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1)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2)

各位车长大家好!

前面我们用两期的内容聊了下游戏中部分S系坦克与历史原型间的差异,今天咱不妨将目光转向亚平宁半岛,来鉴定一些I系热门的坦克。本期我们选择的3位分别是10级的犀牛,9级的标准B,以及8级的46工程!

历史考证

犀牛 Rinoceronte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3)

根据官方百科里的描述,犀牛的无人炮塔借鉴了德国KPz 3,不过根据资料,它并非来自单个KPz 3方案,而更像是糅合了多个设计,再加上开发者自己想法的产物。其一是1973年的一个无人炮塔方案,三人车组位于车体前部。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4)

其二是1977年韦格曼的扁平炮塔方案,采用开裂式炮塔及独立俯仰的火炮;其三则是克虏伯在1981年注册的可调式炮塔专利。在液压系统的辅助下,炮塔可以在垂直方向移动,实现前倾与后仰,从而增强地形适应性。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5)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6)

韦格曼的扁平炮塔与克虏伯的专利

至于火炮,相信各位一眼就能看出它与莱茵Rh 120的相似,实际上德国为KPz 3选择的也是这门火炮。不过,说回到127mm奥托-梅莱拉炮,它可是一门正儿八经的海军炮,并没有上岸的计划。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7)

简评:虚构的车体,由多个KPz 3方案缝合而来的无人炮塔,“借鉴”了Rh 120外形的主炮,共同拼凑出了颇为“范特西”的I系重坦线顶级车。那么,意大利是否有自己的无人炮塔坦克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这台70年代的奥托-梅莱拉主战方案!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8)

至于为什么要“闭门造车”,答案恐怕只有WG自己才知道了。

历史性:★☆☆☆☆

标准B Prototipo Standard B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9)

我们知道,豹1的设计被分给了3个工作组,分别是保时捷的A组,莱茵金属的B组以及宝沃的C组,除开过于前卫的C组早早被毙掉外,A组和B组都建造了多台样车供测试。游戏中的豹原体现了A组试验车的两个阶段,而标准B则体现了B组的第二批试验车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10)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11)

A、B两组早期设计的木质模型,均使用莱茵炮塔

莱茵金属和韦格曼参与了A、B两组试验车的炮塔设计。莱茵金属的炮塔轮廓较小,炮盾为凸出的“金字塔”形,炮塔前部还装有光学测距仪;韦格曼的炮塔外形更加圆润,炮盾扁平,后期型上取消了昂贵且复杂的测距仪,仅有A组使用。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12)

豹原的顶级炮塔其实反倒是早期型号

说回到意大利,虽然早早退出了标准坦克项目,但奥托-梅莱拉公司1961至62年间还是设计了“奥托-半人马座”坦克。它以A组第二批试验车为样板,为L7火炮增加了弹链供弹的自动装弹机。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13)

这台奥托豹的外形更接近游戏中搭载105炮的豹原白板

简评:B组的试验车因为炮塔尺寸相对较小,改进的裕度远不及A组,更别提体积庞大的自动装弹机构了。因此,游戏中的这台I系9级中坦只是借了标准B的壳,奥托豹的弹夹,实则还是一台“缝合怪”。

历史性:★★★☆☆

46工程 Progetto M.35 46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14)

46工程是WG首次大大方方地在开发视频中就承认是“虚构”的坦克,但同时也表示坦克是依据一位意大利将军的描述来设计的,那现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15)

1946年,弗朗西斯科·罗西将军对战后意大利所需的战车进行了设想,新型坦克应当对标国际先进,符合国内道路条件限制,“重30-35吨,主炮口径75mm左右,装备500-600马力喷射式柴油机。还要能够改造为90mm坦歼或更大口径的自行榴弹炮。”实际上,罗西将军对标的可能只是谢尔曼,参考M4/M36/M7家族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16)

罗西将军与他的《军队的重建》,也是46工程的“出处”

46工程魔幻之处不仅在于外形是虚构的,就连装备也是吃百家饭,来自几年甚至几十年后。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17)

从游戏论操纵二战坦克的正确姿势 我们的游戏很历史吗(18)

简评:罗西:三句话,让WG为我造了一台车,还免费做了升级。这也许就叫魔幻现实主义吧。

历史性:☆☆☆☆☆

结 语

从史实建模,到图纸造车,再到概念捏车,46工程的出现则是将明斯克设计局的姿势水平推向了新高度:一句话造车。

下一期,我们将挑选各位车长在评论中留言想看的坦克,讲下它们背后的故事,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