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古镇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三大商埠之一,属晃州镇辖区,位于湖南省新晃县城西北龙溪河与舞水河交汇处,地当黔楚走廊要道,为湖南省最西部的古镇,兴起于明末清初时期,至乾隆年间市场初具规模,道光年间逐渐趋向繁荣,到同治年间已发展成为人间稠密、喧哗热闹的集镇,也建成了各种风格独特的高楼连着高楼,屋檐挨着屋檐的明清窨子屋,成为中国东西部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合璧的历史见证,它的水上商务流通开发,比汉代张骞开辟西域还早了1000多年。

石泉古镇在什么地方(龙溪古镇)(1)

龙溪古镇有镇江阁、龙溪公园、灶王宫、万寿街、福寿街、张文英故居、春和元商号等20余个景点,现有完整的一级古建筑20栋,二级古建筑23栋,三级古建筑100栋。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优惠政策,有七家公司在古镇投资展馆,现有特色客栈2家,手工作坊10余家,古玩店4家。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唐代诗仙李白为其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时所写下的不朽名句,几年后,李白就随着王昌龄的脚步来到了夜郎,曾寄宿于镇江阁里,此阁始建于唐代,后毁于文革一场大火中,我县政府于1989年在旧址上复建,并建成龙溪公园,至今镇江阁还遗留李白肖像一幅,以及他当时读书曾用过的石桌、石凳等。

石泉古镇在什么地方(龙溪古镇)(2)

龙溪古镇的道教活动场所――灶王宫,门牌楼高约8米,上面“灶王宫”三个大字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青松先生亲笔题写,而旁边“赞化”、“调元”四个大字则为古晃县洞坪乡柳寨人,曾是清朝进士戴开鸾先生所题,其字体苍劲有力,笔锋犀利,体现着古夜郎人的气宇轩昂。

龙溪窨子屋形式为四合院,双开门,小窗户,高高的封火墙内,屋顶从四方成比例的向内中心低斜,可吸纳空气和雨水,也应了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理念。收集雨水也是为了防火,窨子屋防火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高大的封火墙来阻止火势的漫延;另一种就是将这天井上流下来的“肥水”储存起来作为火灾来时灭火之用。所以,当时,家家窨子屋的天井里都会放一口很大的缸用来储存上天所赐的“肥水”,这缸就叫“太平缸”。

石泉古镇在什么地方(龙溪古镇)(3)

窨子屋里屋全是典型的侗家的吊脚楼的木建筑,木栏杆上所雕的图样,像一块冰破裂的形状,这种雕刻称破冰雕,是专为家里有读书人而雕的。在清朝,经商不能算上等的职业,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使得那些无论多有财有势的商户人家也希望家里能出一个读书人,好光宗耀祖,破冰雕就是为了激励那些苦读的书生们“十年寒窗苦读,有朝一日必可破冰而出,成就大事。”

石泉古镇在什么地方(龙溪古镇)(4)

在龙溪古镇上,融合了佛、道、回、基督教等几种不同教派,可以从门楣上看到“ ”、葫芦、莲花等不同的雕刻,看出每一家信仰的不一样;新晃的特产蔡家牛肉干就是一百多年前迁入龙溪口的回教人家做出来的;福寿街上还保留着一栋清未民初一个德国传教士到龙溪口传教时所盖的福音堂。

石泉古镇在什么地方(龙溪古镇)(5)

穿过福寿街就是新晃名士张文英先生的故居。张文英,大名张本卿,黄浦军校第一期学员,国民党少将,曾任湖南省参议员,其夫人郭兰英也与宋美龄结拜为姐妹,后因一些政治原因回到故乡晃县。回晃后,为当地老百姓平匪患、治奸商、惩伤兵,深得老百姓爱戴,却因争矿产权的问题得罪了当时的大土匪头子――姚大榜。说到姚大榜,他就是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里田大榜的原型,此人有三大特点:一是极多疑,晚上睡觉常常换好几处地方,换地方的方法就是将一枝香截成四到五段,点燃后夹在手指之间,香燃完以后烧痛了手指,就可惊醒他,于是,马上带领手下换地方;二是他的枪法极准,在一百米外放一个铜钱,他一枪可从钱眼中穿过;三就是他跑得极快,猎狗先他跑10米,他再追,可将狗腿拽住并摔死那狗。张文英与姚大榜结下大仇后,于某日上街赶集时,在其家门口这个叫糠弄子口的地方被姚大榜一枪毙命。姚大榜得逞后,仗着对龙溪口里错综复杂的小巷的熟悉窜入小巷之中,倏忽之间,不见人影。

石泉古镇在什么地方(龙溪古镇)(6)

龙溪古镇因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水上交通,成为川东、黔东的物资周转站。抗战时期,龙溪口万商云集,市场达到空前繁荣,是沅江上游著名的三大商埠码头之一,为抗战后方要地,近代商业发展的一个标本,中国内陆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活化石和地方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活的博物馆。

根椐《红军长征过晃县大事记》中记载:“1936年元月3日红二军团团直与红六师分别由芷江三里桥、新店坪经波洲、新店、塘坎上、晃州、岩坳、龙滩坪抵达龙溪口。分驻塘坎上、甘家桥、大湾罗、毛溪、水洞、白岩湾、新民、杨家桥、大树湾、石坞溪、土地坳、坳背罗等地。任弼时、贺龙首长驻龙溪口春和瑞商号楼上,军团司令部亦设于此。”并在龙溪口的“春和元”商号里召开了有名的“龙溪口会议”,部署了在新晃、芷江交界打击追兵的“便水战役”。 

红军驻下后,到处刷写标语口“不拉夫、不扰民”、“保护民族工商业”、“打倒土豪劣绅”等等,还上演街头戏,唱红军歌,把个龙溪口搞得热火朝天,贺老总还亲自上街扫雪和老百姓谈家常、摆龙门阵,还在临走之际,与春和瑞隔壁“济荣华”盐号的老板贺定荣认了家门,并送他一把自己随身用的紫红色搪瓷茶壶,贺老板将茶壶视为珍宝,文革中冒着风险保存了下来,后交给省博物馆,成为传统教育的见证实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