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这场战争由法西斯轴心国发起,先后波及了东亚、东南亚、北非、西欧和欧洲全部。其中,欧洲列国在英法的绥靖政策之下,悉数落入德国手中。只有苏联丧失了半壁江山以后,还能在德军攻陷了列宁格勒、兵临莫斯科城下的时候,守住了红色首都,并且在斯大林格勒血战之后,一举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那么,苏联到底凭什么能打赢举欧洲之力的希特勒呢?
原因有三,第一就是苏联红军。红军经过十月革命后数次对内对外作战,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加上斯拉夫民族本就骁勇善战且足智多谋,训练有素的红军战斗力卓越。同时,在经历了“大清洗”以后,斯大林把控了党中央的绝对权力,苏共中央对于军队的统御力完全能使得这支部队足够服从调遣。而且,尽管打赢了战争,但是苏联付出的代价是60%的壮年男性牺牲在战场上,苏联红军和中国抗日武装一样,真正实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壮烈。
第二,俄罗斯苦寒的冬天。希特勒能通过闪电战的方式迅速占领整个欧洲,得益于欧洲广袤的平原,宜人的气候和成熟的基础设施建设。党卫军的坦克集群能撕开防线以后长驱直入,把对手的后方根据地绞杀成一个个的碎块。而俄罗斯的新经济政策实行不久,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兴未艾,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再加上俄罗斯的冬天终年积雪,土地一片泥泞,一旦闪电战的尖牙被苏军阻滞,德军将寸步难行。而莫斯科保卫战就是借助了俄罗斯的冬天,把德军活活冻死在了莫斯科城下。
第三,苏联强大的生产力,丢掉了半壁江山以后,苏联进行了紧急的战争动员,组织起巨大的人力物力将西部的工业生产线转移到东部,在乌拉尔、西西伯利亚、中亚和远东进行军事工业生产。同时修建了大量的铁路来运送装备,仅在1941年战争爆发后的三个月里,苏联就向东部地区转移了1360个大型军事工厂。
1941-1945年五年间,仅乌拉尔就产出了四十万门火炮、十四万架飞机、十万辆坦克,相比于东部沦陷后,很大部分装备靠美国支援的中国战场来说,苏联的产能成为了它打赢战场的决定性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