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一个响亮的名字,汉景帝一生中面临的最大危机“七王之乱”,就是被周亚夫平定的,没有周亚夫,恐怕汉景帝刘启会重蹈孝惠帝刘盈的覆辙,正是因为有了周亚夫的存在,才能在前期极度劣势的情况下,扭转乾坤一战而胜,这就是名将的作用,周亚夫也因功被封为条侯,成为大汉太尉,最高的军事指挥官,达到了他父亲周勃曾经的高度,子承父业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安汉兴刘”的大功臣。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是什么(周亚夫之死为何平定)(1)

周亚夫的父亲周勃,是被刘邦称为“安汉兴刘”能人的人,正是他和陈平联手,才平定了“诸吕之乱”,至于齐王刘襄三兄弟,不过是被利用的毛头小子。周勃、陈平控制大局后,在刘邦的诸位皇子中,选择了并不突出的代王刘恒继位,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他们看来,代王刘恒这个人没什么本事,是个好控制的主儿。但现实很打脸,当周勃在迎接刘恒时准备单独汇报工作时,被狠狠的教育了一下,刘恒身边的张武说:“你如果有公事,到朝堂上说就行了,如果有私事,天子没有私事!”周勃吃了个瘪,但是又无话可说,刘恒进京后,立刻命张武等人掌控了兵权,而后开始分封功臣,周勃被封为丞相,看上去位极人臣,实际上是明升暗降,周勃这个大老粗做丞相,这不是乱点鸳鸯谱吗?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是什么(周亚夫之死为何平定)(2)

不久后,在一次朝会上,汉文帝刘恒对周勃说:“丞相,请问今年全国的各类案件发生了多少?”周勃满脸通红,憋了很久后才说:“臣不知道!”汉文帝笑了笑,又问道:“那么今年粮食的收成怎么样?”周勃又回答:“臣不知道!”汉文帝于是去问陈平,陈平不慌不忙的说:“陛下,每年全国的案件有多少,这种事情您应该去问廷尉,至于粮食收成如何,应该去问治粟内史,这些事都不是丞相的事!”刘恒笑了笑,问陈平说:“那么丞相该做什么事呢?”陈平说:“辅助天子治理天下,定天下之大策,才是丞相之职!”陈平说的很明白,丞相是仅次于天子之人,只对国家的大政策负责,具体的事情要由具体的官吏去做。

居月馀,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为什么汉文帝不直接问陈平,而是先问周勃呢?这么做当然是有目的的,周勃不会刘恒是知道了,作为丞相,周勃显然不称其职,但周勃自己不知道,那怎么办?让他认识到就行了,散朝后,有人对周勃说:“您已经功高震主,陛下早就对你很不满了,你应该主动退位让贤,才能保住性命!”周勃于是主动辞职回家,不久后陈平也去世了,至于陈平是怎么死的,史书上没有具体说,在我看来,陈平比周勃更狡猾、更难对付,是刘恒掌控权力的障碍,同时他们对待孝惠帝刘盈后裔的态度,让汉文帝刘恒如芒在背,因此陈平的下场就很容易猜到了。

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於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是什么(周亚夫之死为何平定)(3)

周勃辞官也没有逃出被迫害的结局,汉文帝没打算放过他,周勃整天提心吊胆,身穿铠甲以防不测。但这么做恰恰给了汉文帝口实,图谋不轨犯上作乱的罪名就把周勃下了大狱。周勃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这么快就从丞相到了阶下囚,还是一个狱卒提示了他,说:“你的儿媳是公主,为什么不通过薄太后去向陛下求情呢?亏你还做了丞相这么大的官,难道脑袋里都是些浆糊吗?”周勃如梦方醒,让儿媳马上去找薄太后求情,薄太后找到汉文帝,对他说:“当初周勃手握天下兵权,他没有造反,如今什么权力都没有了,他要造反,这不是笑话吗?你这么一意孤行,恐怕要伤了这些老臣之心!”刘恒自知理亏,看在薄太后的面上放了周勃一马,周勃才死里逃生。

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是什么(周亚夫之死为何平定)(4)

周亚夫作为周勃的儿子,一直在军中效力,但并没有被重用,因为对周亚夫,汉文帝是即用且防,他是周勃的儿子,曾经屠杀过宗室,因此不得不防。汉文帝在临终前,对汉景帝刘启说:“关键时刻,周亚夫是可以信用的人!”言下之意,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要启用周亚夫。因为汉文帝看出了周亚夫的桀骜不驯,当时匈奴人进攻,汉文帝视察防务,到了周亚夫负责的细柳营,其他地方的将军早就列队迎接了,只有周亚夫的细柳营让汉文帝吃了闭门羹。并且守门的兵士说:“我们不认天子诏书,只认识大将军的军令!”这让汉文帝心里很不痛快,但他没有发作,还夸奖了周亚夫治军有方,并说:“只有周亚夫才是真将军,细柳营才是大汉的虎狼之师,其他地方的兵和将,都是些乌合之众,没办法信用!”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是什么(周亚夫之死为何平定)(5)

汉景帝继位,周亚夫继续在细柳营训练自己的部队,汉景帝并没有打算启用他,但晁错的削藩令推行后,汉景帝面临人生中巨大的危机。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王作乱,叛军一路上势如破竹,除了梁王刘武在梁地拼命抵抗外,其他地方大多望风而降。怎么办?杀了晁错还是不能阻挡叛军前进的步伐,只有启用良将,谁是良将呢?除了周亚夫没有第二个人。当然在对抗叛军上,汉景帝启用了三种力量:周亚夫为汉军主将,统领全军对抗叛军;梁王刘武在梁地阻击叛军前进的步伐,为周亚夫争取时间扫除外围的障碍;第三股力量是以窦婴为首的窦氏,窦婴坐镇洛阳,负责为周亚夫保障后勤,同时又启用了老将栾布和大臣袁盎。启用栾布,因为他是很多游侠的大哥,尽管年龄大了,但号召力很强,他自己就是豪强,手下有几千人的私人武装。而袁盎则是文臣中的领袖,同时因为担任过吴国的国相,在吴国国内门生故吏很多。

平定“诸吕之乱”,让周勃走上了人生顶峰,同样平定“七王之乱”,也让周亚夫达到了人生的顶点。汉景帝拜周亚夫为条侯,周亚夫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但这个条侯此刻进一步流露出了自己的爪牙,让汉景帝意识到这是一只猛虎,稍有不慎就会伤人。同时周亚夫得罪了梁王刘武和窦太后,这也让他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梁王刘武当时在梁地已经陷入了困境,吴总楚叛军随时有攻破城池的可能,但作为主帅的周亚拒不发兵,周亚夫并没有考虑梁王的死活,他考虑的是整个战局。这件事后来被梁王汇报给了窦太后,窦太后因此痛恨周亚夫不救刘武。

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汉景帝想废太子刘荣,有两个人坚决反对,一个是太子太傅窦婴,因为和他自身利益切实相关,而周亚夫也坚决反对,因为在他看来,刘荣并没有什么过错,汉景帝废太子的理由不充分。这让汉景帝很不满,废立太子和你周亚夫有什么关系,这是我决定的事情,你还要横加阻拦,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天子!后来周亚夫又反对汉景帝封窦太后的哥哥为王,说汉高祖说过:“非刘氏不得为王,否则天下共击之!”这个回答让窦太后无话可说,封王的事情只好作罢。紧接着汉景帝想封五个匈奴降将为侯,周亚夫又坚决反对,他对汉景帝说:“陛下,这几个人都是背主求荣的人,您如果封他们为后,其他人会怎么想呢?”汉景帝发怒道:“丞相太迂腐了!”周亚夫一听,直接说:“老臣确实太迂腐了,最近身体也不好,丞相我是干不了了,请陛下允许我回家养病!”“你回去吧!”汉景帝立刻同意,就这样周亚夫被剥夺了权力。

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是什么(周亚夫之死为何平定)(6)

周亚夫最终的命运,决定于一次饭局。这天汉景帝设宴大宴群臣,周亚夫也在被邀请之列,但周亚夫这次和以前一样,又姗姗来迟,毫不给汉景帝面子。汉景帝提前让人测碗筷收了起来,只给周亚夫留了肉在桌子上,周亚夫来了以后,也不参拜汉景帝,而是直接坐下。发现没有筷子,问左右也没人理他,汉景帝说:“大将军没有筷子就不能吃饭了吗?”周亚夫连忙说:“臣不是这个意思!”但不久后周亚夫就离开了,也没有向汉景帝告辞,看着周亚夫的背影,汉景帝说:“这个人非社稷之臣!”不久后,周亚夫犯上作乱的罪名被做实,在狱中周亚夫绝食而死,一代名将落下了帷幕。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是什么(周亚夫之死为何平定)(7)

周亚夫的悲剧,是君权和相权激烈对抗的结果,你可以说汉景帝刻薄寡恩,他为了堵住叛军的嘴,连自己的恩师晁错都可以杀,为了稳定朝局,周亚夫这样的功臣也可以冤杀。但古往今来的皇帝,又有几个不是刻薄寡恩的呢?周亚夫的个性和能力,意味着必然成为汉景帝眼中的绊脚石,只有移开它,才能为刘彻顺利继位铺好路。窦太后对周亚夫恨之入骨,汉景帝不除掉周亚夫,老太太很难支持刘彻做皇帝,这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原因之一。政治斗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没有什么人情可讲,周亚夫的悲剧不是个例,只不过相对于父亲周勃,他的结局更加悲惨而已。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