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以山命名的古今县名考略(续)

选自《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04期,靳生禾

以山岭命名的旧县有当城、阳门、恒阴、阴馆、雁门、火山、尖山、神武、崞县、崞山、虑虒、龙山、原仇、乐平、辽阳、辽山、辽县、岚城、益兰、高唐、楼山、北楼、岭东、岭西、卢山、霍邑、岳阳、屈邑、龙门、骐县、黑山、绛邑、北绛、南绛、东垣、清廉。

【当城】汉置①,晋废。故城原当今河北蔚县境,后汉徙山西天镇东北,以当桓都”山作城,故名当城②。

【阳门】金贞祐二年置③,故城当今天镇县东,以县境最高的阳门山得名,元省④。

【恒阴】⑤元初改浑源县为恒阴县,至元四年省入浑源州⑥。恒阴县治即今浑源县治,当以地处恒山之北故名。'

【阴馆】汉景帝后元三年置⑦,晋永嘉后废⑧。故城当今代县西北下(夏)馆城,当以地居句注(雁门)山之阴得名⑨。

【雁门】雁门之名,至迟春秋战国间已见诸弍献,仅《山海经•北山经》就有三处谈到“雁门”⑩,战国赵设雁门郡,下迄秦汉晋鳶各代。隋开唐十八年为避太孚讳改广武县为雁门县⑪,以就郡名。此属雁门县命名之始。元省入代州⑫。雁门县故治即今代县,雁门称郡称县,盖取名于地居雁门山.山以雁门命名,犹有"雁飞出于其门”抑或.“雁出其间"、“两山相对,雁度其间"⑬一层意思。这类迷人传说近乎传奇,但反映了自古雁门关山,形势险峻,堪为北地屏障,以其命郡命县,理乎自然。

山西最强大的100个县(山西以山命名的古今县名考略)(1)

【火山】宋太平兴国七年先有火山军之设,治平四年置火山县,熙宁四年废⑭。故城当今河曲县南旧县村,以治酉五里之火山得名⑮。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记载,此山“山上有孔,以草投孔中,烟焰上发可熟食,不生草木”。

【尖山】北魏置,北周省⑯。初治当今神派,城西有山,锐峰叠出,故名尖山⑰。后来侨置今毒阳县北⑱。寿阳也有尖山,当是以县名山的,与神池的山与县的命名关系完全不同。

【神武】北魏置郡⑲,北周改县,唐初省,辽重熙九年复置,金又省⑳。故治在今朔县东南五十里神武村(南磨石)㉑,城建于武州山别峰神武尖山下,当因山命名㉒。

【崞县】汉置,北魏改崞山㉔。崞县故城当今浑源县西,以右负嶂山为名㉕。晋永嘉后,淳人南徙平寇县境即今原平县一带,立城以居,至隋大业初正式改平寇为峰县㉖。这是沿袭了雁北嶂县旧名的,属于一个县的徙置。其西南之山,遂称障山,这是以县氏山,同原来雁北等县与峰山之间命名关系已完全不同。元太祖十四年升县为州㉗,明洪武二年复崞县㉘,一九六0年移治汉县原平旧治,遂改原平。

【崞山】北魏改崞县为崞山,北周废。故城即崞县故城,当今浑源县西,以城临崞山得名。

【虚虒】汉置,晋废,北魏太和十年复,伪作驴夷,隋大业二年改五台③。故城当今五台县北里许,城北有虑旗山,山下有虑鷹河,县因此山此河得名㉚。

【龙山】北齐武平六年置,隋开皇十年改晋阳。龙山故城当今太原南郊古城营,以县西龙山(悬套山、结细山)得名③。南北朝正是我国佛教大发展的时代,佛教石窟艺术达于鼎盛。天保间北齐在龙山建造了独具风格的童子寺,依山镌刻了从微型到宏大伟丽的石佛象,构成一组十分壮观的佛教艺术群,吸引了广大佛教徙和包括历朝帝王在内的远近游人倒。龙山作为一方名山,以其命县是很自然的。

【原仇】春秋时原仇为仇犹(仇由、云繇)国都•邑働,地当今盂县县治北里许,以城北原仇山氏邑。隋开皇十六年析石艾县置原仇县,命名直接原因是临原仇故城,溯之由始,则仍是依古例因山名县'大业二年改盂县翎。

【乐平】汉末析沾县置乐平县,并为乐平郡治,故城即今昔阳,因县东乐平山(即皋落山)氏县①。北魏太平真君九年省入沾县,孝昌二年又改沾为乐平,元至元二年又省,七年再复㉘。清省,民初再复,寻改昔阳。

【辽阳】北魏孝昌二年改稜阳为辽阳,北齐省,隋开皇十年复置改辽山③.辽阳故城即今左权县治,县东三里有辽阳山,以山命县国。

【辽山】隋开皇十年改辽阳置辽山尷),故治当今左权县治,县西北有辽山,以山名县働。明省入辽州④。

【辽县】隋开皇十六年析乐平县置辽州④,惟另有附郭县。金天会六年以与东京(辽阳)辽州同名改南辽州,天德三年复称辽州.作为一般县的建制,是从民国初年降州为县开始,一九四二年改左权。辽县城从隋以来即今左权县治,如同前县辽山,应是依古例因辽山为名。

【岚城】隋大业八年析静乐置,唐武德四年改为宜芳⑥。岚城故治当今岚县北岚城。东北有奇岚山,以山氏县。

【益兰】汉置勘。晋省。'据商务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称,益兰故城当在陕西境”,中华地图学社《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第20-21图列为西河郡无考县,实际-'上益兰故城当今山西岚县县治略北国。“益兰”为"益岚”之伪④,当亦藉东北岗岚山为名。

【高唐】唐武德二年置,贞观元年省⑥。故城当今交口县大麦郊(王庄堡),地处万山丛错、山陕孔道之高唐山麓,当以要扼之山名县。 '

【楼山】隋开皇十八年改归化为楼山,大业初废麹。唐武德二年复,贞观元年又废⑥。故城当今永和县南十五里,因县东楼山为名励。楼山之为楼山,还因它有南北二山,“两山相对,其形如楼”,因以命山,又以山氏县匐。

【北搂】隋后恭帝义宁二存改永和县为北楼县。唐改永和州,寻改北楼县,又改楼山县⑥。故城即楼山故城,当今永和县南,以南临北楼山得名。大概此县命名时间甚短,又处在隋唐间多事年代,为《隋志》和两《唐志》等所失载。

【岭东】北魏太平真君九年改新城置岭东,太和二十一年复改新城夠。故城在今交,口县境,当以地处石楼山之东氏县。

【岭西】北魏太平真君九年置,太和二十一年改吐京轴。故城在今石楼县西北五十

里团园山麓,当以地居石楼山之西而和岭东县对应,故名岭西。

【卢山】北周大象元年置,隋大业二年并入修化的。故城当今离石东二十里,以境内伏卢山得名鱼)。

【霍邑】(见今县霍县条)

【岳阳】岳阳之名,由来甚久。《尚书•禹贡》云,既修太原,至于岳阳”。此太原、岳阳虽尚属地区名,不是区划名,惟岳阳指太岳山之南(阳)是无问题的,而后来令.之岳阳县亦正在此地区。隋大业二年改安泽县置岳阳县⑥,初治在今古县略东,以县当太岳山之南而名岳阳。这同古岳阳地区的命名取义是一样的③。元至元间J度省入冀氏,旋改冀氏为岳阳融。

【屈邑】至迟公元前七世纪前叶巳有屈邑朝,汉置北屈县:®。北魏改文城,唐天佑中避朱全忠父讳改屈邑县间,此属屈邑名县之始,五代后唐又改文城匈。屈邑故城即今吉县西北文城镇,称邑称县,皆当取义当地屈山和昕水,以山势屈曲,冰道亦屈曲,故名。

【金门】《尚书•禹貢》"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可见龙门之名颇为悠久。北魏太平真君改皮氏县为龙门县,宋宣和二年改河津(©.龙门故城当今河津西二里,以县西龙门山(禹门口山)得名匈。山称龙门自另有寓意,山跨山陕间黄河两岸,所谓"山壁立千仞,夹岸东西,中通河流,形如门阙。

【骐县】汉置姓,后汉省,故治当今乡宁县东南马头山麓。其山峭峻如马昂首;骐谓峻马,因山得名匈。

【黑山】故治当今闻喜县南三十里吴村例,当地居古黑山麓,因山氏县。其沿革无考。

【绛邑】(见绛县条)

【北绛】北魏太和十二年析原绛县地分置南绛北绛®.隋开皇十八年改北绛为翼 ,城故治在今翼城东二十里,即北绛村㈣。北绛县命名直接取义斗原绛县,基由始仍系绛山所派生。

【南绛】(见绛县条) •

【东垣】汉已有东垣邑,《汉书'•曹参传》:参•击魏王于曲阳,追至东垣”,即此地。北魏太和间一度改垣县置白水县和东垣县⑭。故城当垣曲境,县东有王屋山,山势如垣,所谓“山在东,状如垣”,因称东垣县敖。

【清廉】北魏孝昌间析闻喜、安邑东境置清廉县,隋大业初省入垣县,义宁元年复置。唐武德九年又省入垣县③。清廉故城当垣曲县旧治古城西四十里,其南有清廉山,因山氏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