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风君

等人把话说完,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这不仅仅是会不会说话的问题,更是一个人最深层次修养的体现。

水深流缓,语迟人贵,水深故而平静,语迟故能深远。

人生之大境界莫过于此。

1.不抢话的人,不会自作聪明

比自己有本事的人最想听什么话 等人把话说完是一种高级修养(1)

不少人有抢话的陋习,以为自己比其他人懂的都多,其实往往只是自作聪明。

几个朋友围在一起,听其中一个人兴致勃勃地讲悬疑故事,另一个人加入了,没听几句就大声叫着,说出了结局。结果不欢而散,讲故事的人不会对这个抢话的人有好感,其他人也不会对他有好感。

《菜根谭》说:“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

知道并不一定要说出来,有些话不适合你说,有些场合也不需要你说。

不抢话的人,懂得谦逊,不自作聪明,不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内心。

不抢话,是基本的社交礼仪,也是一个人修养的深层次体现。

2.不抢话的人,不会意气用事

比自己有本事的人最想听什么话 等人把话说完是一种高级修养(2)

遇到急事,难事,心里着急,就更容易抢话说。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无法挽回,而不经思考的话语,极易误事。

遇到事情,语言交流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没有意义的争论,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

《菜根谭》说:“心乱静中乱,心静乱中静。”

心里静,哪怕周围混乱,内心也是平静的。有修养的人,就算心里一时波涛汹涌,也会迅速平静下来,外表更是波澜不惊,给人成熟稳重的印象。

心理学家指出:若一个人心里有事,就会启动心理定势,直到把所有话都说完,才会转而去听别人的意见。

所以,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得学会听完对方的话。

古语云:“智者先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聪明人不抢话,因为分得清轻重缓急,不争一时短长。

与其抢话,不如先理顺思路,想好该怎么说,一语中的,解决问题。

3.不抢话的人,心里装着别人

比自己有本事的人最想听什么话 等人把话说完是一种高级修养(3)

不吐不快,将想说的话说出来,确实是件让人愉悦的事情,但应该建立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

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只有一张嘴却有两个耳朵,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

倾听,要放弃自己的立场,完全进入对方的世界,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这正是倾听之所以困难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求,而很多时候闭嘴远比开口效果好。

美国乡村,一个男孩对着月亮跳啊跳。妈妈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

男孩指着月亮,兴奋地说:“我要到月亮上去!”妈妈很吃惊,但还是默默听完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

孩子讲完后,妈妈笑着说:“很好啊,但你要记得回家吃晚饭。”

多年以后,美国人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而他,正是当年的那个小男孩。

《菜根谭》说“:口乃心之门。”

有修养的人,心里装着别人,所以不会抢话,懂得倾听。

被倾听的人,不需要你做什么,在你认真倾听完的一刹那,他的内心已经得到了满足和滋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