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在甘肃柳园插队(我在西庄头插队记忆)(1)

大队选我加入村里的护秋队,老乡们俗称“看田的”。有大队治保主任领导,就是防止有人偷庄稼,白天夜里在地里和村口巡逻。

在那个年代,流行一句最高指示叫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阶吸斗争的弦崩得很紧。一天傍晚,说发现了可疑人员鬼鬼祟祟在村边活动,见到护秋的就臥倒藏起来了,于是大队就叫民兵出去把两个人带到大队部,一问口音是外地的,说是找人来的,在大队问了好长时间没问出结果来,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了,两个人才说是贩卖布票的,一个人从提兜里拿出一梱烟

叶,里边卷着一卷布票,一个人从腋下拿出一个小包,里面也是布票。

在计划经济时代,布票可是紧缺的,那时不论是官还是平民百姓,不论大人小孩,每人每年发给一丈七尺三寸布票,还有棉花票和线票,我记着布票谁家也不夠用,好像穿件新衣服是很奢侈的,衣服破了就补一下,每个人都穿带补丁的衣服。

原来他们是保定那边的,那边是产棉区,可以织小土布,布票花不完,于是他们就收购上到这边能卖个高价,那时倒卖国家票证是违法的,最低是属于偷机倒把,那时这个词挺时兴。结果时运不济,差点被当阶级敌人给抓起来。

偷机倒把归“市场管理委员会”也称“市管会”也就是后来工商管理局负责,大队电话和暖泉镇市管会取得联系,说让我村把人和布票连夜送去,于是派了几个民兵,让我在后边提着装着布票的兜子,十五里地到暖泉天还不亮,把人和东西交接完后,市管会给我们每人发了几毛钱,说是动用民兵的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