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我们应该能反复看到一个词:

“内娱文艺复兴”。

当然不算什么新鲜事了。

Sir作为半个圈内人老早就感觉到,内娱越来越无聊,越来越失真,越来越依赖“啃老本”来榨干所剩无几的流量和热度。

只不过用“文艺复兴”形容不太对。

只要我们把眼光稍微拉远。

内娱这阵“怀旧风”,段位还是低了些

《寻人记2》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1)

年度港综回归,目前豆瓣冲上夸张的9.7。

它也主打“怀旧”。

可跟内娱喜欢对明星挖坟翻旧账不同。

它怀的是“素人”的旧——

30年前的校草,中考考砸之后怎样了?

作为儿童肥胖反面教材的小胖子,长大后还在快乐啃鸡腿吗?

台风里紧紧抓住弟弟妹妹手的大姐,现在又面对着怎样的风暴?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2)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3)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4)

这些人都来自30年前的民生新闻。

艾比·拉姆齐说:“互联网没有记忆。”

安迪·沃霍尔说:“在未来,每个人都能火15分钟。”

某种程度上,这些经典名言都被新时代成功验证了。

偏偏有人不太服。

就要问一句:

真的吗?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5)

01

最强投诉王

了解香港历史的人,或许听过“九龙皇帝”,一位叫曾灶财的街头涂鸦者,名气不小的都市奇人。

《寻人记2》第一期主角也类似。

不过他的名号更与时俱进:

“元朗特首”。

自我介绍时,一副跟香港(前)特首很熟的样子。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6)

其实他根本不用介绍。

节目大多数时候,都是通过市民寻人,但一提起他却反过来,观众和受访者主动问起他情况。

素人界顶流了属于是。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7)

节目本来以为会是一场硬仗,结果主角自己找上门了。

于是一切出乎意料地顺利:

主角亲自提供联络方式;

巴士司机熟练指路;

街坊邻居热情带路……

刚到门口,“元朗特首”早已穿戴整齐,大方迎接。

见面第一句语气依然骄傲:

叫我安仔吧,或者安少也行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8)

他确实有底气。

因为经常大张旗鼓投诉和“有戏”的性格,安仔在80年代经常上电视,已经成为资深受访者。

被称为“元祖级投诉王”

安仔的两大功绩:

1、通过投诉,狠狠打击了“买烧肉搭烧骨”的现象。

2、彻底解决了商铺街下水道冒泡沫的问题。

3、接受TVB采访让他们付打光灯的电费。

80年代,香港的烧腊店流行一种“买烧肉搭烧骨”的促销活动。听着像是赚了,但问题是,烧骨明显比烧肉重,很多店铺在搭烧骨的时候会减少烧肉的重量。要是别人肯定就算了,毕竟烧骨是搭的,烧肉少点就少点吧。

安仔不是别人。

说好的一斤烧肉,缺一两肉,多一两骨,都不叫一斤烧肉。

安仔找店主理论,店家骂他傻。

行,你们等着瞧!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9)

于是安仔每天打电话告状,直告到烧腊店结业。

当时很多人还不理解,觉得他大题小做,直到2009年海关“放蛇”,发现确实是有店铺烧肉分量不足,而且“买一斤烧肉搭四两烧骨”的行为违反了度量衡条例,这次打击之后,再也没有“买烧肉搭烧骨”的活动。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10)

第二个事迹,是帮街坊邻居解决了下水道冒泡沫的问题。

当时,大家被这些泡沫折磨得苦不堪言,到处投诉无果,各个部门互相踢皮球。

结果还是安仔有本事,一个电话,高官亲临街市处理。

从此店家们有点好东西都会先给他,买东西不光便宜还经常会收到赠品。

安仔在元朗地区的口碑飙升。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11)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12)

除了这些丰功伟绩,安仔老汉事事关心,样样投诉,这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违规停车,投诉!

不建围栏,投诉!

超载、违泊、燃放烟花爆竹……投诉!投诉!

他还有个小本本,上面全是多位高官电话,只要提他名字都能直接走“绿色投诉通道”。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13)

嗯,是个民间英雄啊。

但是吧,投诉事迹讲着讲着,Sir开始有些不安。

他手里还有一本“诉簿”,记录曾投诉过的案例,连鸡毛蒜皮的都写上。

其中一个:

安仔坐巴士,一上车就被骂,这还得了?

立马打999截停它!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14)

诶,等等。

那本“诉簿”真的不是“记仇本”吗?

别急,咱的疑问,节目主持方东昇也问出来了(非常小心翼翼)。

老汉急了:

假如你方东昇跟我有仇,你开车经过我就记下来

不是,我不是这样

不认识的车违规我照样投诉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15)

虽然说是这样说,但在早年的采访里,年轻的安仔可是亲口承认过自己投诉就是想让别人害怕。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16)

或许是因为投诉出名了,很多高官和政府工作人员都忌惮(也可能是被他烦的)。

安仔平时生病发烧都是打电话叫救护车来接。

不接?投诉!

有次他要打疫苗,但救护站没有派救护车来,安仔一个电话就拨到了救护总长。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17)

呵呵,平民英雄?

明明刁民一个啊!

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安仔?

这时节目组才缓缓说出那句标志性的金句:

不慌。

停一停,想一想。

02

孤独的小孩

说说安仔出名的原因。

除了投诉,还因为他的“怪”

明明住贫民区,安仔却任何时候都在打领带、穿皮鞋,连做饭都得从头精致到脚。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18)

和表面精致相反,安仔却在金钱上一厘一毫都斤斤计较。

买东西会一囤一大堆。

面粉,一次买50磅。

肥皂,码十几块放家里。

为啥?

多买划算啊!便宜包送货,还能避免商家散卖的时候缺斤少两。

至于能不能吃完,安仔不在乎:

发霉是我的问题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19)

方东昇时隔30年回访安仔,他搬到了哥哥的村屋,收藏空间大一倍,囤货力度再升级。

收音机,60台!

录音机,几百盒!

十台冰箱里面藏满宝贝,包括八盒花旗参、四斤鲍鱼、20包螺头外加两箱陈皮、五斤鱼翅……进货量堪比海味铺。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20)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21)

为了省小钱而花大钱囤货,到底是赚是亏?

你不能只从世俗意义上衡量安仔的行为。

囤货,囤的更是安全感。

他喜欢听录音带,害怕以后没得买,就买上几百盒;买食物,也是怕日后没得吃。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22)

世界不断变化,安仔的认知很难赶上 ,就用囤货的方式去“守旧”。

80年代拍摄时,安仔在包饺子。

今天方东昇去采访,他还在包饺子。

衣着方式,言谈举止,包括那句“那些人歧视我”的口头禅,三十年不变。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23)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24)

片中还有一个细节。

安仔不仅囤积,还爱收藏

双层巴士模型、复活节彩蛋(真鸡蛋)。

对,都是小孩子喜欢的东西。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25)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26)

或许,在安仔的世界,他就是一个孤独的小孩。

儿时一场重病让他患上小儿麻痹以及心理疾病。

经常遭受欺凌,被女同学敲脑袋,被老师打屁股,被同学们区别对待,自然也没人跟他玩。

那时力量小,只能忍。

长大后安仔就有报必报。

长期的自卑和受欺负,让他变得敏感,变得极端。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27)

但另一方面,他也会对一些人表现出友好,把最好的东西送给喜欢的小贩,请照顾自己的四哥吃饭。

四哥说,安仔可怜又可恨,而且在这两个维度上,没有中间地带。

真的没有吗?

《寻人记》要寻回的,恰恰是这容易被忽视的“中间地带”。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28)

03

我们丢掉了什么?

许多观众从这个节目开始认识到方东昇这个人。

说他是金句王、押韵小天才、人间清醒话痨患者……

其实方东昇早就是香港传媒界“老前辈”。

身兼记者/新闻主播/主持人/节目制作人,甚至坊间流传“东昇出品,必属精品”的美誉。

他本人也牵头制作过不少“非主流”的节目。

《世界零距离》,寻访和深入了解世界上那些冷门角落的生活和风俗;

《长命百二岁》,走进全世界的敬老院,体验和挖掘老人们的生活,甚至是普及死亡教育;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29)

《这么远,那么近》,探索世界上的交通工具。

对,交通工具。

为什么去迪拜坐车会有金子捡?为什么泰国皇家警察处理交通事故的时候要学习接生?为什么巴基斯坦的公交车吞吐量这么惊人?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30)

可以这么说:

方东昇一直在试图“寻回”被主流丢掉的人和事。

老人、怪人、疯人,和不起眼的公交车……

可这些寻找有意义吗?

比如,节目里方东昇想为安仔提供一些帮助。

于是请来精神科的医生专门到家给安仔分析问题。

有客到访,安仔非常高兴,带医生参观自己的收藏、炫耀自己的生活智慧。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31)

可转了一圈,大家突然尴尬地四目相对……

原来安仔家里只有一把椅子。

想坐下聊聊都没法聊啊!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32)

安仔太孤独了。

所以医生一来,他就叭叭叭说个不停,都没空插话。

聊了三个小时,医生得出结论,安仔像是“自闭谱系障碍人群”,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自闭症”,还有重复的兴趣和行为特征。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33)

得出结论又怎样呢?

医生只能对他说:忍忍吧,别太激动。

对镜头外的观众说:忍忍吧,多点包容。

然后摘下眼镜演示一下再戴上。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34)

的确尽力了。

于医生,安仔早已经错过自闭症治疗和干预的黄金期;于节目组,他们已经帮助够多了。

方东昇说,安仔不是来寻人,而是来寻找认同。

那节目呢,他们寻回了什么?

其实看完这些故事你会发现

结局,并没有太多“反转”。

第三集,“gai溜子”志文。

被摄像机拍到夜晚在大街上吃泡面,一问才知道,孩子是单亲家庭,父不管,母不问,放学就独自流浪街头,打游戏,打瞌睡,打架……

幸好有儿童福利机构托管。

放学能和朋友玩,中午还管饭。

30年后呢,他变坏了吗?

没有。

但不能说多“好”。

既没有成为古惑仔,也没有走上犯罪道路,只是安安稳稳地在后厨煮面,至少顿顿能吃饱。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35)

节目还帮他寻回“恩师”:儿童托管所的黄Sir。

用志文的话说是自己“半个父亲”。

即使如此,两人重聚并不煽情。

志文来到房间,看到旁边的黄Sir,以为是个陌生人,淡淡地点了点头。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36)

黄Sir问,志文吗?

志文还没反应过来,礼貌性地回答完后试探地问,“你是……”

“我是黄Sir”。

两人这才惊喜地摘下口罩相见。

……然后淡定地一起看电视。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37)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38)

第四集,单亲爸爸James。

妻子婚外恋,丢下两个孩子,又碰上失业,他当爹又当妈,还要面对周围人的嘲笑,一时间压力巨大。

幸好当时的节目火了。

老朋友给他一份新工作,生活渐渐好转,过得不太苦,也不算飞黄腾达。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39)

还有第一季的顶流,校草韦约瑟。

弹幕说他像吴彦祖、张国荣、赵文瑄……

可那时校草还在为成绩单苦恼。

1985年,香港学位严重不足,不到3成的人可以考上高中,然而高中里绝大部分人都考不上大学。

校草和他的死党,就是被考试淘汰的一员。

50岁,他重新来到当时接受采访的码头,中考失败三人小组,如今两位死党已过世,人间只剩下校草一人。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40)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41)

节目对他们有产生影响吗?

有,不多。

或许只是一瞬间诧异,然后回望匆匆流走的岁月;

或许只是与故人重聚,然后追忆泛黄滤镜里的当年情;

或许只像安仔那样,完成一次倾诉,一次心理按摩。

寻找,更多是为了屏幕外,那些“没有被找到”的我们。

Sir还记得写第一季时有很多类似留言:

如果N年以后有陌生人这么找我,我会很感动。

节目里的嘉宾,大多也是如此反应。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42)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43)

这才是节目希望通过“寻找”传递的关切。

它不是什么“文艺复兴”。

而是“人”的复兴。

对。

互联网没有记忆。

但每个普通人在生活中为对抗时间流逝作出的努力,哪怕渺小,亦会留下痕迹。

人人都能火15分钟。

但更重要的,是在那15分钟以后,在舞台光束以外,还有人关心。

你,是否过好这一辈子。

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从平民英雄变成)(44)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北野武术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