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与天目湖白茶区别(先懂白茶这七美)(1)

白茶生产历史悠久,素有茶中珍品的称号。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白茶与天目湖白茶区别(先懂白茶这七美)(2)

1.美丽传说

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荼”的注解,用“槚、茗、蔎”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2.自然之美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椽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白茶之美,美在自然,工艺简单。古朴简约,天然去雕饰,不必像绿茶揉捻、做型,亦无需乌龙茶繁复的做青或机械工序,无需雕琢却银光熠熠。

白茶与天目湖白茶区别(先懂白茶这七美)(3)

3.秀色之美

白毫银针斗胜雪,素雅见长,根根挺立,刚出水的芙蓉般亭亭玉立。亦如清纯少女般一袭洁白飘然而至,相对无需言,默默不答语。

白牡丹,借“花中之王”的富贵牡丹之名,增添几分妖娆与宠爱。花艳而浓,国色天香,花开时节动京城。白牡丹,芽叶连枝,缘背卷,三白红筋,舒展之时,毫心嫩蕊、形似花朵,绿叶托嫩芽,宛如蓓蕾初绽。

寿眉的纯朴,虽粗旷,但抱朴守拙,如大多数平凡中国妇女,有她,日子就过得安稳。

4.功效之美

在闽东北农村就常有用白茶炖冰糖来降火去燥,治疗牙疼,便秘等。在福鼎等白茶产地,也常用陈年白茶治疗小儿麻疹、发烧等。时至今日也常被称为“消炎祛火茶”。

日常生活中也流传着白茶具有治疗咽喉肿痛、感冒发烧、肠胃不适、清热解毒、消炎解暑、水土不服的功效。

20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茶除了具有与其他茶类一样的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延缓衰老)、抗辐射、美容祛斑、抗肿瘤、抑菌抗病毒等方面的保健药用价值,在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辐射、抑菌抗病毒、抑制癌细胞活性等方面的效果更具特色。

白茶与天目湖白茶区别(先懂白茶这七美)(4)

5.气质之美

卢秋花《白茶.女人》中说“白毫银针亭亭玉立于杯中,极为美观。有一种女子就如白毫银针,她们自信自立,优雅中带有坚韧;她们精明豁达,干练又不失风情万种;她们爱自己爱别人,像一群城市中的精灵。她们的口号是‘我们要优雅地变老’”。

白牡丹毫心与嫩芽连枝,形似花朵,冲泡杯中,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开,好似自有一种风度气质的女子。她们多为白领一族,文化修养较高,懂得享受生活。娴静、温婉、高雅、可敬、可亲,如一潭秋水,又如一杯清甜、醇爽的白茶。

6.岁月之美

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工艺简单,未经高温破坏叶内活性,茶叶在岁月的年轮里,继续转变着惊喜惊奇。

白茶,同样可以是一种有着记忆的茶品。亦可作为一款向后看的茶,使之浸润着岁月的蜜香。在老白茶的浓酽和淳厚中,贮藏时间的厚重。

白茶与天目湖白茶区别(先懂白茶这七美)(5)

7.时尚之美

英国人流行喝白茶养颜,美国也挺聪明,星巴克里高调先推出白茶。时下发现白茶时尚之美,研制许多有关白茶的衍生产品如白茶护肤品、润肤露、牙膏、美白套装、洁面乳、保湿精华液、化妆品及白茶提取物。

白茶与天目湖白茶区别(先懂白茶这七美)(6)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