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1)

仙游县金溪村邱氏钟石忠义祠恭迎众灵圣巡安赐福

自汉朝以来,为避孔子之名讳,有丘氏改为邱氏。清雍正三年,颁诏尊师重道,称先师孔子圣讳,理应回避,凡系姓氏、地名,丘字一律加邑部为邱字,因此邱姓一般认为是由丘姓避讳而来。邱氏入闽始祖邱夷第五子邱元之后裔同进士出身邱贞,由晋江清源刺桐里徙迁仙游文贤里屏山下上丘,为邱氏入仙始祖。邱贞八世孙蔡襄女婿邱微之卜莆田城左,遂偕元季二子邱逸、邱晞,由仙邑上邱徙居莆田城左刺桐巷,为邱氏莆田肇基祖。目前莆田邱氏世系有刺桐邱姓(邱微之世系)、尾林邱姓(邱逸世系)、桂岭邱姓(邱晞世系)、凤岗邱姓(邱希虞世系)、钟石邱姓(邱伯玉世系)。祠堂有仙游县龙华镇爱和村顶下蒋下蒋邱昏黄祠堂、仙游县游洋镇兴山村尾林邱宗祠等。莆仙邱姓古代共有进士19人。明清共有举人13人,分别是邱瑀,历河南阳武、清江二县教谕;邱汝亨、邱谦、淳安县(今属浙江)知县邱茂楧、嘉靖元年壬午(1522)福建乡试第一名,解元,历官武定府(今属山东)同知邱愈、惠州府归善县(今属广州惠阳)知县邱隅、邱谅、邱茂榶、邱宪周、邱士陶、邱孔铉、平海卫学邱梦斗、邱润玉等。

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2)

邱子云,字尚腾。仙游人。邱从子,邱子谅兄。庆历二年(1042)杨寘榜进士。为莆田邱姓首个登第者。莆田邱姓早在宋初己成望族。仙游人邱惟溥,劝陈洪进纳土归顺宋赵匡胤,其子邱随,宋庆历年间,官将仕郎、兴化军助教。侄子邱奂,宋绍兴初,授迪功郎,出守真州,累赠中大夫。邱舜元,仙游县人,宋庆历六年进士及第;邱子谅,莆田县人,宋皇佑元年进士及第;邱献,仙游县人,宋宝庆二年进士及第。

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3)

邱从,仙游人。宋皇祐五年(1053)特奏名进士。子邱子云、邱子谅,皆进士。

邱舜元,字本仁。莆田人。宋庆历六年(1046)贾黯榜进士。历太常博士、宜州(今属广西)通判。近年河北沙河市苏庄村附近出土的《宋故赠大理寺丞张君墓志铭》,由太常博士、宜州(今属广西)通判邱舜元撰文。刻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铭文记述了墓主人张再荣的简历,对子女的教诲、获封及入葬、撰铭的情况。宋代邵博《邵氏闻见后录》(收入《古今图书集成》)有载其故事。

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4)

邱子谅,仙游人。邱从之子,邱子云弟。宋皇祐元年(1049)冯京榜进士。

邱向,仙游人。宋元符三年(1100)特奏名进士。

邱微之,字梦锡,号南轩。仙游上邱人,后迁居莆田刺桐巷,为莆田邱氏开基祖。邱奂子,邱山从子,蔡襄女婿。宋乾道二年(1166)萧国梁榜进士。授番禺县(今属广东省)县尉,尝有监扶胥镇者,以榷税苛政,为豪民诉于台漕,台命微之廉其事。微之谓:“武人举事,动触典宪,理在可恕。”委曲具上。漕使谓其属曰:“邱尉君子,长者人也。”广多窃发,凡三获强盗,未尝希赏。及调微之为肇庆校官,汤邦彦谪新昌日,以启遗微之,有“高若子贡不受赏,清哉郑虔为广文”之句。淳熙间知长泰县,建琴堂,修路,民德之。庆元间通判漳州。终官循阳通判,以朝奉大夫奉祠。

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5)

邱献,一作邱渔,字渭夫。仙游人。宋宝庆二年(1226)王会龙榜进士。少嗜读书,尤明于《周礼》。由乡举补太学。宝庆二年(1226)陈睦为探花,陈起宗、王迈与邱渔分别为殿试第四人与第五人。调昭庆军节度掌书记,迁江东提刑司干官,诸公交荐其贤,除太学录、寻改大理寺司直,官至奉议郎。卒于官。为人长厚,与同列无间言,乡人叶大有尤敬重之。

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6)

邱山,一作邱山 。仙游人。宋建炎二年(1128)特奏第三名进士,特旨赐同进士出身。以左朝奉郎致仕。

邱似,仙游人。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特奏名进士。

邱纲,仙游人。邱徽之兄。宋淳熙二年(1175)特奏名进士。

邱商隐,莆田人。邱问孙。宋乾道二年(1166)萧国梁榜进士。官饶州(今属江西)司户。

邱惟清,仙游人。宋嘉定十三年(1220)特奏名进士。

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7)

邱谅,字以贞。莆田涵头(今涵江区)人。邱泰之父,邱山从兄。景泰七年(1456)福建乡试杨瑛榜举人。成化二年(1466)选授黟县(今属安徽黄山)知县。至之日,自公署庙学诸神祠坛及养济院、钟鼓楼旌善,申明亭,未及期年,百废具兴,且黟人戴之如父母。景泰七年,同知高行在涵头街为丙子举人邱谅立“应奎坊”。

邱山(1431-1489),字安重,别号拙庵。莆田横塘(今荔城区黄石镇横塘村)人。曾祖邱士章,祖父邱孔珍,父邱文玑,岳父林庭芳,娶林氏,母林氏,继母方氏、朱氏,子邱茂楧,孙邱茂中。明代书法家。宣德六年(1431)十二月初七日生,行三。姿貌明秀,性气温惇,自少便入佳士之目,常慕元儒卢齐韩之为人,诵其遗编甚习,有所吟作,类其格调,而兴致尤远雅。登天顺三年(1459)福建乡试第62名举人,礼部会试第95名,成化二年(1466)罗伦榜三甲第83名进士。成化三年(1467)任温州府瑞安县(今属浙江)知县,时瑞安号烦剧,人民乐奢豪猾,至不肯奉法。贫富生女多不举,公叹曰:“民俗之弊,一至此乎!”即严令禁溺女。有一豪负老猾,弗循约法,乃捕至于狱,且闻奏而重绳之。自此境内肃然,幼口全活者众。仍教以婚嫁之宜,礼节简俭,无浪侈费,民始惑而终信,叛教者远矣,邑以治称。成化八年(1472)以旌异擢江西道监察御史,初巡通州仓,再巡南城,皆力去宿弊,不事姑息。成化十一年(1475)京师饥,监粜太仓米,斗斛细给,而多揽取息者,辄斥弗听,民厚德焉。未几,三月奉勅清理两广军政,远恶州郡,无不身涉,从容逮践,根究始卒,亲与定夺,军民交口称便。成化十七年(1481)巡按应天等府,被玺书恤刑,并宽严得中,狱无寃滥。成化十八年(1482)九月擢云南按察司副使,致仕。弘治二年(1489)八月卒。妙书法,刻石崖州大忠祠,一时重之。著有《宾阳楼集》60卷。明彭韶《彭惠安集》卷7《云南邱副使拙庵公墓表》有其事迹。成化十二年,布政使钟清在黄石横塘为御史邱山立“绣衣坊”。

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8)

邱天祐(1454-?)字恒吉。莆田黄石象峰人。曾祖邱声远,祖父邱添德 ,父邱宗勉,嫡母佘氏,生母苏氏,娶李氏,侄孙邱其仁,曾孙邱宪周。景泰五年(1454)正月二十九日生,行一。成化十六年(1480)福建乡试第17名举人,礼部会试271名,成化十七年(1481)王华榜三甲159名进士。授瑞安县(今属浙江)知县。改饶平县(今属广东)知县,廉能卓著,重建中正堂,有政绩。后丁忧去官,弘治七年(1494)十二月授直隶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后历巡按广西,复按陕西,弘治十一年(1498)曾劾宦官李广招权纳贿之罪。率同列抗疏极言,其略曰:“爵赏予夺,人主操柄也,出于公则治,出于私则乱。出于台阁则为公,出于近幸则为私”。忤旨,廷杖六十,下锦衣狱。寻得释,又连劾李广恃权纵恣,赃贿狼藉,未报。时清宁宫火灾,李广自杀,天祐与给事中华昹共检出李广家财数十百万,疏籍没之。弘治十七年(1504)十一月,丁忧服阕,由陕西道监察御史复除浙江道监察御史。其居台近十三年,以疾乞归。弘治十二年,御史张敏在连江里象峰为邱天祐立“绣衣坊”。

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9)

邱泰,字守严。莆田涵头(今涵江区)人。父邱谅,从弟邱山。明代书法家。成化十九年(1483)福建乡试陈仁榜举人,弘治九年(1496)朱希周榜进士。历武进县(今属江苏)知县,弘治十七年(1504)九月改任新宁县(今属广东)。为官刚明而断,有滞狱数案,十年未决,其至平谳之,境内肃然,盗贼屏迹,后以忧归,民携老幼哭送于舟。服阙,至京谒选。会吏部主事杨子器直言泰陵地下有水,督工太监李兴素有殊宠,势焰薰灼,遂下李锦衣狱,莫敢救。邱泰上疏言:“杨某此奏甚有益。盖泰陵有水,通京师皆云。使此时畏而不言,万一梓宫葬后有言者,欲开则泄灵气,不开则抱终天。今开看无水,此疑遂释”,杨遂得释。迁南宁府上思州(今属广西)知州,以刚正敢言闻名,以贤良著称。弘治十二年,御史胡革在涵头街为丙辰科进士邱泰立“进士坊”。

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10)

邱其仁,字主静。莆田人。邱天祐侄孙。明代书法家,工楷书。正德八年(1513)福建乡试张岳榜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舒芬榜二甲第83名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嘉靖三年(1508)因“大议礼”哭谏,被廷杖。嘉靖五年(1510)任礼部主客司员外郎,升精膳司郎中。改户部郎中,嘉靖七年(1528)主考山西乡试。嘉靖九年至十二年(1530-1533)任潮州府(今属广东)知府,有政声。修桥筑路,以智重修广济桥,立东西二亭,南北增石阐,扩学宫,修号舍,建敬一亭。府治下,嘉靖十年(1531),有士人庄守穗田,稻一茎五穗,以为嘉禾,献之祥。著有《礼义会略》3卷。

邱茂中,字子时。莆田人。祖父邱山,从侄邱泰,曾孙邱秉文。明代书法家。正德十一年(1516)福建乡试朱淛榜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杨维聪榜二甲第66名进士。官工部主事,驻高邮州,分理济宁以南河道,疏黄河水患。历江西布政司右参议,嘉靖十六年(1537)七月升云南按察司副使,官至河南右布政使,凝重简默,莅事详慎。

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11)

邱预达(1508-?)字若孚,号荆野。莆田人。曾祖父邱希高,祖父邱朝辅,父邱璞,母许氏,兄邱预馨、预学、预进、预彰,娶郑氏。明代书法家。正德三年(1508)八月十七日生,行五。嘉靖十六年(1537)福建乡试章日暗榜第81名举人,礼部会试第96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李春芳榜三甲第125名进士。授中书舍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十二月选授刑科给事中,三十二年(1553)九月升为本科右给事中,历官兵科都给事中、山东参政、四川右布政使,四十一年(1542)二月升四川左布政使,四十五年(1546)三月以贵州右布政使致仕。

邱秉文(1513-1570)字鸣周,号州峰。莆田人。曾祖邱山,祖父邱守渊,父邱茂榶,母陈氏,继母林氏,兄邱陵、秉和、弟邱秉奇、秉玄等,娶洪氏。明代书法家。正德八年(1513)四月初二日生,行三。少颖慧,弱冠即喜古文辞。嘉靖十六年(1537)福建乡试章日暗榜第51名举人,礼部会试第44名,嘉靖二十三年(1544)秦鸣雷榜三甲第39名进士。初授温州府永嘉(今属浙江)知县。为政疏略,平易近人,平时喜欢音乐。嘉靖二十五年(1546)以忧归,二十八年(1549)补长兴县(今属浙江)知县,政尚简易,簿领稍暇,辄以声律自娱。察其廉,嘉靖三十一年(1552)擢刑部主事,次年,车驾郎杨继盛以《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五奸十大罪”,语连裕、景二王,世宗大怒,系狱论死。相嵩先后令人密谕西曹郎故折辱苦之,郎客相嵩门下者争希指以求媚。秉文独时时具槖饘于杨,遇杨病辄佯巳病具药饵,潜与之事,具载入杨自着年谱。时太宰李肃愍以此奇之,嘉靖三十三年(1554)十月奏迁光禄寺寺丞。给事中杨允绳劾奏寺丞胡膏黩贷诸不法状。膏遂奏允绳谤仁斋醮妄费,出草示秉文,秉文面折之,曰:“君疏辩诬足矣,何至以漫词于主上?倘不测,如国体何?”膏啣之。已,允绳竟坐膏劾,论死。而膏大不齿于士论。居亡何,李肃愍默亦坐诬,逮系。嘉靖三十五年(1556)三月,分宜相子世蕃遂指秉文为李党,因以天变罢免秉文官。秉文曰:“吾受知李太宰,太宰坐系,而尚腼然长安道,罢后矣”。遂以单骑即日出崇文门,时年四十有四。归,构东楼藏书数百卷,与东白、方攸跻等结木兰吟社于西州之顶。秉文操笔敏捷,谈声律妙悟人弦,语时事间愤愤也。著有《州峰集》若干卷,又有评点品汇批注文选二帙。

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12)

邱氏古代名人中还有邱奂、邱杞、邱添德等。邱奂,字明远。仙游县文贤里上坵邱(今仙游县度尾镇)人。擅长军事。邱微父。幼承叔祖邱随 调教,动止有模范,倜傥有大志,佳章鸿笔有灼见。尝过绍兴,绍兴守李光素闻邱奂多智计,有威望,特馆之。一夕,有告州卒为变者,光素仓皇咨所以处之。奂告以急取凶酋二人首标置城门,诸营贴然。绍兴初(1131)朝廷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今有司条具元祐党籍臣僚未经褒赠人,吏刑部限一月检举。诏举山林遗逸有议可裨国事者,赴都堂议事。莆郡以奂充选。奂进书数十万言,皆恢复大计。得旨堂察。建炎三年(1129)四月,与丞相吕颐浩论,乞留诸军于鄱阳、池阳,兼引淮东全军退保镇江、建康、太平诸军,及论上流、军募、防秋、虔湖贼利害二十余劄,颐浩大奇之,以布衣入幕,有功,奏授迪功郎,除湖北安抚使司干办事。绍兴五年(1135)二月,汉州绵竹人张浚升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其主持部署沿江、两淮诸路军马大举北伐。张浚辟奂充都督府营田司干官。改秩除三京宣谕司干官。时盗王威寇掠郡县,邱奂单骑造威寨,抚谕有方,威拥众而降。后入刘锜幕下,尝与论兵。锜喜曰:“吾生长兵间,知兵者惟子,子盖天授,非纸上语。” 时沅州解降囚四十七人,阖府佥谓宜杀。奂曰:“溪洞啸聚,间或有之,既降而戮,永绝招怀之路。信者,万世惟纲也。此而失之,何以立大事?”锜感而听焉,曰:“参议当于古人中求之。”奏贷其死,分隶诸军,后多立功至显宦者。可谓“得万人之兵,不如闻一言之当。”除登闻鼓院,论事忤权臣,出知真州(今属江苏)。卒,累赠中散大夫。墓在仙游县仁德里锦溪垅。

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13)

邱杞,仙游人。邱奂从孙。绍兴十七年至十八年(1147—1148)任知真州府(今属江苏)。绍兴年间与乡人结忠义社以自固,与山寇力战,死于阵。乡祠祀之。扁曰“忠义社”。

邱添德,字孔辅,号朴庵。莆田县(今荔城区黄石镇水南村)人。孙邱天祐 。少嗜读书,能通大义。年几弱冠,父以事上京师干办,命添德奉养大父。及父归,前往迎之,至建宁,父患重病,危迫,添德效古孝子,割股肉以进,父竟死,竭力营兆以葬。洪武初,有城平海卫之役,户有三男子者抽一人往,工毕就戍焉。大父忧之,添德请前。戍後,复调镇海,不问家人代也。凡戍所中所得赀产,悉分与贫昆弟,抚弟子如己子。晚年乃归。卒于家,卒年78岁。

莆田姓氏进士排行(莆田邱氏19进士)(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