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州市宁远县巍巍九嶷山下,前往舜帝陵的大路旁,有一个路标——路亭村。路亭村原名应丰亭,这里的旧名叫周家峒,因历朝历代官员祭祀舜帝途经驿站,在村北入村口的接官坪,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于是后来以“路亭”命名。路亭村不仅是中国传统村落,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村落里,民风淳朴,生活悠闲,少有矛盾。可前不久,这里闹出了一桩事:因为村民的微信红包,在全村引起轩然大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微信红包牵出一桩诬告案(一个微信红包牵出一桩诬告案)(1)

事情还得从一封举报信说起。前不久,宁远县湾井镇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路亭村党支部委员李玉珍等村干部在为群众办理低保时,收受他人的微信红包。

宁远县湾井镇纪委书记张帝:接到举报信后,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研判。我们认为村干部在为民办事过程中,收受红包不仅违反了廉洁纪律,也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于是决定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

随即,调查人员到村里广泛走访干部群众。初步了解到的情况是,李玉珍自担任该村党支部委员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不计得失,得到了许多干部群众的好评。但也有个别村民反映,李玉珍在为村民王某田办理低保时,收了他的微信红包。

为了尽快查明真相,调查人员找到了发微信红包的当事人王某田。据王某田反映,他离婚后家庭发生较大变故,就向村委会干部提交了低保申请。李玉珍按照低保办理程序,组织村民召开低保评议会。就在召开低保评议会的前一夜,王某田用微信转了200元给李玉珍,同时,还给另外两名村干部各转了200元到400元不等的红包,希望在办理低保时得到他们的照顾。

微信上转过来的红包,李玉珍等人有没有收呢?调查人员找到李玉珍了解情况。见纪委干部上门来调查,李玉珍一脸委屈,直呼冤枉,她表示,自己根本就没有点开王某田发给她的微信转账红包,并向调查人员提供了微信红包退回的记录情况。调查人员也找到另外两名村干部,他们都表示没有点开王某田发的红包。

既然村干部都没有点开微信红包,那为什么还有人说他们收了红包呢?带着疑问,调查人员再次找到王某田,进行询问。

宁远县湾井镇纪委副书记黄椒琳:王某田在平时与村民闲聊过程中,曾经给其他村民说过为了能评上低保给村干部发红包的事。但王某田也表示,几个村干部都没收他发的微信红包。后来,有的村民就以讹传讹,村干部收红包办低保的谣言就在村里传开了。

虽然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谁也怕给组织留下不好的印象。在向相关当事人了解情况时,调查人员明显感觉到李玉珍等几名村干部有些思想负担。今年以来,乡村振兴工作、疫情防控任务本就繁重,他们忙前忙后,关键时刻还出这样的岔子。

类似的不实举报,事情虽小但“杀伤力”却很大,必须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决不能让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寒心泄气。湾井镇纪委书记张帝当即表态,纪委必须主动站出来,为这些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公开澄清正名。

不久后,在路亭村村民代表大会上,调查组还原了事实真相,为正确履职、拒收红包的李玉珍等几名村干部澄清正明,撑腰鼓劲。有了组织这个坚强后盾,李玉珍等几名村干部在公开澄清正名后,又恢复了往日的斗志,感觉到办事的干劲又回来了。

宁远县湾井镇纪委书记张帝:李玉珍说,受到不实举报的滋味真难受,感觉在工作中抬不起头来。要不是镇纪委干部出面澄清,她都不知道今后怎么在村里开展工作了。感谢组织查清事实,为她澄清正名,让她卸下了包袱,轻装前行。

祛邪必须扶正,激浊方能扬清。近年来,宁远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主动作为,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推进澄清正名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县里制定出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有为、干部容错纠错三个实施办法,激励党员干部“为官有为”“为官敢为”,从制度层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宁远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刘亚辉:去年以来,宁远县纪委监委通过下发通报、当面告知、书面通知、召开会议等方式,为16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在全县形成了鼓励创业、支持干事、宽容失误、打击诬告的鲜明导向。


来源:湖南电台《清风侠在路上》

记者:钟林

通讯员:单明海

主播:晨光 监制:赵庆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