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靠谱吗(还是城投好)(1)

城投靠谱吗(还是城投好)(2)

城投债是什么?

城投债,顾名思义就是城投公司发的债。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从承销商到投资者,参与债券发行环节的人,都将其视为是当地政府发债。

城投靠谱吗(还是城投好)(3)

城投公司是什么?

城投

城投公司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简称,是全国各大城市政府投资融资平台,起源于1991年,承担相应的政府职能,是特殊市场经营体。

此类城投公司大多是不具备盈利能力的,属于事业单位或者国有独资公司性质,他们是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实现盈利,属于带有政府性质的特殊市场经营体。

城投靠谱吗(还是城投好)(4)

深度了解

起源

城投公司和城投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和地方财权的再分配。

提到财权的再分配就不得不讲一讲营改增。

营改增是指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其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可以促使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

由于营业税是地方税,支配权归地方所有,而增值税是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支配权归中央所有,税收改革实际上削减了地方政府的一部分财政收入,但地方政府在财权削减的同时事权却没有减少,仍然需要负责地方的基建工作。

如此问题便出现了:

早期中国财政的政策不允许政府有赤字,也就是说政府不能直接去市场借钱,但仅仅凭借本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又无法支撑基建项目的正常进行,那该如何?

——于是,城投公司和城投债便应运而生了。由城投公司来承担政府投资项目的融资工作实现其筹集市政建设资金的目的,而政府则对城投公司的融资项目进行担保。

风险

风险是所有金融行业都不可回避的话题,城投债也有风险,

地方政府在获得大量贷款的同时,负债问题也开始加速显性化。据许多地方政府过度依靠银行资金搞建设,负债规模速度增长,一些地方的债务率远远超过了风险控制警戒范围。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借本轮信贷宽松机会极力加大地方融资平台建设,而这些融资平台过度负债现象已非常严重。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金融资源的流向不够合理,出现畸形配置,大量信贷涌入基建项目和一些过剩行业。地方政府从事的融资项目多为基建设施,其盈利往往取决于未来地价的攀升情况。这种以未来土地资源收益做溢价的借债融资方式,往往蕴含巨大风险。一旦地价没有如愿“炒起来”,地方政府将面临巨额融资坏账。

城投靠谱吗(还是城投好)(5)

个人投资者如何辨别

辨别城投公司

一看名字,二看股东,三看业务。

□城投公司的名字相对来讲比较有辨识度,通常都带有“城市建设开发”、“开发建设”、“开发建设投资”、“开发投资”等字眼。

□当名字不好分辨时,可以看城投公司的实际控股股东。城投公司的实际控股股东通常为当地的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局、财政厅等。

□最后便是看业务。城投公司的业务一般分为三类:公益性业务、准公益性业务及经营性业务。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城投公司特殊之处在于前两类。公益性项目和准公益性项目主要是帮政府干活,比如修路、建公园、修污水处理厂等等。

其中,公益性项目和准公益性项目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一定的收入。完全没收入的是公益性项目,比如建公园,修路;有一定收入的是准公益性项目,比如修污水处理厂,会有一些污水处理费。

城投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是这些项目的代建收入。

城投靠谱吗(还是城投好)(6)

辨别城投债的好坏

城投债的好坏辨别方式有很多,但大多逃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1.控股股东实力

很简单明了的一个道理,控股股东的实力越强,资产越多,其偿还能力越强;控股股东债信评级越高,其信用度越高,拖延违约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2.看控股股东的行政级别

控股股东可能是省政府、市政府、区县政府、园区管委会,这就标志着不同行政级别,自然而然地,级别越高的政府,能控制的财力自然越多,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小。

3.看经济规模

区域经济规模是衡量隶属于某一区域某一城投公司的城投债的最好标杆。从GDP总值、增速、各项经济指标等数据通盘分析,可明确其区域经济实力的强弱,实力雄厚的地区其违约可能性自然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