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
擦足底、按涌泉、揉痛点、击足部能刺激经络,调动全身气机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
足底是传统医学中的一片养生“圣地”,中医临床常将其称为足底反应区,这块位置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灵枢》中记载,人体有12条经脉,其中6条循行于足部,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阙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部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经之终,这6条经脉又与手之三阳经、三阴经相连,循行全身。所以,刺激足底反射区可调节脏腑组织功能。简单来说,足底的神经分布密集使其在受到刺激时会向神经、免疫等系统传递信号,改善机体免疫力。从生物全息理论角度看,足部还是人体全身的缩影,人体脏腑在足底都可以找到与其生理学特点相似的反应区。其中,脑位于头部,对应大脚趾;肺位于胸部,对应足底前部;肾、脾、胃、胰腺、十二指肠、小肠等位于腹部,对应足底中部;生殖器官、膀胱等与足跟对应。脏腑失调产生的病理变化可通过反应区表现为硬结、酸胀、疼痛等反应,而刺激反应区也能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
目前市面上足疗店林立,许多人喜欢去按摩推拿,其中误区不少。首先,足底反射区可传递有关脏腑的生理病理信息,但并不代表反射区内出现的疼痛等异常感觉一定与脏腑有关,对按摩的接受程度、肌肉的丰厚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疼痛的感受,若自觉出现相关脏腑疾病的症状可到医院检查,否则不必过度紧张。其次,作为一种中医传统保健治疗方法,足底反应区疗法对于各系统疾病均可能产生一定效果,比如失眠、便秘、高血压、糖尿病等部分慢性疾病或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性关节疾病。但此疗法并非适合任何人,比如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治疗后易出现出血量加大的情况;妊娠期女性禁用此疗法,以防止损伤胎儿健康甚至造成流产。此外,许多人认为刺激足底反射区可调节脏腑功能,就一味加大刺激力度、延长操作时间、增加按摩次数,而过大的刺激量不仅不会产生更好的效果,还会对足底甚至相应脏器造成损伤。因此,足部按揉时,要多以压痛明显的区域为重点进行温和、可耐受的刺激,力量大小以局部酸胀为宜,治疗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内,每周不超过3次。
如何按摩足底进行自我保健?这里给大家介绍五个方法。
1.轻揉足底。以拇指或手掌置于一侧足底,轻揉缓和的环旋揉动2~3分钟,充分放松足底筋膜。
2.按揉涌泉。找到涌泉穴(足掌的前1/3处,脚趾弯曲时的凹陷处便是),以拇指指端,或食指弯曲,以指间关节进行按压点揉,力量以舒适为度,每侧操作1分钟左右,至有发热感为止。
3.掌擦足底。以手掌置于足底,沿足方向做来回往返的快速擦动20~30遍,至足底热感显著。
4.点揉痛点。针对轻揉足底时发现的一些痛点,进行拇指点揉操作,以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5.足底击法。手呈握拳状,以拳底稍用力击打足底部1分钟左右,覆盖整个足底部,以结束本套手法。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