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祖国,今天的生活物资富足,交通便利。四五十年以前,大部分人都生活很艰辛。特别是农村人,缺吃少住,物质贫乏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极度贫乏,乐观的陕西人民创造了一些歇后语,给自己的平凡生活增加了一味调味剂,这些歇后语来自民间,虽然土里土气,但却别有风趣。

歇后语100个酸甜苦辣(风趣的陕西歇后语)(1)

三月的乡村

歇后语100个酸甜苦辣(风趣的陕西歇后语)(2)

农村美景

我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陕西当地的歇后语,当然这些歇后语现在有好多已经被应用于全国,从这些歇后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年的一些生活片段。

歇后语100个酸甜苦辣(风趣的陕西歇后语)(3)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自行车和架子车

精 钩子撵狼~胆大不知羞”。远的不说,我自己小时候所见所闻就能理解到这一个歇后语背后农村的生活背景。

歇后语100个酸甜苦辣(风趣的陕西歇后语)(4)

野狼

我的老家在陕西周至县,打我记事起,还能看见村子周围最早的防狼防土匪的土做的厚城墙,这些高大的土墙,很多地方已经在岁月的冲刷下残缺。城墙的外面是一大片的芦苇荡,我的父亲就多次见过野狼。野狼进村偷食牲口的事件常有发生,甚至还有很多野狼伤人的故事。

歇后语100个酸甜苦辣(风趣的陕西歇后语)(5)

村子周围的芦苇荡

这个歇后语具体产生于陕西什么地方,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野狼叼走了村民的家畜或者家禽,听到动静以后,村民来不及穿衣服,拿着干活的农具就去追赶,后来就有了这个歇后语。

歇后语100个酸甜苦辣(风趣的陕西歇后语)(6)

狼群

千里遇乡党~两眼泪汪汪。那时候在家乡本地要谋一口吃食,非常不容易,因此有人远离家乡,去外出谋生。不但创造了《渭水情歌》这样的缠绵悱恻的唢呐名曲,有的地方也管这首曲子叫《断魂曲》,而且也创造出来“千里遇乡党~两眼泪汪汪”这样的歇后语。

歇后语100个酸甜苦辣(风趣的陕西歇后语)(7)

渭河宝鸡段美景

“乡党”一词的由来可说是非常久远了,据《汉书》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也就是说,五百户为党,一万两千五百户称为乡。历史淡化了”乡”和“党”这样词语的原来行政单位用法,但“乡党”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二百五上天~痴心妄想”,“二百五拉二胡~不着调”,这两句歇后语现在使用率比较低了,但关于二百五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在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大名鼎鼎的苏秦被人谋杀了。齐王闻听此事,发誓要为苏秦报仇。

歇后语100个酸甜苦辣(风趣的陕西歇后语)(8)

苏秦

齐王为了抓住凶手想出了一个妙计,他命人写了一张榜文贴在城门上,榜文的内容是苏秦是个奸细,现在有勇士杀掉了他是为国除害,应当赏黄金千两,请除奸者前来领赏。消息传出后,相继有四人来到官府,都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见到这四个人,对他们说,奖金虽然很丰厚,但如敢有冒充者,我将灭他九族。

歇后语100个酸甜苦辣(风趣的陕西歇后语)(9)

金元宝

没想到的是,这四个人全部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并说他们不嫌少,愿意一人分到二百五。于是齐王大怒喝道,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从此以后,“二百五”的叫法就产生了,多用来形容办事不动脑筋,鲁莽冲动的人。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头”,“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这样的歇后语都源于当年的农村生活,现在的孩子们已经很少能见到木锨和风箱了,所以让他们来理解这两个歇后语恐怕比较困难,但对四五十岁以上的人来说,都有深刻的生活感受。

歇后语100个酸甜苦辣(风趣的陕西歇后语)(10)

农村中的风箱

形容一个人好动,办事不沉稳,就用歇后语“尖尖尻子~坐不住”。形容一个人办事拖沓,爱迟到的歇后语就是“正月十五贴门神~迟了半个月”。人们在干农活的时候,也会创造出歇后语,例如:“羊圈里的驴粪蛋~大家伙”,“屎壳郎趴在马路上~假装小汽车”,“懒驴上磨~屎尿多”。

歇后语100个酸甜苦辣(风趣的陕西歇后语)(11)

驴拉磨

另外还有一些很有生活情趣的歇后语:放羊打酸枣~一举两得卖豆芽的丢了称~乱抓老婆婆上梯子~不服不行马尾穿豆腐~难“提”(题)三张纸画个驴~好大的脸面

歇后语100个酸甜苦辣(风趣的陕西歇后语)(12)

陕北放羊人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国家的日益强盛,原先很多干活场景已经消失,不少当年的农具已经被束之高阁。对于年轻的一代人,让他们来理解这些歇后语就相当费劲了。陕西自古帝王都,经历了十三个朝代,文化底蕴深厚。很多歇后语和方言流传很久,可堪称陕西民粹。陕西方言和歇后语在电视剧《武林外传》中被闫妮演绎得鲜活有趣,在《白鹿原》,《盲井》,《秋菊打官司》等剧中也频频出现,这就是浓浓的陕西味。一个歇后语,就是当年的一个生活缩影,这些民粹会不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呢?您还知道有哪些风趣的歇后语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