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塔是什么样的建筑(潮阳文光塔三朝修建)(1)

潮阳文光塔

潮阳城区的文光塔,始建于宋绍兴元年(1131年),宋咸淳二年(1266年)道人赵汝篪重建,置千佛,名文光塔,后废。明崇祯八年(1635年)重建,遇地震塔放毫光,时人以为是人文昌盛之兆,遂将塔更名为文光塔。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塔高42、66米,七层八面,空心、砖石结构楼阁式建筑。文光塔是广东省现存最完整最雄伟的古塔之一。 相传建塔时向各行铺募捐,杉木商行在簿上题上“杉木足用”,麻皮商人看后不服气就题上“麻皮足用”。那时未有机械,建塔时需搭梯桥运砖石,这桥最长达一、二里。搭桥需麻绳捆缚,抬砖石也用到麻绳,麻皮消耗太多,麻皮商人倾家荡产。又有传说崇祯年间重建塔时,要请建涵元塔的师傅来设计施工,哪知他漫天要价。后来他的大徒弟接下工程,师傅非但不支持,反而等着看笑话。塔建起来了,师傅左看右瞧,突然当众说道:“塔建斜了!”说后转身就走,料定徒弟必难下台。徒弟绕塔走了几圈,又在附近看,手拍额头说声“有了!”他先将护城河堤延长,再挖四口井平衡,塔就正了。传说为塔蒙上神秘面纱,却折射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明才干。 文光塔融释道儒于一体。从塔祀诸路神仙来看,三层祀文昌帝君(孔子,儒),四层祀观音菩萨(释),五层祀玄天上帝,六层祀佛陀、七层祀三清(道),可谓释儒道俱全。从建塔因由看,明崇祯年间重建定基时在塔下发现一石函,发现有开元太平等钱千余觔,中一文曰天下太平;玉(佛)像三、铜像五、银瓷像各十六;如豆粟之珠数百,捶击不碎,这些是释家舍利子。又有一尺见方银版,刻“绍兴元年众缘为泗州普照真际菩萨建”。从出土文物看出始建的是佛塔。咸淳二年道人赵汝篪重建的虽是千佛塔,但应是从道家地理出发而建风水塔,潮阳县城东倚东山,西靠西山,南环练江。北流榕江,东西窄而南北长,形似船地。建塔为桅杆以完尚地理。 明崇祯八年建塔,留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何吾驺所撰的《潮阳邑侯漆公鼎建文光塔记》用儒家理气观念来诠释塔云:“大化之内,阴阳灌输,刚柔磅礴,理气日行而人徒日,还引用儒家经典《中庸》“极言天地山水,乃其高明博厚悠久,皆归于至诚。”说明由于精诚而宝藏兴,“道足以达重,瞳耀九垓”,“邑人士应运大兴”。清嘉庆二十年重建塔,知县唐文藻为塔门题嵌名联曰:“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贯斗牛。”人们认为塔不仅镇地理,而且旺地气了。有人比喻龟头海是墨砚,蓝天作纸,文光塔当笔,可写出壮丽的文章。文光塔已有地理和地标的功能,成为潮阳标志、人文景观。旅外乡亲回故里,一见文光塔就说到家乡了。 由于文光塔集宋、明、清“三朝”古塔建筑艺术风格于一身,融儒、释、道“三教”于一体,有较高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与科学技术价值,2009年12月顺利通过省级专家评审,上报争取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创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