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软性毒品槟榔)(1)

2013年,一篇《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横空出世,在当年互联网广泛传播。

一时间,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槟榔这个致人上瘾的“软性毒品”。

从2006到2016的十年间,因为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数量翻了20倍。

但很快,那篇文章就销声匿迹,沉入海底。

与此同时,槟榔全国总产值一路高歌,站上500亿。

在整体经济平缓的背景下,保持着每年30%的速度,疯狂增长。

湖南不产槟榔,却在商业运作下,成为千亿槟榔产业链无可争议的霸主。

在长期广告轰炸下,很多湖南人都能说出一句顺口溜:

槟榔加烟,法力无边。

槟榔泡酒,永垂不朽。

但实际上,这个原产自海南的“软性毒品”,有百害而无一利。

槟榔,还在祸害6000万湖南人,以及越来越多上瘾的中国人。

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槟榔列入一级致癌物清单。

201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120种1类致癌物清单。

(千亿软性毒品槟榔)(2)

与槟榔相关的致癌物,占据其中3种。

一级致癌物是什么概念?我们耳熟的苏丹红,不过是三级致癌物。

具有重金属毒性的铅,也只是二级致癌物。

而致癌性最强的槟榔,却从未出现在长辈们任何一篇朋友圈养生文章里。

在铁证如山面前,槟榔巨头们,还在为这种“夺命果”颠倒黑白:

槟榔不仅无害,还是纯绿色食品!

吃了能让人延年益寿,返老还童!

这些强词夺理的辩护,在更悲惨的事实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作为一种高致死癌症,即使进行手术,超过半数的患者,也会在术后因复发而死亡。

因为槟榔,无数家庭陷入破碎,人财两空。

2013年7月,已经被割脸的刘桑果,检查出癌细胞已转移至肺部和大脑,最终在悔恨和痛苦中离世。

他的妻子唐娜无法承受这种噩运,整夜麻木流泪。

面对“杀人凶手”和背后更庞大的利益集团,她无力哭诉:“还能怎么办,只能等死了……”

在槟榔产业飞速发展的这20年,像刘桑果这样的悲剧受害者,已不可数。

市民阳浙金,经受两次手术,舌头被割掉三分之一。 市民朱泽被建议切除部分舌头和喉咙后,选择了自杀…… 刘桑果同乡凌建军,被切掉下颚、牙床,下颌骨被打断拉开。大腿上切开一道约30公分的口子,剔出肉,填补进口腔。一道狰狞的疤痕,从右脸一直延伸至胸口。术后第三天,他才鼓起勇气站在镜子前:“不知道站了多久,一直在流泪”。

一边是与日俱增的口腔癌患者,一边是千亿级产业巨头。

(千亿软性毒品槟榔)(3)

这场毫不对等的博弈,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即使在法律层面,槟榔受害者的维权之路,也举步维艰。

和《美国女性状告强生爽身粉致癌,获赔47亿美元》那一类新闻不同,中国所有槟榔维权案,均以消费者败诉告终。

法院给出了相同判定:

“无法证明得病与长期食用槟榔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基于现状,有口腔科医生说:

槟榔产业的集中整治,在这里显得如此艰难,悲观到看不到一丝变好的希望。

无独有偶。

在《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那篇报道里,中国的槟榔之乱,被作者袁文描述为:

“无力改变的结局”。

满街都是口含槟榔的人群,满城都是咀嚼槟榔的声音。在疯狂的社会浪潮前,这些割脸人和割舌人的示警声,如此微弱。

(千亿软性毒品槟榔)(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