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开镰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天府粮仓成都建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天府粮仓成都建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开镰啦!”
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5台收割机驶入稻田,开足马力,连稻穗带秸秆一股脑“吞”进肚里,切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等多项作业,一气呵成。
看着收割机在稻田里穿梭,金黄的稻谷籽粒饱满,装满一车又一车,种粮大户邵国东喜上眉梢,“‘天府粮仓’添新粮了!”
“最高亩产780.2公斤,比去年增加了100公斤。”邵国东今年共承包420亩稻田,种植了两个新品种,与普通品种相比,新品种每亩预计纯收入增加四五百元。
“今年高温干旱,我们还能保持高产,原因之一就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水稻需水和排水都能得到满足。”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雪平介绍,永丰村目前建有高标准农田3100亩,抢收水稻后将种上蔬菜和中药材。“稻菜”“稻药”轮作模式,不仅可以改良土壤、促进粮食生产,还能大幅提高农民收入。
今年6月8日,来到永丰村考察调研。在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四川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殷殷嘱托,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不折不扣完成关于粮食扩面增产的任务。去年,四川省粮食产量达716亿斤,10年增加62亿斤,新增产量可供1700万人吃一年。今年上半年,四川夏粮总产量436.7万吨、同比增长1.7%;油菜籽总产量连续10多年稳居全国前列。
“要把边沟挖好,下雨了好排水。趁现在天晴,赶紧把种子播下去,播种时注意稀密……”在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九银村,撂荒地、早熟大春作物空闲地、田边地角及经果林空隙地上,农技人员正开展晚秋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指导,帮助农户抢抓农时,改善田间管理,实现稳产、高产。全镇晚秋粮食播栽面积2万亩,预计总产量1.7万吨。为确保粮食播面只增不减,大竹县通过“政策引导 工商资本 分类治理”模式,对复垦撂荒地、开发“边缘地”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田地综合利用率。在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和政策扶持资金的使用上,优先保障在开垦撂荒地发展粮油种植的业主,为他们无偿提供农业机械服务,派遣农技人员全程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大竹全县已整治撂荒耕地1.84万亩。
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良田是基础。四川大力推进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建成31个“五良融合宜机改造”示范县,在大邑建成西南地区首个500亩“无人农场”,全省农机总动力突破4800万千瓦,累计建成“旱涝保收、能排能灌、宜机作业”高标准农田约5000万亩。
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特色农业产业是保障。四川着力构建现代粮油产业体系,先后布局75个优质稻基地县、20个小麦生产重点县和48个油菜大县,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打造一批“川粮油”特色优势区。目前,四川正推进“鱼米之乡”创建,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天府菜油”行动。
四川紧紧扭住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这个“牛鼻子”,着力推动川字号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着力培育川粮油、川茶、川菜、川鱼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创立“省领导分产业推进、市抓县、县管园”工作机制,积极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逐步形成四级园区梯次推进、竞相发展的格局。截至目前,四川建成各类农业园区1178个,其中创建国家级园区15个,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6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8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96个,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6118个,农产品初加工率达61%,较10年前增加15个百分点。
守好百姓“米袋子”“菜篮子”,就能鼓起农民“钱袋子”。10年来,四川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3142.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661.9亿元,年均增速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7001元增长到2021年的17575元。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75元,同比名义增长6.9%,第一产业增加值1999.42亿元,同比增长5.4%,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积极态势。
四川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要继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把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3日 0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