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近视眼远比你想象的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近视眼手术后遗症最少的是哪一种?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近视眼手术后遗症最少的是哪一种(346亿人的眼部疾病)

近视眼手术后遗症最少的是哪一种

1

中国的近视眼远比你想象的多。

世卫组织2018年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近视患者达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持续居世界第1位。

而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的近视眼患病人口预计将达7亿。

7亿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在中国14亿人口中,可能一半都是近视眼。

患病率高达51%左右,远超任何疾病的患病风险。

那么,约51%的近视率,放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呢?

也是非常靠前的。

中国,位于东亚。东亚地区,一直维持着最高的近视率。

2020年每100人中有52人都是近视眼。

有句话说,“年纪有多高,镜片就有多厚”

我国初高中生的近视率,是远超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当你在高中教室里抬头环顾,周围同学很少有不戴眼镜的。

主要原因,还是这个阶段青少年眼球发育处于高峰,且学业负担大,很容易出现用眼过度的问题。

但有一个现象很普遍:

在中国,把近视当作一个正经疾病看待的人并不多。

很多学生刚刚近视时,被家长拉到眼镜店草草配一副眼镜了事。

有些则为了美观,直接选择佩戴隐形镜片。

近视这病不起眼,却可能导致失明。

在亚洲东部,高度近视是造成实用生活视力中度、重度视力损害及失明的第二位原因。

仅次于白内障。

屈光不正是一种眼部疾病,而近视,是最常见的一种屈光不正。

越来越爆炸的知识、越来越刺眼的屏幕、越来越深的夜,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眼睛这个器官首当其冲地承担了太多。

2

我们的“眼部”器官很特殊。

角膜是人体唯一不靠血管供养的器官,是不可再生的。

而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多或少都会给角膜带来损伤。

基于这方面因素,加上近视眼给生活带来的各种不便,很多人考虑到了“手术”治疗。

近日,在各地正在进行高考报志愿的工作,因为某些学校和专业对视力有要求,一些准大学生最近“扎堆”去做近视手术。

19岁的小霖是广州某高中一名高三学生,他计划报考警校,而他心仪的专业对裸眼视力有较高要求,因此想通过近视手术治疗。

除了专业报考要求,未满18岁周岁的青少年,视力仍处于不稳定状态,不符合近视手术条件。

所以,很多人“扎堆”都选择在高考后接受近视手术。

要说高考后出去玩,这事可以“扎堆”。

但,近视眼手术还是需仔细斟酌。

近视手术有诸多禁忌,并不是所有人都符合条件,每个人需“量眼定制”。

像未受控制的糖尿病、明显白内障、单纯疱疹性或带状疱疹性角膜炎、严重干眼症等等。

这些都属于近视手术的绝对禁忌症。

在开展近视手术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术前检查。

保证你是否能做近视手术,确保手术是否安全。

以及提前做好的“停镜”准备。

现在近视手术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手术方式也有很多种,为不同人群定向选择。

有些学生为了报上心仪的院校,不得不进行近视手术。

有一些学生,家长是真的担心手术的安全性。

“术后是否会反弹。”

“老了以后会不会失明。”

“手术后会不会得夜盲症。”

当然,说辞最多的就是眼科大夫为什么都戴着眼镜?

像一般的眼科大夫,有资历能够上手术台的,也基本上不是太年轻了。

加上每天做眼部手术的人太多了,眼科大夫也要考虑自身条件是否便利。

但是,这些都不具备一项手术是否安全的考虑范围。

今天,这一篇内容,从术前检查、手术方式、适用人群、医师建议和实际案例,这几个部分来给大家叙述。

真想做“近视”手术的人,可以好好参考;

不敢做“近视”手术的人,不要忙着“扎堆”,要考虑自身情况。

任何手术都是存在风险的,如果咨询、检查,还请到国内正规眼科医院及三甲医院去查看。

3

近视手术的安全性与术前检查密切相关。

眼部基础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测定、综合验光、眼前节、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角膜曲率、AB超检查、眼底检查等。

检查结果决定是否可以做近视手术。

如果被查出有圆锥角膜、青光眼等禁忌症,是需要先进行治疗的。

目前主流的使用手术方式针对成年人矫正视力的手术,有4种。

其中有三种是在角膜上操作的,还有一种是在眼内植入晶体。

角膜上的手术第一种叫“TransPRK“(全激光)手术。

角膜上的手术第二种叫”Female LASIK"(半飞)手术。

角膜上的手术第三种叫“SMILE“(全飞)手术。

眼内晶体植入的手术叫”ICL“手术。

我们近视眼镜是一个中间薄边上厚的凹透镜。

角膜屈光手术的原理是在角膜上用激光切削掉一个凸透镜。

这样就相当于在你的角膜上留下了一个凹透镜。

ICL手术,相当于把近视眼镜缩小到非常小的范围,放到你的眼睛里面。

有一个好处是,ICL手术后的视力有时要好于你佩戴框架眼镜的视力。

由于我们角膜的厚度是有限的,我们要尽可能保留更多的角膜组织。所以从角膜上激光切削凸透镜的时候,切削的越少越好。

而ICL手术就不会受这个控制,因此ICL手术更适合近视度数较高的人群。

像全飞更适合800度内的近视群体,半飞更适合1200度内近视群体。

通过术前检查,医生会根据你眼睛的生理结构判断更适合哪种手术。

但往往并不局限于一种,可以多种选择。

同样,这些数字也不是最后敲定的标准,考虑到角膜厚度以及散光度数,包括个人需求的影响,还是要综合判定。

例如,经常运动的人,眼睛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比别人多。

这类人群做全飞或者TransPRK全激光毕竟适合。

在发生冲撞的时候,不会影响角膜瓣的移动风险。

假如你马上要征兵体检,这时候要考虑的就是“恢复快”的问题。

选择全飞或半飞,术后视力恢复的非常快,多数人第2天就能看到1.0。

而且,这四种手术,在手术过程中都不会有疼痛感。

手术过程是不需要担心的。

但是,手术中医生的技巧还是需要把关的。选择难度越高的手术,专家水平就要多考虑。

手术时间的选择上,还是很充裕的。

平日上班时间就可以进行手术,不需要特别长的假期。

如果选择全飞秒,提前检查大约需要半天,手术后第1天复查,术后第2天可以正常上班。

4

再来说一下ICL手术,眼内晶体植入是从1997年开始的。

比角膜屈光手术晚了几年,但在2009年放到眼内的晶体,发生了巨大的革新,从而成为了现在的ICL手术。

新的晶体极大的减少了手术的复杂程度,也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

角膜屈光手术是在角膜上做减法,而ICL手术是在眼里做加法。

手术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术后恢复的非常快。

它有一个明显优势,就是手术是可逆的。

晶体可以放进去,也可以取出来。

手术本身对眼睛造成的损伤是非常小的,所以对于高度近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当然,低度近视也可以做。本身低度近视做激光手术已经很适合了,价格也不是很贵。

再来说一下近视手术安全性的问题。

目前所有的近视矫正手术都经过美国FDA、欧洲CE、中国CFDA等权威机构认证。

中国眼科医生们必须经过严格的手术培训,拿到资质认证,才可能出现在手术室。

医生会在手术前,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所有的手术并发症到术后的并发症。

近视手术,类似医疗美容,不是必需品,而且也不便宜。

所以,需要自行考虑。

来源:@眼科小超人老梁

关于术后并发症,和视力反弹问题:

手术后,会出现畏光、眼干、重影、屈光参差、矫正过度,以及手术可能引起的眼睛炎症、切口延迟愈合和角膜内皮损害。

但近视眼激光手术后的危害大多数都是可以通过选择正规的眼科医院避免的。

手术后1-3个月恢复期内,这些症状会明显。

但不会持续太久,多数会在恢复期后逐渐消失。

那近视手术后度数会不会反弹呢?

这个还是有可能出现反弹的,也叫屈光回退。

一般出现在手术后半年以上,再次出现屈光力的下降。

如果反弹的度数不是太大,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随着病情的进展有可能恢复正常。

但是如果度数仍然比较大,可以考虑再次手术治疗。

如果手术后经常对着电脑,会不会再次近视?

眼科专家是这样说的:

除非是病理性高度近视,否则成年之后眼轴不会变化,电脑验光测量的近视度数变化叫测量误差。

有人做完近视手术后,视力一直没有变化;也有人做完后,视力倒退严重。

这里面也与个人体质有关。

多数人最担心的就是关于近视手术后的后遗症,夜盲症和年纪大后失明问题。

夜盲本身和近视没有关系,但如果是高度近视,可能会有点关系。

高度近视可能会导致眼底病变,造成夜间视力不好。

但要注意的是,夜盲症也可能是早期的一种症状,这都需要术前检查时进行检测。

关于失明问题:

任何手术都可能出现一定并发症,但老了以后会不会出现失明的情况,现在并没有医学根据,也没有相关报道。

当然,就像许多网友说的,不能因为没有就此判定。

如果真的有这方面隐患,都可以在考虑范围中。

5

最重要的还是要选择正规眼科医院或三甲医院进行手术等一系列安排。

医院的资质 医生的资质,至少会保障你术前检查,以及术中安全问题。

十年前做近视手术的那批人,和如今在做近视手术的人,还是有些区别的。

近几年,医学技术突飞猛进,手术样式也越来越人性化,在技术的加持上,会比十年前更发达,更妥帖。

在查阅资料时候,我发现有些人近视手术已经做十年了,确实会出现视力倒退,或夜间模糊的情况。

但也有做完十年的人,眼睛并没有任何改变。

除了手术方式、医学技术、自身身体素质,包括后期护理、饮食以及用眼程度上,这些都是影响手术后出现问题的因素。

如果不是一定要做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观望一阵,也许还会出现新的技术,更完美的方案。

眼部是我们的特殊器官,因为它的珍贵性,所以更要仔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