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一般说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就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主要运用于认识艺术世界,逻辑思维则主要运用认识科学世界。没有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像摄影艺术那样,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190年的摄影史就是一部技术发展史。正是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才使得摄影从科学家的象牙塔中走出,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工具,从而形成一门艺术。因此摄影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在学习摄影以及摄影创作过程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思维活动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逻辑思维在学习摄影过程中起着一种理性的主导作用,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来认识摄影过程的客观规律性;而形象思维总是和感受、体验、直觉关联在一起,主要是用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在摄影创作中成为最基本的认识方式和创作方法。因此,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在摄影过程中拥有各自的不同价值。

一、逻辑思维——学习摄影的必由之路

“逻辑”一词在英文中为logic,具有思想、原则、理性、规律的意思。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它是在对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而形成理论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以理论为依据,人们才能把握其具体对象的本质特性和规律,进而认识客观世界,这是学习科学技术所必备的思维方法。摄影是与科学技术进步紧密相连的,要了解和学习摄影,就必须知其所以然,掌握摄影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曝光、景深、构图等基本原理,这些是建立在化学、光学、电子等自然科学基础上而形成的定律和关系,需要借助于逻辑思维方法来完成。

(一)曝光的逻辑关系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有了光,我们才能记录世间万物。摄影技术小孔成像的光学原理作为相机的理论基础一直没有改变,无论摄影器材如何变化,正确曝光,是摄影者最基本的要求,就如画家正确的使用画笔一样。

而影响曝光有三大因素,这就是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和感光度(ISO)高低,这三者之间构成了相互联系和作用的逻辑关系,这与接满一桶水,需要根据水流多长时间、水龙头开多大和水压的高低来决定的原理一样的。快门速度越快、光圈越大、感光度越低,曝光量就越少,摄影画面就越暗,反之亦然。这种逻辑关系,在胶片相机年代,摄影师必须根据当时的天气来分别调整速度和光圈达到正确曝光。到了数码相机年代,相机将速度和光圈通过电子自动关联,形成光圈优先、速度优先和自动模式,操作越来越简单。但是这种逻辑关系没有变,而要正确曝光就必须通过逻辑思维方法来熟练掌握。


关于摄影的思维导图(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摄影中的作用)(1)


(二)景深的逻辑关系

摄影中另外一个重要的逻辑关系是景深(DOF),所谓景深通俗的讲,就是摄影画面中被对焦物体的前后之间的物体清楚的距离范围大小,景深浅,就是除了对焦的物体之外前后的物体都模糊,景深深,就是一张照片的画面中所用的物体都清晰。一般来说,风光片需要深景深,人物和花卉片需要浅景深。

而影响景深的是镜头焦距长短、光圈大小、及拍摄物的距离远近三个因素。相机取景受到一个矩形的边框限制,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视场角和景深的大小,当对远近距离相同的同一个被摄主体拍摄时,镜头焦距越长,则成象越大、场景越小、景深越浅,反之亦然;对于光圈来说,光圈值F越小,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反之亦然;当被摄主体与背景的距离越远,景深越浅;距离越近,景深越深。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达:


关于摄影的思维导图(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摄影中的作用)(2)

在摄影的过程中,就是职业摄影师也没有必要去套用以上公式来计算精确景深,但是对于摄影者来说,了解影响景深的因素以及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三)构图的逻辑关系

构图是摄影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功,它是摄影者将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环境所见物体的点线、形态、明暗、色彩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合理的组织安排在由边角限定的二维空间内,并给出均衡与和谐画面,从而达到突出主体、吸引视线、简化画面的效果。

在简单的构图方法中,比如三分法、对称法、框架法、射线法等等方法,其实都是形式美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形式美的根源在于形式因素的逻辑关系。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美是数的和谐”,要从数的角度去认识事物,他最早发现了黄金比例,开创了形式美的先河。在构图中通常我们讲的节奏、比例、重复、渐变等形式美的原则都是建立在逻辑思维概念中的,构图中的前景与背景、主体与陪体、点线面之间的关系,都是逻辑思维要解决的问题。这些规律和格式的在形成之初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当我们认识并掌握之后就是逻辑思维的成果,因此,在摄影创作中的逻辑思维的运用不可缺少。


关于摄影的思维导图(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摄影中的作用)(3)

当然,逻辑思维在摄影创作中也有其局限性,逻辑思维需要的是按部就班、有条有理,如果拘泥于这些规律和格式,就会限制了其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摄影创作还需要形象思维的参与。

二、形象思维——摄影创作的必备素质

所谓形象思维,是以形象为材料,对形象进行概括和加工的思维过程,它不象逻辑思维那样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做出公式性、数据性的结论,而自始至终离不开具体的形象素材,所以说形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离开具体生动的形象,形象思维就无法顺利的进行。

一切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形象思维,也就是说人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始终与形象、直觉和联想相伴随,形象思维的能力通常决定人们的审美水平高低。摄影艺术也不例外,从摄影技术发明至今,摄影家们运用这一思维方式,把他们内心的感受与情感通过摄影,表现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理解。一切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无法离开形象思维在这领域里的能动作用。

(一)形象在摄影创作中的运用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对象的思维。摄影艺术语言是形象化的语言,它是在对被拍摄形象的感受和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认识和情感进行审美判断,并用和谐生动的画面来进行创造和描述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摄影家在创作前总是预先在头脑中储存各种各样的记忆表象,并在此基础上构思出相应的摄影画面,这种构思的过程是以人或物的形象为素材,从而把一般的生活形象升华为生动性、直观性和整体性艺术形象。这种对形象加工、取舍、升华的能力,相对于对摄影器材的熟练掌握更重要。


关于摄影的思维导图(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摄影中的作用)(4)

(二)联想在摄影创作的运用

联想是形象思维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互相联系这一客观规律,由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的思想活动。摄影通过联想观察可以给作品赋予更深刻的意义。联想有相似联想、因果联想和意境联想三种形式。相似联想指摄影者在创作过程中观察到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在形态有些某种相似的联想,这种联想最为直接,比如我们拍摄天空时有时就会遇到与某种动物相似白云。 我们还可以从有因果关系的事物的角度上进行联想,如下图可以从乌云压顶联想到暴雨将至,犹如古诗“山雨欲来风满楼”描写的景色。


关于摄影的思维导图(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摄影中的作用)(5)

在摄影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古诗成语的意境中联想到表现的画面,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提高审美水平。如下图也可以联想到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意境。


关于摄影的思维导图(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摄影中的作用)(6)

(三)直觉在摄影创作中的运用

摄影艺术的纪实性、瞬间性和现场性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一种最明显特征。纪实摄影之父法国著名摄影家布列松曾经创立了“决定性瞬间”这一摄影美学观点,有时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创作瞬间似乎没有构思过程和理性认识的思考,全凭偶然的机遇完成,其实要把握这一“决定性的瞬间”,是艺术直觉这一形象思维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美的感受和美的发现,艺术直觉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欣赏者第一眼看到时就被它的美所吸引,这里因为人们对形式美有着直接的感受能力,而艺术摄影家对于形式美的感受具有超出一般人能力,这种能力既是凭借对摄影艺术规律熟练的认识和把握所形成,更要凭借训练有素的艺术直觉力来完成。

关于摄影的思维导图(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摄影中的作用)(7)

综上所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摄影创作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各自显出各自的优势。在摄影创作中,逻辑思维是学习摄影的必由之路,形象思维是摄影创作的必备素质。在学习摄影的初期,运用逻辑思维去熟练的掌握摄影技术的原理、定律和规律是不可或缺的,这是摄影创作的基础。而越往后,形象思维的作用将越来越凸显,如果没有丰富的形象思维,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摄影创作者,为什么有些摄影者在学习摄影并掌握了摄影知识和技术以后,还是拍不出满意的照片,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形象思维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