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单位调整中,从整体上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部分事业单位员工,因为所任职的单位,已经被注销事业法人身份,导致单位的事业编制全部被收回,员工从此只能改签劳动合同而非聘任合同,身份从铁饭碗变成了合同工,让人非常失落。然而,有悲就有喜,另一部分人则感觉幸福从天而降,因为他们在事业单位的调整和优化中,直接转为了公务员,幸福指数可以说是直线上升。

事业编转为公务员难度(事业单位新变化)(1)

到底是哪几种人能成为幸运儿呢?现在,就让小编带你来了解一下吧。

在事业单位的调整中,有幸直接转为公务员身份的7种人分别是:从事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海事和航运管理(港口管理)、公路行政管理、道路运输管理、动物卫生监督、移民管理、文物管理的事业单位员工。

事业编转为公务员难度(事业单位新变化)(2)

问题来了,为什么是以上7种人,能够在事业单位的调整中,直接跳出事业单位而进入公务员机关呢?其实,哪些人从事业编制转为公务员编制,哪些人需要注销事业编制,哪些人需要从公益一类调整为公益二类,都是有整体考虑和谋划的,最根本的标准就是看职能职责。

具体到为什么是这7种人转为公务员,原因就在于,这7种人所任职的单位,全部或部分地承担了行政职能。比如,如果一个事业单位,所有的职能都是行政职能,因此,就极有可能调整为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大家都知道,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人员全部是公务员。因此,当一个事业单位整体变成了一个公务员机关的内设机构时,这个事业单位的人员,当然也就整体变成了公务员。

事业编转为公务员难度(事业单位新变化)(3)

又比如,一个事业单位,部分地承担了行政职能。那么,事业单位的人员,会面临什么呢?基本上,大家就会面临着去向的分流。一部分人去往行政机关当公务员,一部分随着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的合并,到其他事业单位继续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有一部分人,成为了公务员。

事业编转为公务员难度(事业单位新变化)(4)

事业单位人员变成公务员,到底有什么实惠呢?带给他们的,是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职业安全感提高了。成为了公务员,从此不用担心下岗。哪怕是公务员机构同样会有撤并,但是,公务员的身份不会被调整为事业编制。另一方面,职业待遇提升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公务员人人都可以领取公车补贴,但是事业单位人员绝大多数都没有公车补贴,仅此一项的差距,每年就多达六七千甚至上万元。

因此,如果能在事业单位的调整中赶上身份改变为公务员的末班车,幸福指数真的提高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