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正史》第31篇

石头记是四大名著(解读石头记甲戌凡例)(1)

甲戌本《石头记》

甲戌凡例

反照风月鉴:

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石头记》手稿“靖藏本”定本。1759年冬“己卯本”定本。1760年秋“庚辰本”定本。但此时书的开头,作者脂砚斋(曹頫)尚未酝酿成熟。随着“庚辰本”的定本,脂砚斋又开始着手整理另一部书-“甲戌本”《石头记》。书的开头几经修改,1764年甲申八月方定稿。原“己卯本”“庚辰本”第一回开头的三百余字,也被划入了“凡例”中。但“甲戌本”《石头记》作者只整理了16回,便泪尽而逝了。“凡例”,说明书的意思。它即是脂砚斋的批语,又是书的开头。《甲戌凡例》是众脂本《石头记》所独有。

石门笔记:

《红楼梦》旨意。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

《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金麒麟”),作者是曹雪芹。但该书毁于1754年冬。富察明义《题红楼梦》二十首绝句,保存了该书的原貌。1754年甲戌冬,脂砚斋重著《石头记》,改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通灵宝玉”)。《红楼梦》和《石头记》是两部立意相左、立场不同,但又同根同源的书,此所谓“金玉合一”“金玉姻缘”的真正含义。

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第五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作者深意:第五回“警幻情榜”,作者并未指明“判词”“判曲”所指系何人,读者不要被表象迷惑。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书正文并未出现“中京”称谓。第七十八回,只提到了一次“中都”,“后来报至中都,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惊骇道奇。”书中“长安”“平安州”“中都”均指北京,而贾府则地处金陵南京。

东南西北”射覆“南北相兼互用”,隐寓书中故事发生地,既是金陵南京,又是中都北京。

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

1727年,作者脂砚斋因《石头记》获罪抄家。1754年,他再写《石头记》,虽“舍得一身剐,要把皇帝拉下马”,但有前车之鉴,他不得不越加小心谨慎。

作者“此地无银三百两”。第一回,【甲戌眉批:…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刮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第五十回,灯谜诗: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隄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第八回,脂砚斋:作人要老城,作文要狡猾。反读《石头记》,作者无不愤世嫉俗,针砭时弊,口诛笔伐,大骂康雍。脂砚斋呕心沥血创作《石头记》,又煞费苦心撰写脂批,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读者发现暗藏在《石头记》背后的秘密,揭开康雍历史的真相。这正是:欲假何曾假,云空未必空。正反风月鉴,虚实楼中梦。

石头记是四大名著(解读石头记甲戌凡例)(2)

庚辰本《石头记》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庚辰作:借 “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庚辰作: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庚辰作:何人,又因何而撰是书哉?(庚辰无此句)

此句以后文字是“己卯本”“庚辰本”第一回正文开头,后被作者划至“甲戌本”《凡例》中。《甲戌凡例》较己卯、庚辰二本内容更完善,并多出一首定场诗;“通灵宝玉”寓出家五台山显通寺和扬州栖灵寺的贾宝玉。贾宝玉历史原型就是末代江宁织造曹頫,笔名脂砚斋。

自云(庚辰作: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庚辰作: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庚辰作:何我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庚辰作:此裙钗哉【蒙侧批:何非梦幻,何不通灵?作者托言,原当有自。受气清浊,本无男女之别。】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庚辰作: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庚辰作: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蒙府侧批:明告看者。】编述一记(庚辰作:,以告普天下人。虽(庚辰作: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庚辰作: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蒙侧批:因为传他,并可传我。】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庚辰作: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庚辰作: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庚辰作: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人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石门:此地无银三百两)

自云”,《凡例》作者就是《石头记》作者;“贾雨村云云”,贾雨村就是贾芸,历史原型曹雪芹。1745年秋,曹雪芹以叔叔曹頫的雏本《石头记》为蓝本,开始撰写《红楼梦》;“蒙侧批”属批中批,蒙府本批书人非脂砚斋,且作批时间晚于脂砚斋;“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说明曹頫撰写《凡例》时,已出家为僧;“虽我之罪固不能免,…万不可因我不肖”,如此忏悔抱恨,自我鄙薄,只有一生跌宕起伏、毁家败业的曹頫写得出,与曹雪芹阅历不符合。

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曹雪芹一生穷困潦倒,到死的时候,也没能与妻子萧芳团圆,他周围哪来这么多女子和丫鬟来体验生活?只有曹頫,从小深受祖母溺爱,置身于温柔富贵之乡、锦衣玉食之中,他20岁便接任江宁织造并继承曹氏家业,既有钱又有权,四周珠围翠绕,整日混迹于丫环、姐妹之中,曹頫有丰富的生活阅历。

曹雪芹一生穷困潦倒,怎能是“半生潦倒”?他又何罪之有?1727年曹府抄家时曹雪芹只有13岁,家族的毁灭与曹雪芹没有半毛钱关系。曹頫生于1696年,1715年奉旨继任江宁织造。1725年撰写《石头记》,又名《风月宝鉴》。1727年因书获罪抄家,1728年曹頫举家迁居北京。1735年乾隆继位,40岁的曹頫前罪赦免。1745年曹雪芹受邀著书《红楼梦》。1748年曹頫遁入空门。1754年《红楼梦》被毁,曹頫在栖灵寺重著《石头记》。1764年八月,他撰写《甲戌凡例》,不久病逝。享年69岁。“半生”:40岁之前谓前半生;40岁之后谓后半生。“潦倒之罪”,曹頫亲眼目睹了家族的毁灭,这一切也是他一手造成的,只有曹頫有资格“自云”:“愧则有余、悔则无益”“半生潦倒之罪”“我之罪固不能免”等语。这正是: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頫)。

通书批书人经常会提到“作者”两字,脂砚斋眼中之作者即为《凡例》之作者,也就是曾经“锦衣纨绔”,因“不肖种种”,以致今日“茅椽(chuan)蓬牖(you),瓦灶绳床”,“一事无成、半生潦倒”、“罪不能免”的曹頫,也就是他自己。但蒙批人和畸笏叟二人却不这么认为。

【蒙侧批:因为传他,并可传我】,蒙批人:因为撰写作者,同时也撰写我。蒙府本批书人就是史湘云,历史原型怡亲王允祥侧福晋乌苏氏。证据,详见后文。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遥对“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十年”指1754年甲戌冬至1764年甲申八月,脂砚斋披阅十载,增删数次,重著《石头记》。这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甲戌凡例》定稿于1764年八月。

石头记是四大名著(解读石头记甲戌凡例)(3)

如果您喜欢石门的文章,就关注、点赞并转发,您的支持是石门持续创作更新下去的唯一动力。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告知删除。申明:作者文字和观点,未经允许,不得盈利使用。我是为您讲历史的石门,每天一文,明日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