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学习指的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学习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研究情况,对其有着不同的划分。

学习理论最有效的方法(学习的基本理论)(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中,先后提出学习层次分类学习结果分类。(1)学习的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2)学习结果分类:包含三领域五类型,认知领域(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言语信息)、动作技能领域(动作技能)、情感领域(态度)。

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学习理论最有效的方法(学习的基本理论)(2)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第一步巴甫洛夫发现经典性条件作用,并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原理;第二步华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运用于学习领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发展为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试误,联结公式是S—R;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和反馈阶段)。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