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主城区扩容(加力升温提档升级)(1)

编者按

五年,是时间的尺度,也是发展的刻度。

五年来,清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精彩答卷,全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改革活力持续迸发,城乡融合加速加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民生事业加快发展。

帆悬风正今又是,勇立潮头唱大风。为总结回顾清远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凝聚力量开启新征程,描绘出更加精彩的改革发展新篇章,清远发布编辑部联合清远日报推出“奋进清远再绘新章——迎接清远市第八次党代会特别报道”,敬请垂注。

每周一早上7点02分,广清城际从花都驶出的首趟列车准时抵达清城站。过去一年,家住花都,在省职教城上班的何老师会准时出现在这趟列车上。“广清城际开通后,我每个周末都搭乘城际回家。相比以往大巴来回,现在从清远市区半小时就回到花都,还不堵车。”聊起在广清之间的工作和生活,何老师说,广清城际让广清同城非常方便。

清远主城区扩容(加力升温提档升级)(2)

广清城际清城站。

与广清城际一同驶进现实的,是清远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加力升温、提档升级。过去五年,清远统筹推进基础设施联通、产业结对合作、营商环境共建、民生福祉共享等工作,把握用好利好叠加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加快推进“广清接合片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广清一体化水平,加快“入珠融湾”步伐,成为全省破除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先行地。

交通建设 为入珠融湾提供加速度

清远主城区扩容(加力升温提档升级)(3)

惠清高速。

英德市黎溪镇恒昌村有一个颇具规模的豆芽生产基地,该基地计划总投资超5000万元,占地面积约180亩,主要生产和销售“苗苗豆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供港基地”豆芽生产地。该公司负责人阮伟成说,近年来由于农村公路的升级改造,村里交通较以往便利,恒昌村生态环境好、拥有优质水源的优势就更为突出。因此2017年他将豆芽基地从清城区搬迁到英德,落户恒昌村。

没有产业,就无从谈发展,完善路网为乡村振兴提速,破解了区域性的发展障碍。同样在英德连樟村,在扶贫政策及交通路网的带动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茶叶深加工、麻竹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等产业项目相继落地,为乡村后续发展带来持续动力。5G信号、24小时银行、连樟客厅、崭新民居等基础设施让连樟村面貌一新。

“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破破烂烂,出行十分不方便。现在村里的农产品通过高速路网快速运往珠三角的商超和餐厅。”村民陆秀媚回忆道。为了摆脱贫穷,她选择外出打工发展。如今在连樟村,扶贫车间、灵芝公园(仙草公园)等一批扶贫项目建成,让连樟村形成了群众家门口就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离家”的乡村振兴模式。

英德乡村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生的变化在全市各地随处可见。过去五年,清远牢牢把握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发挥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立足湾区所需、清远所能,找准“入珠融湾”切入口,抢抓省实施“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水缸子”系列工程的机遇,大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高品质“菜篮子”产业链,推进优质农产品对接“双区”大市场。目前,清远1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县(市、区)全覆盖,联农带农6.8万多户。入选22个省“菜篮子”基地,3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地处粤北山区的清远,以往备受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困扰。如今,高速路网的畅通,让区域互通方便快捷、“山货出山”更加迅速、产业发展活力四射。五年来,清远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化大交通格局,至202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0545公里,位列全省第3。基本构成“六纵四横二联”高速公路路网架构(六纵:京港澳、广连、乐广、许广、佛江高速北延线、二广高速公路,四横:佛清从、汕湛、汕昆、韶贺高速公路,二联:清远至高明、二广高速连山至贺州支线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291公里,广清城际北延段和磁浮项目正加紧建设;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354公里。

在清远,城市与乡村的界限正在消除,市民与农民的区别正在模糊。南部地区部分乡镇有了城里一样的超市卖场和咖啡馆影院;农民生病了,既可就近找社区医院,也可方便进城找大医院;城里的家电、汽车频频下乡。沿着发达的城乡交通网,便利的公共服务走进寻常农家。

北部地区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买房,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市民出城到乡镇创业,双休日全家寻找农家乐,享受悠然野趣。顺着便捷的城乡运输体系,城市与乡村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高速公路、高铁网络不断完善,城区道路纵横交错、宽阔通畅,农村公路向“最后一公里”延伸……这是当前清远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带来区域协调发展的真实写照。

省职教城建设 为大湾区人才“输血”贡献清远力量

清远主城区扩容(加力升温提档升级)(4)

广东省职教城全景航拍。

“高铁2个多小时,自驾车走汕湛高速3个半小时,清远原来并不远。”现就读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的大二学生孙庆松来自汕尾,他对清远便捷的交通路网连连点赞。

2020年10月,汕湛高速公路惠清段正式通车。惠清高速在清远境内约76公里,其中黄腾峡出入口就在广东省职教城内。

过去五年,清远抢抓人才红利,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公共服务,推动广东省职教城真正实现从一片荒地,到一座“新城”;从人才洼地,到人才高地。目前,广东省职教城内共有10所高校、12万在校师生。

学习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孙庆松,即将在学校与清远宗远丰田的校企合作基地实习,在这里工作的还有他的大学师兄。“我挺喜欢清远的,如果有合适的岗位我也会考虑留下。”未来,他希望成为一名汽车工程师。

像孙庆松一样在清远的省职教城求学的,还有来自广东省内外五湖四海的学子,他们学习的专业涵盖工程建筑、交通运输、智能制造、机电工程、药品生产、动物科技等各个领域,未来,他们将服务于清远及大湾区产业需求。

今年,广东金融学院进驻,广东省职教城形成以本科院校为引领、高职院校为主体,每年为珠三角地区和全省培养输送约4万名高技能人才,提供20万个培训岗位。作为省级重点项目,广东省职教城不仅是全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更是广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广清一体化的重要抓手,肩负着清远“入珠融湾”的使命。历经10年“成长”,其建设既是适应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探索。

随着院校陆续进驻省职教城,一系列紧贴产业的职教探索迅速铺开。清远将广东省职教城作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着力打造一座可容纳25万高素质人口的新城,以人才优势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服务“双区”建设贡献清远力量。

目前,备受关注的广清城际北延段正在建设中,届时将在省职教城设站点,为学生、教职员工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同时,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迎来新进展,广清两地以省职教城为突破口实现了两市医保的深度融合。而省职教城技能人才聚集的优势,未来将成为清远地方招商引资的一张王牌,推动清远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缩小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一体化 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注入动力

清远主城区扩容(加力升温提档升级)(5)

广清产业园。

宽阔的柏油马路,代替了昔日的水塘、荒地;高大的厂房、商品中心,代替了以往的村屋;热闹的建筑工地、穿梭往来的汽车……一幅幅火热的建设画卷正在广清产业园全面拉开。

不到5年的时间,这个昔日遍布泥塘、砖厂、养鸡养猪场的投资“寒极”地带,已经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广清产业园已提出要逐步实现从单一功能园区开发建设转向城市综合开发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平台的系统构建。

从广清产业园出发,通过发达的高速路网半个多小时能到达广州。这些高速路网是连接广清双城的主动脉,也是清远与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产业互补的重要通道。

顺畅的交通路网,为生产要素的跨区域双向自由流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产业园的快速推进便是一个绝佳的例证。

在广清产业园内,清远富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该公司根据新接到的订单在年初制定好了一个达7亿元营收的生产计划。

同样在园内的广东省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产业园当初选择落地清远与广州开发区内企业合作,则是利用产业园内现有标准厂房等快速导入公共卫生应急产业相关企业,能有效补齐全省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调配、生产、科研能力方面的短板。

作为广清两市产业共建的重要阵地,广清产业园龙头企业不断集聚、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截至今年10月,产业园累计签约项目246个、投试产项目72个;清远互联网+创新产业园(华南声谷)启动区投入运营,星谷科技、万方大数据产业园(1期)建成投产;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启动区正式运营,锦邦冷链物流园投入运营。金发科技、忠信玻纤3期、凯荣德2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广清中大时尚科技城、兴维仓储等项目强力推进。

广清产业园的发展,是广清两市以广清一体化为抓手,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动作及成效之一。近年来,两市以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三园一城”(广清、广德、广佛产业园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为主阵地,两市积极探索“广州总部 清远基地”“广州研发 清远制造”“广州孵化 清远产业化”等合作共建模式,推动两市产业链融合,共同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高速路网的助力下,位于佛冈县的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佛(佛冈)产业园发展迅猛。随着汕湛惠清段的通车,让汕湛高速与京港澳高速实现联通。该园区产业规划主要分为高端美妆城、新材料、生命健康生物医药、高端智能制造四大类,呈现蓬勃的发展势头。同时提出了“无事不扰有呼必应”“一切为了投资者、一切为了企业”的服务理念,实现全天候、全过程、零距离、贴心的“保姆式”服务,主动服务企业,为企业想办法、解困难。目前,园区累计引进入园项目102个,总投资约266亿元,预计总产值超400亿元,税收约28亿元。

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25年,合作区工业增加值达到百亿元规模。到2035年,重点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创新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有效破解,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到2050年,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产业高端化发展,公共服务、营商环境与粤港澳大湾区融为一体,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域。

区域协调发展,是清远崛起的必然选择。在清远1.9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各地承担的责任不相同,有些区域要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些区域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区域协调发展能让清远统筹全市发展大局,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把最重要的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有助于清远的长远发展。

清远发布编辑部

来源:清远日报

文字:何帆 陈荣汉 黄馨

编辑:陈晓茵

校对:张鍪

编审:樊沃夫 张莉娜

清远主城区扩容(加力升温提档升级)(6)

清远主城区扩容(加力升温提档升级)(7)

清远主城区扩容(加力升温提档升级)(8)

1.我承认,我被清远迷住了

2.清远新增首家“三甲妇幼保健院”

3.路灯不亮?违规占用非机动车道行驶?部门回应 | 你问我答31

4.广清城际拟“接道”接入广州火车站,有望实现“地铁化”

5.清远疾控紧急提醒:近期有福建泉州安溪县、浙江宁波镇海区旅居史人员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