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是电子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子产品。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上床的时候看手机,上厕所的时候看手机,赶车的时候看手机……成人依赖电子产品,而孩子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影响,现在爱玩电子产品的孩子越来越多。

不要小看孩子,有些孩子才几岁,玩游戏就已经非常成熟了,他们的接受能力非常强,甚至连成年人都追不上。那么,孩子究竟能不能接触电子产品呢?从小被允许打游戏和不被允许打游戏的孩子,未来的发展究竟如何?今天,小磊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打游戏孩子与不打游戏孩子(打游戏的孩子和不打游戏的孩子)(1)


孩子打游戏家长的反应

游戏分为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游戏已经逐渐取代电脑游戏,人们在手机游戏上所花费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多。由于每个家庭父母的教育理念不同,家长对于孩子玩游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家长不反对孩子玩游戏,而有的家长对孩子玩游戏深恶痛绝。

丁丁和浩浩是邻居,他们小时候是玩伴,长大了是同学,两人从小都很聪明,学习成绩也都非常不错。丁丁的爸妈是大学教授,教育理念较为开明,对于丁丁玩游戏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为了孩子的眼睛,夫妻跟孩子做好了约定,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其他时间必须要好好学习。

而浩浩的家庭则完全不同,浩浩的爸妈是公务员,夫妻俩平时对待孩子就“一板一眼”的,他们对于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浩浩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打游戏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丁丁的性格比较阳光开朗,属于是自来熟的那种,而浩浩的性格则比较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

打游戏孩子与不打游戏孩子(打游戏的孩子和不打游戏的孩子)(2)

丁丁和浩浩的学习成绩都很不错,如果非要有个比较的话,浩浩更加刻苦一些,学习成绩也稍稍好一些,但差距并非特别明显。丁丁和浩浩都参加了高考,也分别考到了理想的大学,两人在上大学之前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除了一个平时打打游戏,一个永远以学习为上。

大学后差异显而易见

上了大学之后,丁丁和浩浩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丁丁成绩一直比较稳定,虽然谈不上特别好,但是也属于拔尖。上了大学,丁丁参加了学校各种社团活动,像是唱歌比赛、演讲比赛、科技比赛等等,虽然重在参与的成分居多,但是活泼开朗的丁丁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当然平时空闲时他依然打打游戏。

反观浩浩,他平时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就待在宿舍里不愿意出去。刚上大学的时候,他成绩也一直非常好,不过即便如此,老师也不太注意他。大学和以前上学不同,不是学习成绩好就可以的,一定要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不然就属于是死学习,并不受待见!

打游戏孩子与不打游戏孩子(打游戏的孩子和不打游戏的孩子)(3)

由于上大学后脱离了父母的看管,再加上在学校受不到关注,浩浩变得越来越内向,社恐越来越严重,成绩也下滑了不少,每次考试都是刚过及格线而已。然而,就在浩浩成绩下滑的时候,丁丁已经竞选上了学生会主席,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

看完丁丁和浩浩的经历,很多人非常感叹和疑惑,在我们的意识里,游戏简直是洪水猛兽,玩游戏的孩子就是“不学好”,为什么丁丁和浩浩最终的差别这么大呢?难道是丁丁和浩浩天生就不同?天生不同好像也说不通,因为曾经浩浩成绩也很不错。

游戏并非是洪水猛兽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可以很肯定的说,游戏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我们需要理性看待玩游戏的孩子。我想,大部分孩子都会很喜欢玩游戏,因为游戏非常有趣,会吸引人的眼球,所以孩子会喜欢。而大人也没有必要彻底反对游戏,因为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脑力,让孩子思维变得更加敏捷。

打游戏孩子与不打游戏孩子(打游戏的孩子和不打游戏的孩子)(4)

但是要注意一个问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游戏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而缺点便是游戏非常容易沉迷,大人们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是孩子了。如果让孩子无休无止的玩游戏,这个孩子必然会“废掉”。所以,每个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而游戏是最好的培养契机。

如果孩子真的对游戏感兴趣(前提是真的有兴趣),那么家长可以让孩子玩,但一定要约法三章,比如丁丁的父母每天要求孩子只玩一个小时,这个时间就控制得非常好。除了怕孩子沉迷,我们还要考虑孩子的眼睛,时间玩长了,必然是伤害眼睛的。

游戏并非什么洪水猛兽,只要家长控制得好,游戏反而可以激发孩子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敏捷。当然,浩浩成绩下滑的原因,也并不完全是因为其不玩游戏,而是浩浩的父母对浩浩强制性教育所导致的。

打游戏孩子与不打游戏孩子(打游戏的孩子和不打游戏的孩子)(5)

大学前,浩浩父母将浩浩逼得太紧,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上大学之后可能会导致反噬。上大学后,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依赖父母管教的浩浩,就会像是脱缰了的野马,成绩不往下降反而不正常。况且浩浩的性格由于父母常年的“压迫”变得越来越内向,有社恐进入社会后亦会受到不良影响。

结语

在这里要特别声明,写这篇文章的意思,并非是提倡让孩子打游戏,因为本身游戏容易沉迷,不可能说提倡孩子玩的。只能说,如果孩子确实对游戏感兴趣,家长不要过分阻止,跟孩子约法三章就可以了,因为适量玩游戏没有太大的坏处。

打游戏孩子与不打游戏孩子(打游戏的孩子和不打游戏的孩子)(6)

孩子的教育很难,我们也不能完全的生拉硬套,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有些孩子天生自制力非常差,家人们没有办法做引导的话,就不要让孩子沾染游戏,要不然一旦沾染很难回头,这主要是针对一些极端的个例,亦希望家长们予以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