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着这样一种长着翅膀的龙,她的名字叫做应龙。

黄帝伐涿鹿而擒蚩尤(应龙杀蚩尤)(1)

应龙居住在东海外的蓬莱山一带,她与神话传说中的龙差别不是很大:身子像大蟒蛇,又长又粗;身上长满了黄色的龙鳞;头像骏马的头;头上有一对像鹿角一样的龙角;她耳朵有点像牛的耳朵;一张大嘴长得像驴的嘴,不过嘴的两旁有长长的胡须;它还有四只像鹰爪一样的龙爪。与普通的龙唯一不同的是,应龙长了一对五颜六色的带羽毛的翅膀。

应龙又称飞龙、黄龙,是祖龙,更是真龙的标准。她像孙悟空一样神通广大、变化自如,甚至比孙悟空更厉害。当她伸展身姿的时候,大到可以充塞整个宇宙。不过,当她缩小的时候,就会细到比灰尘还细,用显微镜都找不着她。当她化成人形时,样子就像一个美丽的新娘子,而且手里持着金斧子,那是她的兵器,有时候,她还会乘坐神龙用来代步。

黄帝伐涿鹿而擒蚩尤(应龙杀蚩尤)(2)

关于应龙,流传着这样的神话传说。

远古时代,代表正义的黄帝与凶恶野蛮的蚩尤争夺帝位。黄帝本领非凡,发明了很多兵器和指南车,手下还有应龙这位实力非凡的主力干将。不过,蚩尤的实力也不容小瞧,他是一个有着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不用吃饭不用休息,勇猛无比的战神。

在一场大战中,黄帝眼看就要落于下风了,急忙之下,他命令应龙赶紧喷水。应龙张开了巨大的嘴,向蚩尤喷出江河般的水流,一下把蚩尤和他的军队冲到几里外。

黄帝伐涿鹿而擒蚩尤(应龙杀蚩尤)(3)

蚩尤不甘示弱,请来了风伯雨师。风伯雨师掀起狂风巨浪向黄帝阵中打去,顿时地面上洪水滔天,波涛汹涌,情况非常危急。

于是,黄帝赶忙请来女魃(bá)。女魃施展神法,身上散发出滚滚热浪,刹那间风平浪退,烈日当空。风伯和雨师的法术再也施展不出来,只得灰溜溜地败下阵来。蚩尤一见大势不妙,匆忙逃跑,黄帝便率军追上前去,很快两军又厮杀在一起。

在混战中,手持金斧的应龙看到蚩尤想趁乱逃跑,就追上前去。突然,她的面前跳出老虎、豹子、狗熊和棕熊四只猛兽,拦住了她的去路,应龙二话不说,挥起金斧,四只猛兽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她劈死了。

应龙又往前追去,眼看就要追到了,却又突然跳出一个手中握着两条黄蛇的巨人。这个巨人名叫夸父,也是蚩尤请来的援兵,是个力大无穷、而且善于奔跑的人。他挥动手中的黄蛇向应龙攻击,应龙一边灵活地左右躲闪,一边挥动金斧,眨眼的功夫就把两条黄蛇的头砍了下来。夸父看到黄蛇被砍,不禁慌了神,迈腿就想逃跑,应龙一个箭步追上前去,跳起来把夸父砍死了。

黄帝伐涿鹿而擒蚩尤(应龙杀蚩尤)(4)

应龙转身追上慌忙逃走的蚩尤,拦住了蚩尤的去路。蚩尤举起虎魄刀向应龙砍来,应龙挥动金斧与他拼斗起来。一时间,应龙的金斧和蚩尤银色的虎魄刀交缠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经过三百个回合的激战,应龙渐渐占了上风,蚩尤无心恋战,虚晃一刀,转身就逃,应龙大喝一声:“往哪里逃?看斧!”追上前去挥斧一砍,蚩尤死在了应龙的金斧之下。

应龙在战争中立下大功,但由于消耗能量过大,再也没有力气扇动翅膀飞上天,就来到南方,蛰居在山泽里。说来也奇怪,自从应龙来到南方以后,这地方的雨水就变得多了起来。

后来,大禹治水在淮河遇到水怪支无祁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应龙就热心地前去帮忙,擒获了无支祁,这才平息了风雨。她还用龙尾在地面上画出河道,引导泛滥的河水流向大海。在应龙的帮助下,大禹治水终于成功了。

有关应龙的神话传说,除了《山海经》记载的杀蚩尤、斩夸父,帮助黄帝争夺帝位,帮助大禹擒获水怪,用龙尾画地成江的事迹外,在《四库全书》和《全唐文》中还记载应龙创造大地的神话传说,并认为是应龙开辟了我们现在居住的大地。

在《北帝伏魔神咒妙经》中还记载应龙能够实现万民心愿,消除一切病苦的传说。

不管是应龙,还是普通的龙,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具有神性和神秘性的生物,这种生物是否真实存在过,尚未得到考证。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把龙当作圣物或神灵来崇拜。从古至今,人们把龙看作主宰雨水的神灵或保护神,还用各种艺术的形式表现对龙的敬仰和崇拜,比如雕刻、塑造、绘画、舞蹈、神话传说、各种竞技活动等,我们最熟悉的有元宵节舞龙和端午节赛龙舟等。

总之,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龙是正义、善良的化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感召力,是人们理想中的英雄形象。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

黄帝伐涿鹿而擒蚩尤(应龙杀蚩尤)(5)

《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 注:这篇文章是应工作室写的儿童广播稿试稿,内容通过了,但该工作室取消该项目,所以自己发布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