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的火炉靠墙的一边,写着“百无禁忌,勿听童言”的对联说“百无禁忌”,其实是怕小孩不懂事说出犯忌的话来作的预防,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甜蜜可以化解情绪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甜蜜可以化解情绪吗(说不定一开口就犯了禁忌)

甜蜜可以化解情绪吗

小时候,家里的火炉靠墙的一边,写着“百无禁忌,勿听童言”的对联。说“百无禁忌”,其实是怕小孩不懂事说出犯忌的话来作的预防。

禁忌,可以说处处都有。仅仅说话,一不小心,就可能说出犯忌的话来。

饭桌上就有说话的禁忌。在一个春节的饭桌上,一个女婿敬老丈人喝酒。酒过三巡,本来老丈人就喝得基本到位了。女婿敬酒本意是不想让老丈人喝醉,所以敬酒时采取的是商量的语气,说“爸爸,你还喝吗?”老丈人说“还活!”女婿就继续斟酒。一个问“还喝吗?”一个答“还活!”如此者三,眼看老丈人醉态毕现,出于礼貌又不得不敬酒。不知为什么,女婿这次问的是:“爸爸,还加一点吗?”老丈人顿时如释重负,长长吁了一口气,说:“你早该这样问嘛!”因为在我们的方言里,“喝”与“活”是一个读音。正月里你问人家“还活吗?”他岂有“不喝”之理呢?

饭桌上一讲客气,往往主动给人家添饭。本来这是好表现,但千万不要说“你要饭吗?”谁要饭呀?乞丐才要饭呢!所以,“加饭”、“添饭”、“盛饭”,好多话好说,就是不要说“要饭”。

乘船也有说话禁忌。问人“贵姓”,回答时一般说“不敢姓X”,这是古典式文明。如果一个渡船老板姓陈,那他真是“不敢姓陈”。因为“陈”与“沉”谐音,行船怎么能“沉”呢?所以以“泡”规避。“泡”,读páo,浮的意思,是我们的方言。

做生意的人,最忌讳“折本”,所以,与“折”同音的字在他那里也是禁忌。

相传有个杀猪的,这天正在杀猪。猪肠猪肚猪头猪舌,摆的摆着,挂的挂着。邻居家有个小孩,还没有看到过杀猪场面,所以感到很新奇,看到一条长长的舌头,就惊讶地说:“好大的舌头啊!”杀猪的一听“好大的折(shé,多音字)头”,就来气了,过去就是一耳光,把小孩打得哇哇大叫。小孩哭回家,父亲问了原因,就告诉他说猪“舌头”要说“赚头”,并且要他再去说“赚头”试试,说店主不但不会打他,还会夸他的。

小孩真的向杀猪的地方走去。可是,杀猪的看到小孩又来了,就连忙将猪舌头收藏起来,怕他又说“折头”。小孩左看右看都没有看到猪舌头,就奇怪地说:“赚头怎么没有了?”杀猪的跑过去,给小孩又是一耳巴。

正是因为在语言上有诸多禁忌,有人就利用人们喜听吉祥话,规避禁忌话的心理,找到了生财之道。比如,春节期间送“财神”就是如此。

所谓送财神,就是把一张红纸裁成一巴掌大小,上面盖上一个人头形状的图形,就成了“财神”。现在社会进步了,有印刷的财神纸片了。春节期间,送“财神”的人手里拿着一叠“财神”纸片,走家串户来到人家门口,见到主人就说:“财神到了,你接财神吗?”

主人当然接,做梦都想“财神”垂青呢,谁能说不接“财神”?不过,接“财神”,就得递上钞票。这正是送“财神”的人,利用人们的禁忌心理来谋财的一种手段。他送出的那一片小纸头,对于他来说,才是真正的“财神”呢!

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