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字是典型的象形字,是古人看到天上的太阳而依据太阳的形状画出来的,“日”字最早就是画一个圆圈,中间加一点.“日”字外面的口是太阳的外圈,中间的点是太阳.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今天的“日”字,即把中间点变成横,外圈变成方形。

汉字日字的演变和书写(日字的演变)(1)

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从太阳那里得到光亮和热度,使世间万物不再处于冷却状态和无边黑暗。太阳系八大行星都在围绕太阳转动变化(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还有我们赖以生存的水陆体行星——地球。

太,大也。——《广雅·释诂一》,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中国有太阳女神,这位太阳女神名叫羲和,她是帝俊之妻,生了十个太阳;是“太阳之母”。羲和掌握着时间的节奏,每天驱使着太阳由东向西前进;因为有着这样不同寻常的本领,所以在上古时代,羲和又成了制定时历的人,密切注视着时日的循环,测定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给大家制定出计算时间的历法。羲和的部落遗址位于东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中国太阳神祭坛遗址公园)内的天台山上;这里留有太阳神石、太阳神陵、老母庙、老祖像、观测天文的石质日晷、祭祀台、石椅、石磨、积石冢等遗存,出土过石斧、石锛、石铲、石箭头等器物。据《山海经》、《尚书》和《史记》记载,羲和族人在汤谷祭太阳,在天台山观天象,

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只只三足乌。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人民因此将后羿誉为英雄。

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日影来纪年和确定时间,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候是正午时刻,一年中日影最短的时刻出现在夏至,一年中日影最长的时刻出现在冬至。而两次日影最短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天或一年。

汉字日字的演变和书写(日字的演变)(2)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

农历作为阴阳合历,其使用二十四节气来表征阳历部分。2017年颁布的农历编算标准中以“太阳视黄经变化360°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内,地球上经历一个完整的四季变换周期。” 一个回归年,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以“一个回归年内24个太阳地心视黄经等于15度的整数倍的时刻的总称。” 为二十四节气。

汉字日字的演变和书写(日字的演变)(3)

24节气,以春分点为起点,分360度

黄道吉日:所谓“黄道”,本是一个天文学术语。地球绕太阳形成黄道平面,地球自转形成赤道平面。太阳日行一度,每天所在的位置都不同,它所在位置的旁边还有很多星座,太阳与这些星座形成某种局面可以影响地球上的人。有时是好的影响,称为吉;有时是坏的影响,称为凶。当太阳走到黄道某个位置上,并与星图形成吉祥影响力时,就是所谓黄道吉日。

汉字日字的演变和书写(日字的演变)(4)

·地球自转形成赤道平面,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黄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

汉字日字的演变和书写(日字的演变)(5)

月亮绕地球形成白道平面,白道面与黄道面有5.145396度的夹角

汉字日字的演变和书写(日字的演变)(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