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文化底蕴的景点 这些惊艳世界的佛山文化遗产(1)

佛山作为千年古城、岭南文化发源地

现拥有

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

其中国家级14项;

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

佛山文化底蕴的景点 这些惊艳世界的佛山文化遗产(2)

快来戳图,

认领佛山的这些顶级技艺,

跟着小珠子一起去探秘!

佛山十番

佛山文化底蕴的景点 这些惊艳世界的佛山文化遗产(3)

十番是用打击乐演奏的器乐曲,由十番鼓、群鼓、沙鼓、翘心锣、大文锣、高边锣、单打、大钹、飞钹和响螺组成。其中飞钹(又名飞池)不按常规碰击,而是在钹冠连着两三尺长的绳子,甩动绳子擦击。花式叠出,可舞性极强。目前在全国还没有发现这种飞钹表演方式。

八音锣鼓

八音锣鼓是包括吹打乐、唱八音、锣鼓柜三种表演形式的民间音乐。

广东醒狮

佛山文化底蕴的景点 这些惊艳世界的佛山文化遗产(4)

醒狮是融舞蹈、武术、音乐等为一体的民间舞蹈。

广东醒狮,是从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也传入岭南地区。为了避开皇权禁忌,民间艺人另辟蹊径,创造出另一种狮子的外形和舞狮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出现于明代,起源于佛山。

人龙舞

佛山文化底蕴的景点 这些惊艳世界的佛山文化遗产(5)

光华村地处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是极具特色的岭南水乡,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又是著名的南派武术之乡。相传清代中叶光华村就已兴起人龙舞,道光十年(1871年),光华村人梁耀枢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光华村的乡亲欢呼雀跃,林升辉师傅(别名公仔辉)与村里的武功高手们发起舞人龙,迎接状元梁耀枢荣归故里。当时,180人表演的人龙舞影响巨大。自此以后,光华村于每年春节、元宵、五月初八天后诞、以及其他大小喜庆节日,人龙舞都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习俗世代流传。

粤剧

佛山文化底蕴的景点 这些惊艳世界的佛山文化遗产(6)

粤剧发祥于明清时会馆林立,行庄遍布的珠三角中段—佛山,佛山也是高手云集的武术重地,神庙、戏台星罗棋布,借酬神以娱己,借武艺而成戏。拜师、谢师、酬神演出戏与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手工业工人密切相关。因此借以红船循水域、托琼花会馆。买戏卖戏。

木刻版画

佛山木版年画源远流长。据《广东文物》描述:“前门刻有神荼郁垒,高与檐齐”,证明在汉代时的广州、佛山一带已流行贴门神的习俗。佛山木版年画生产以清乾隆、嘉庆至抗日战争前为盛。

佛山秋色

佛山文化底蕴的景点 这些惊艳世界的佛山文化遗产(7)

“佛山秋色”是佛山民间传统庆丰收的大型综合性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没有神祗的偶像和祭祀仪式的出现。

佛山剪纸

它是手工的艺术

它是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

它是传承千年的技艺

它就是以万剪不断而闻名于世的——佛山剪纸

佛山文化底蕴的景点 这些惊艳世界的佛山文化遗产(8)

邓春红是佛山剪纸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师从佛山剪纸大师陈永才。邓春红手中握了十六年的刻刀,是佛山剪纸的利器。

佛山文化底蕴的景点 这些惊艳世界的佛山文化遗产(9)

邓春红做剪纸,丈夫李文涛做彩灯,他们是佛山传统文化界的“神雕侠侣”。佛山彩灯包含了大量的剪纸元素,让剪纸和彩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

佛山文化底蕴的景点 这些惊艳世界的佛山文化遗产(10)

佛山剪纸分为四大类,包括有纯色剪纸、写色剪纸、衬色剪纸及铜凿剪纸。而铜凿剪纸可以说是全世界只有佛山才有的剪纸形式,它是在铜箔上一点点敲凿出来的。其特色是金碧辉煌、珠光闪闪、色彩丰富,是佛山特殊的剪纸形式。

佛山文化底蕴的景点 这些惊艳世界的佛山文化遗产(11)

佛山文化底蕴的景点 这些惊艳世界的佛山文化遗产(12)

佛山剪纸曾因商业的需求而繁盛,以细腻的工艺著称,但到了商品多样化的今天,各种替代品层出不穷,让佛山剪纸遭遇生存危机。邓春红在传统剪纸基础上不断创新,让佛山剪纸有了新生。

更多关于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 的故事

今晚 22:00

《珠江纪事》之《剪纸》

编辑 | 路路

佛山文化底蕴的景点 这些惊艳世界的佛山文化遗产(13)

广东电视珠江频道

微博:@珠江频道

GDTVZJPD2013

给小珠子加鸡腿,求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