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选择事业编还是公司(毕业后选择考事业编还是进入大企业)(1)

文:关露

夜里,一位明年研究生要毕业的同学留言问我:姐姐,明年我研究生毕业,如何做出选择。一方面是稳定编制,一方面是大企业可获得能力锻炼,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我想一定有很多人,工作后的某一天,也会在思考或后悔当初的选择,羡慕各自的“好”。这种相对的好,一定是基于对方的经历和各自当下的需求。

大学毕业选择事业编还是公司(毕业后选择考事业编还是进入大企业)(2)

人生没有如果,也没有从头来过,那么,当我们在面临选择时,如何尽可能地做出最优选择?毕业八年,每段时间都会做复盘,每次复盘时,我也会去想这段时间我的收获是什么?我得到了哪些提升?如果毕业的时候去了事业编的单位会不会更好?但是,一定记得,人生没有如果,选择不一定对,也不一定错。当下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前提说明:思路、方法,和类似案例分享,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太多,不具备完全复制意义。另外就是,生活不会一成不变,废话不多说,讲方法。分析时请将心态调整为平和状态,不带有任何抗拒因素。

01 分析你自己

关于你自己、关于基础信息,尽可能地全面。分析你的优势项、缺点,你希望获得的生活,家庭环境因素,就业城市(这方面也会有影响)、家人的支持程度....

大学毕业选择事业编还是公司(毕业后选择考事业编还是进入大企业)(3)

越详细越好,切忌空虚且宽泛的想象。就业城市会有很多影响因素:目标企业所在的城市、考取编制所在的城市是不是可接受范围,是不是自己未来想要发展的城市。我身边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案例,都不足以参考,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或许看似相近,实则差异很大。我的同学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她说自己是学校最后一个找到工作的,期间身边太多的同学,考取了事业编制,或者拿到了教培机构高工资offer。她一开始也在教培行业和编制内徘徊,她母亲提了一个要求:必须要考取到省会城市事业编制。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她非常着急,后来她和我聊天的时候,她其实内心想要的生活已经很明晰。做了一番详细的分析后,明确了目标:考取事业编,毕业前,获得了市区小学教师编制,薪水福利都非常不错。

大学毕业选择事业编还是公司(毕业后选择考事业编还是进入大企业)(4)

现在的她作为带班主任,工作忙碌而充实,也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粥佐罗在他的文章中讲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非常中肯: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值得模仿,甚至不值得直接学习。

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复杂系统,人和人天然不同,系统差异巨大,永远无法适配。

你以为我们很像,其实我们差得很远,因为人生是一连串事件。一棵大树会分出很多树干、树枝、树叶,更何况一个人。

这个世界上,但凡你认真分析一个系统,就会发现谁都不像谁,谁都是非常独特的。

这里,我想表达的是,无论父母家人是否有参与,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很重要,很多时候父母可能是想表达过来人经验总结,但因为表达方式亦或我们的排斥,而错过一些建议。

所有的前提,都一定是自己深思熟虑后的考量和选择。

他人的案例,可以借鉴学习其成功之处,但选择还是要基于个人因素分析。

02 目标企业分析

大企业:调研工作环境,上班氛围,以及上班时长,可能面临的问题,如职场人际关系,升职加薪影响因素,以及自己的成长规划。身边人的大量调研,可申请实习机会的深入体验,听来的和感受的很多时候并不一样。

大学毕业选择事业编还是公司(毕业后选择考事业编还是进入大企业)(5)

事业编:投入度,目标事业编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水平,氛围……以上越详细越好,我所在的企业也有不同的校招生项目,做访谈时,很多人表示,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会迷茫……基础问题越详细,分类以后,挑选出自己特别关注的部分,耐心询问。进入职场后,想要快速发展,培养只是手段,更主要的还是要依靠个人的学习,去除光环身份。

03 一些说明

大企业提升一定很快么?入职大企业,个人提升影响因素很多,一定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每个人一定能快速获得很大的提升。提升因素包含:好的上司,个人做事的思路、方式方法、主动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工作都有不同的提升之处。

大学毕业选择事业编还是公司(毕业后选择考事业编还是进入大企业)(6)

事业编,不同类型单位要求不一样,同样可以锻炼自己。身边的同事中,也有从事业单位跳槽的,他们的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项:比如公关资源整合能力、公文写作能力...

04 一些案例

身边有在事业单位上班的同学,他们放弃了聚会,利用下班时间不断提升自己。

大学毕业选择事业编还是公司(毕业后选择考事业编还是进入大企业)(7)

有事业单位跳槽到企业任职的同事,快节奏、高压力的状态下,努力适应、发挥优势,无论是职位还是薪水都获得快速提升。有在县城体制内的同学,享受安稳的生活,小日子经营得有声有色。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你会发现,每个人的选择都会不同,但每个人都在努力地生活,你看起来的容易是别人背后的默默努力。所以,无论是他人建议,还是自己选择,都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过来人的经验在于自己。当然,如果是父母的建议,也请放下成见,好好分析。选择意味着失去,别后悔,努力做好当下,成年人,也需要学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选择后,无论何时,纵有太多难题,也请记得不忘初心,做快乐积极向上的自己。

·END·

作者介绍

我是关露,会读童书、懂妈妈的HR(HRBP),家有三岁宝宝,关注个人成长,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不断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