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穗小鱼
题记:
鲁迅,在中国算是一个家喻户晓式的人物,但凡上过小学的人都能对其作品略知一二。
其中,流传度较广的作品有《狂人日记》、《朝花夕拾》、《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等,不少作品都已入选过中小学课本。
他蜚声世界文坛,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他:“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横门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世人对鲁迅先生的中肯评价。先生虽已逝世多年,但世人扔把其作品奉为经典,不断传颂。
鲁迅先生的文风自成一家,尖锐、辛辣、针砭时弊,给人以警醒,他的作品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他高瞻远瞩,博古论今,从国家和社会生死存亡的高度,从现实和历史血脉相连的深度来认识、分析、挖掘事物的内在联系。
今天,当我们再次读起鲁迅的文章,依然爱不释手,回味无穷。凛然发现鲁迅先生其实是在博大的、运动着的“自然”中,发现与肯定了人。经过历史的荡涤,这些作品依然是经典。以至于,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例如“精神胜利法”,谁敢说自己没有些许程度的阿Q精神?例如《伤逝》,它警示今天的女性一定要在经济上独立,否则很难在精神上独立。
或许,每每读来,都能多多少少地从他笔下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才是我们如此推崇他的作品的原因吧。
今天,麦穗小鱼就跟大家一起再重温一下鲁迅笔下最具色彩的三大人物。
01/多乎哉?不多也!此话语出《孔乙己》,这部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新青年》上,后来编入《呐喊》,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还记得,上学在读到这篇文章时,很难领会到鲁迅先生想表达的真正含义。只知道科举制度下的孔乙己是可怜的,亦是可悲的。
当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还是“多乎哉,不多已”。后来,这句话常常被小伙伴们学着孔乙己的口吻拿来自嘲或嘲笑他人。
为了勾起大家对孔乙己的记忆,我特意从原文中摘取了几条对他的描述。“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穿长衫的人”、“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他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满嘴的之乎者也”,短短的两行字,孔乙己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的笔功之深。所以,才有那就话——鲁迅,是一个用笔杆子抗争的文人。
通读全文后,孔乙己给大家印象最深的不外乎这三处。
其一,当酒馆里的伙计和喝酒的人嘲笑他“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孔乙己这种“窃不算偷”的咬文嚼字的无赖之举也被常后人拿来调侃,对于那些让人愤愤不平的“霸座”之人,有网友调侃道:“占座不是霸座,当代孔乙己,情有可原。”
其二,有几回,邻居孩子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其三,秋后的一天下午,孔乙己在柜台下对着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潺潺弱弱的对着柜台里说道:“温一碗酒,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喝完酒,他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这几段鲁迅先生娓娓道来,却在无声处现惊雷,给人已警醒和启迪。
文章表面上是在鞭笞科举制度对人们的弊害,揭露那些诸如孔乙己等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禁锢着的读书人,是多么的迂腐。实际上,更深的含义是在告诉读者“社会对于处在苦境的人的凉薄”无处不在。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民众的同情心被扼杀,变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短衣帮虽然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是,他们的心中也以为既然“学而优则仕”,那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孔乙己当然是次等货,只值得奚落和取笑。
他们竟然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一样,也在封建秩序中处于倍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同样可悲又可怜。然而,他们对孔乙己这样的不幸者非但不给与同情和帮助。相反的,只知道哄笑取乐,以换取劳累苦闷的人生中片刻的快乐,这不能不说是人性的薄凉。
放在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认为“读书,是改变穷人的唯一出路。”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小别离》、《小欢喜》、《少年派》里家长们死命地逼孩子读书。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成天面对的是没完没了的作业、乱七八糟的辅导班、琳琅满目的兴趣班。以至于,我的一位外国朋友在看到中国孩子的学习境况时,竖起了大拇指,却又摇摇头说:“Your Chinese children are too tired!(你们中国的孩子太累了)”
或许,这就是根深蒂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给后人的深刻影响吧,它挥之不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家长告诉自己的孩子“不好好读书,你这辈子就完了!”一如童文洁在教育方一凡时说的那段话:“不好好读书,你就考不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你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你就买不起房子;买不起房子,你就娶不上媳妇......”。
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真的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可以走吗?
世界之所以美妙,就在于不同的人从事着各式各样的职业,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如此,才更加让人留恋吧!
02/我真傻,真的!
《祝福》里的祥林嫂注定是个悲剧人物,早年死了丈夫,成了寡妇。婆婆为了给小叔子置办彩礼,把她抓去卖给了深山野坳里的贺老六。
鲁迅对这一段的描述写尽了封建社会女人的无奈。“用绳子一捆,塞进花轿里,抬到男家,摁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了了二十余个字,却揭露了封建社会女人地位之低下。
被迫嫁给贺老六后,祥林嫂的悲惨运命也就此拉开了帷幕。男人年纪轻轻染上了伤寒,一命呜呼。孩子被狼叼去了,自己又变成了孤家寡人,日子过得穷困潦倒。所以才有了前文鲁迅在见到她时,说:“这是我在鲁镇见到的人中变化最大的一个。”——头发全白,脸上消瘦不堪,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一手支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祥林嫂见到鲁迅简单两句寒暄过后,便凑近问道:“一个人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在鲁迅支支吾吾回答说:“也许有吧,我想。”后。她又接着问道:“那么,也就有地狱了?”、“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在祥林嫂看来,一死了之便是自己最好的出路和归宿。她不屈服于命运,却又无力改变命运,这不就是生活中的我们吗?
祥林嫂逢人便讲儿子被狼叼去吃掉的故事,起初还能换得人们的些许同情。久而久之,人们一听到她讲这个故事便烦的头疼,即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眼里也没有了悲悯的泪光。以至于,此事后来沦为了人们的谈资和笑柄。
也许同情从来都是一场误会。这句话很残忍,但也颇为现实。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王源在演唱《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时,在舞台上忍不住泪崩的一幕。世态炎凉,让人唏嘘不已。
其实,在我们身上也都经历过被人不理解的过往。我们也会时常抱怨为什么别人不能多体谅一下自己?为什么他们都那么自以为是?
诚然,推己及人,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看待问题是一个可贵的品质。但是,此事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或者说,当你是个旁观者时,才会有推己及人的想法。而一旦自己变成了当事人,推己及人便会被抛却脑后,扔得远远的。
很多时候,我们想的和说的不一样,这叫言不由衷;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这叫表里不一。
“言不由衷”、“表里不一”或许就是人的两面性,也是人类的劣根性。
当然,《祝福》这篇小说给我印象深刻还有一句话。
当鲁迅问四爷:“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鲁四爷头也不抬的淡然地说:“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
鲁四爷绝无半点同情之心的话语,把世态的炎凉刻画的入木三分。
不知道,这句话有没有让你想起徐峥主演的《我不是药神》里那句经典的台词:世界上只有一直一种病,穷病!
历史和现实总会不谋而合,总会在某个时间点交汇。
或许,历史本来就没有走远,那些糟粕的思想也一直没有远离我们。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我越来越容易感动了?原来是来自他人的温暖越来越少了,所以,只要别人稍微给你一点温暖,你便感动的不得了,甚至热泪盈眶。
这,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吗?
03/阿Q精神胜利法《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于1921年底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精神胜利法贯穿着阿Q的一生,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畸形变态的心理是如此的可怕。
阿Q是一个自尊自大的人物。他自身就是一个出身卑微,生活贫贱的人物,但是他却从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即使是有钱有势的赵太爷,他也认为,“我的儿子将来比较阔的多”。因为去过城里,所以自诩见过世面,然后引以为荣。就算是城里人他也看不起,肆意地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
同时,他又是一个自轻自贱的人。阿Q能够自我贬低,比如在被人揪住辫子往墙上撞头的时候,他就说自己是“虫豸”,将自己贬低为“虫豸”只是希望别人放自己一马。然而,在轻贱自己为“虫豸”后,他又认为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只要是“第一个”那便是无上的荣耀。
其次,自欺欺人是阿Q身上的另一个属性。阿Q常常用精神胜利法来进行自我安慰,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比如,被别人打了,他便对自己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甚至,有一次好不容易赌钱赢了一回,却被抢走了。他便自己打自己,就像打了对方一样,于是便心满意足了。
最后,阿Q身上还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欺软怕硬。在与人发生冲突的时,他专门捡软柿子捏,如果对方木讷他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遇到打不过也骂不了的,就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有一次,为了撒气,他便逮着迎面走过来的小尼姑又是骂脏话又是掐脸蛋,这才把憋在肚子里的怨气都散了。而小尼姑脸蛋的滑腻感,又让他充满了自豪感。
即便在今天,妄自尊大、自欺欺人、欺软怕硬这些缺点在很多人身上也或多或少的能够看见。
当下,有些年轻人颇为妄自尊大,明明是自己能力不足,还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是嫌这个工作太累,就是嫌那个工作离家太远,或者埋怨自己的付出和工资不匹配。所以,不断的换工作。有的人一年下来换了三四份工作,最终是高不成低不就,一点儿工作经验没学到,白白浪费了几年的光阴。
近日,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基于国内千禧一代(80、90后)和X一代(60、70后)的职场人做了一次大数据研究。发布了《中国千禧一代商业决策者洞察》,《洞察》指出:
千禧一代跳槽频率更高。相较此前代际,千禧一代平均跳槽周期约2.5年,而X一代的平均跳槽周期为3.3年。
实在让人费解,短短两年半的时间能学到什么?顶多比门外汉强那么一丁点儿吧。任何一个人进入一个行业都有从认识到熟悉,再到精通的过程,时间大概是这样子的:
1—2年(熟悉期):此时,你只能说比门外汉强一点,知道了这个行业的来龙去脉,大概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了解的也仅仅是这个行业的皮毛。
3—5年(探索期):此时,这个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你已经摸索的差不多了,也大体上能够确认这个行业到底适不适合你。
6—9年(熟悉期):这时,在此行业熏陶8年的你,理应对这个行业讲的头头是道了,也算是小半个专家了。否则,你就是一个职场混日子的老油条。但是,对行业的洞察力还有待提高。
10年以上(精通期):如果一个人沉下心来,在一个行业呆了10年,甚至更久,那么他绝对算得上是这个行业的行家里手。此时,有了足够的经验,对这个行业的判断也更加精准,无论是跳槽还是创业,这些经验都将是他一笔巨大的财富。即便是跳槽,也会成为很多公司竞相挣要的香饽饽。甚至,有不少猎头公司来挖你。
妄自尊大不仅仅体现在找工作上,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本文篇幅有限,不再赘述。说完了自尊自大,再来说说自欺欺人和欺软怕硬。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好像越长大越善于自欺欺人。年少的时候,我们揣着糊涂装明白;长大了,我们揣着明白装糊涂。很多时候,很多事,明明是没有尽力去做,却自我安慰说“一切顺其自然吧!”其实,真正的顺其自然是拼尽全力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有句话说:“长大后,才发现很多事不是解决了,而是算了吧!”还有那句“人,要学会和平凡的而自己和解。”
与我看来,“算了吧!”、“与己和解”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只不过,说的更冠冕堂皇一点罢了。
至于,欺软怕硬的劣根性,自不必多言,相信大家多有体会。
“读书使人明志”,好的书就像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我们能够看到自己上的不足和缺点,能够不断的自我反省并加以改正。从而,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真心的希望,缺乏同情心、好吃懒做、妄自尊大、自欺欺人、欺软怕硬、自以为是的“你、我、他”会越来越少。当我们每个人都遇到了更好的自己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这,或许就是读书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