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话都比较含蓄,文人替人写文章后不好意思直接要稿酬,就发明了“润笔”这个词来代替。在古代,“润笔”的意思就是稿酬。

“润笔”的典故起源于隋朝。有一次,隋文帝叫手下一个官员起草诏书,另一位官员从旁戏说:“笔干了。”一位叫郑译的官员乘机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文人把为别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都叫做“润笔”。

“润笔”二字至今已经用了1400多年了,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大。另外,窃以为我们现在平时说话,有时候真要学点古人语‬言‬的含蓄、智慧和艺术性,不要太过于直白了。这方面古人作了榜样。就说上面的故事,明明是执笔者官员们自己想要银子,而却推到笔的身上,说笔“干”写不了字而要“润”一“润”,“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一位叫郑译的官员接着乘机指明这个“润”字就是钱,这也太妙了,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令人佩服!如果当时“另一个官员从旁”开始就说,“请皇上付点起草诏书的银子。”其效果可能就不太好了,甚至会引起皇上的不快,不但得不到银子,乌纱帽怕是都不保了。这些‬,也可能是“润笔”二字能够得到文人雅士们广泛应用的原因吧?

2022.08.16 深圳。

读书随笔300字(润笔读书随笔)(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