在他那里我的确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曲目。最关键的是,我现在比较愿意练琴和上课了。

看了一眼左下角的正文字数,一千七百多字了。但我的钢琴学习故事远不止这些,也远没有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