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思维灯泡模式(万花筒思维带你突破)(1)

受疫情影响,作为广告公司编辑部不怎么起眼的小张,成为首批被裁的人员。迫于生计的小张在被裁后便加入了求职大军中。几经波折,终于在就业困难重重的环境下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这份工作,用小张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此前从没有想过,他就只想暂时能有份工作,保证自己先活下去。

本想着不会做长远的小张,前段时间说自己在这个岗位做的还不错,也得到了领导的器重,问其原因,他说是因为领导说他很有想法,比如自己时不时借用此前公司学到的文案策划和编写技能,给当前公司的销售提出一些更有吸引力的文案策划,也直接促使销售部业绩提升了不少,而自己的薪资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用小张的话说,在前公司不起眼的工作内容,没想到在这里得到了放大,自身的工作积极性都提升了不少。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和小张类似的情况,即一个很普通的甚至在专业领域都算不上级别的技能,遇到了另一个领域,你却因为具备这个别人不具备的技能在这个环境里绽放光彩。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万花筒思维”,具备这种思维,我们会发现,我们并不要在专业领域做到顶级大师级别,也不要陷入“大量练习但是还看不到效果”的困境中,很多时候,我们过于执着单个事物的极致和完美,反而错失了不同事物之间“化学反应”后给我们带来的机会和可能。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本篇文章的内容:

1、揭开“万花筒思维”的神秘面纱

2、在这个时代,具备“万花筒思维”是让自我价值放大的“有利武器”

3、具备“万花筒思维”,你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揭开“万花筒思维”的神秘面纱

暴富思维灯泡模式(万花筒思维带你突破)(2)

在说“万花筒思维”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产生“万花筒思维”的物理逻辑。

万花筒我们都不陌生,它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一种玩具,将有鲜艳颜色的实物放于圆筒的一端,圆筒中间放置三棱镜,另一端用开孔的玻璃密封,由孔中看去即可观测到对称的美丽图像。更有意思的是,一旦某个图案消失了,要转动几个世纪才能出现同样的组合。

万花筒的原理在于光的反射,利用镜把光反射来形成图像。

说白了,万花筒能够呈现魅力无穷的图像,其背后并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主要的材料就是我们常见的彩纸片和镜片,通过有效组合,达到了图案美轮美奂切换的效果。

而“万花筒思维”则是一种通过普通事物的有效组合,最终呈现1 1>2效果的思维模式。

比如身边同事有一个当演员的梦,但是非科班出身的他却始终入不了专业影视人的法眼,但是有一次报名了公司的年会演出而被领导同事认可,随后只要有相关的活动和比赛,同事都成为公司首推人员,而他的表演技能,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目前他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和当地的一个表演团进行合作。

在“万花筒思维”的影响下,我们可以有效摆脱凡事都追求极致、完美带来的压力和焦虑,并且也能够在即使自己各方面都很普通的情况下,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获得自我认同,从而让自己具备追求更加卓越的动力和环境。

2、在这个时代,具备“万花筒思维”是让自我价值放大的“有利武器”

暴富思维灯泡模式(万花筒思维带你突破)(3)

01、我们不得不承认,“头部”终究属于少数个体

头部注定属于少数人,更多的人是属于头部以下的部分,我们不得不先要接受这个事实。

就好像很多人都知道世界上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是,知道世界上第二高的山峰的人却不多,与此类似,知道世界第一的奥运冠军的人也很多,知道奥运亚军和季军的则很少。

在这个人人都想做第一的时代里,很多人拼命去往上游走,而争做领域的头部,甚至成为很多人为之拼命的目标。但是,头部注定和稀缺挂钩。就好比上学时第一名只能属于某个人,更多的学生则是充当着“脖子”以下的角色。又比如有人立志做第二个马云,但是,马云的成功却鲜有人能够复制,时代环境和主观因素注定让这些人被事实打击。

暴富思维灯泡模式(万花筒思维带你突破)(4)

很多凡事追求第一的人,会因为自己在某个领域没有做到第一而倍感压力,从而开始怀疑自己、怀疑选择,甚至对于那些行业第一或者做到标杆的身边人心生嫉妒和不满,进而带着主观有色眼镜去评价他人的成绩。

就比如高中时的一同学,上大学后因为不在一个学校就很少联系了。后来听到与她同一个院系的同学说她大一下学期就搬出了原来的寝室,因为她总说寝室人员各个都如狼似虎学习,高中当惯了第一的她受不了这种竞争氛围,于是最后在满腹嫉妒和不满中选择退出。

争做第一,让我们时常会处于一种压力当中,对自己产生怀疑,丧失自信心,甚至会因此心生嫉妒和不满,让生活处处充满了灰暗。

而接纳普通的自己,这意味着你需要明白即使是再普通,也是一个独立的、不可替代的生命个体,意味着即使普通也能通过跨领域“赋能”绽放光彩,就像普通的碎纸片和普通的三棱镜组合之后就形成了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所以,你只需要做好眼前的事情,等待“好运”的降临。

02、看不到效果,只会让我们在练习的道路上逐渐丧失信心和动力

暴富思维灯泡模式(万花筒思维带你突破)(5)

很多人会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便会很快进行实践,并且进行大量练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因为一直看不到效果或者找到练习的机会,而产生巨大的压力(物质和精神的),最终的结局就是中途放弃。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1万小时定律”,即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随后很多人对“1万小时定律”提出了质疑,在此基础上“刻意练习”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安德斯·埃里克森在其《刻意练习》一书中提到: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因为不断重复的练习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正确的练习”则需要好导师、有目标、有反馈。

但是一个事实是,很多人称自己在“刻意练习”,不过依旧是一种机械重复,没有所谓的导师、更没有高质量的反馈。

暴富思维灯泡模式(万花筒思维带你突破)(6)

比如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我们早已经脱离了此前单纯依靠课本学习的模式,线上培训、小班教育、专业一对一、免费公开课,等等,我们的生活被各路达人提供的资源覆盖,于是很多人会把每一次学习都当成是自我提升机会,什么都学,似乎让自己忙到忘记时间才对得起努力的自己。

这部分人的确是在不停地学习,甚至是在刻意练习某项技能,但是,即使是刻意练习,也需要建立在经年累月的实践基础上。但是,在这个渴望“速成”的环境里,有多少人会长期执着一个领域,并且很可能在很长时间里都看不到效果?这个过程,注定会让人不断产生自我怀疑,备受煎熬,最终很可能选择自我放弃。

比如身边减肥的同事,经常搜集各路减肥食谱和减肥课程,自己也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坚持着,但是每天的体重秤数字,并没有变成理想的数字,渐渐的,同事减肥的决心被空前高涨的高热量食物掩盖,最后以一个妥协的姿势向减肥说了拜拜。

03、“万花筒思维”能够有效锻炼我们跨领域结合的思维,突破职业“瓶颈”

上面我们也提到,“万花筒思维”的魅力在于能够把两件普通的事物进行有效组合,从而达到惊艳的效果。这种思维下,即使是再普通的人,都能够因为跨领域组合让自己的独特价值得到发挥,让身处“瓶颈期”的职场人士看到更大提升空间。

暴富思维灯泡模式(万花筒思维带你突破)(7)

就好比很多人会在本职工作外学习一门技能,希望自己更有竞争力;很多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特长培训班等,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同龄人中更优秀、更突出;很多学生会利用学校平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竞选比赛,希望毕业求职季让自己有更多选择性。

这些其实都是一种通过多技能加持来给自己赋能的体现。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通过跨领域的技能组合,往往能够达到突破“职业天花板”的效果。比如很多人把特长用在工作中,让自己成为公司在某方面不可替代的人选;有的人学习了一门技能,让自己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社交能力显著改善。

总之,我们大部分人会成为普通的大多数,但是,我们的普通并不意味着这一生就这么平庸下去,我们需要让自己建立跨领域组合的思维,让这种思维指导普通的自己走向卓越。

3、具备“万花筒思维”,你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暴富思维灯泡模式(万花筒思维带你突破)(8)

01、空杯心,去学习专业领域之外的技能,让自己在需要的时候有工具可以拿出来用

采铜老师在《精进》这本书中提到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他提出有两个角度,一是“收益值”,即这件事情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的、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的、物质层面的;另一个是“收益半衰期”,即这项收益随着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为了让自己更具竞争力,很多职场人士都选择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但是在这个信息、知识的数量呈现冗余,但是质量却呈现参差不齐的环境里,很多人在选择“充电”的道路上出现了“选择恐惧”。

比如说很多人在“收益值”上偏重于物质收益,并且在“收益半衰期”上倾向于短时间内就见效,于是就会迷恋各种“速成”班和“快速回本”式的技能培训,于是网上各种旨在“短期见效”的课程、软件等应运而生。

这种期望短期内就见效的心态,往往会让人过于关注眼前的利益得失,进而衍生出“看不到效果的技能学习感觉没什么用”的心态。但是这种追逐“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结果往往就像握在手里的沙子,你刚把沙子抓起来,获得了一些快感,沙子就很快从指间滑落,于是你需要重新来过。渐渐的,你会陷入“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但是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事情”。

暴富思维灯泡模式(万花筒思维带你突破)(9)

“万花筒思维”下,需要你从“高收益值、短半衰期”转向做“长半衰期”的事情,它不追求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多大的高收益,但是,却能够在长周期内获得收益,并且源源不断。这种“长半衰期”,我提倡从培养兴趣爱好或者自己擅长的方面入手,也可以是一件纯粹地可以激发自己投入其中的事情。

这种选择的最大好处是能够让自己主动投入其中,并且不会感觉到厌倦和抵触,甚至会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激发无限潜能。当我们以空杯心态去学习一门技能和爱好时,往往也能在长期坚持中形成一种习惯,为个人成长和突破蓄积能量。

02、创造不同技能组合式练习的机会

保罗·格雷厄姆在《黑客与画家》一书中对自己学习编程和绘画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技能进行了论述,少时学画的经验迁移到了自己学习编程的过程中,最终促使他对编程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这两种看似不相干的领域,在格雷厄姆眼里却找到了深层次的关联,进而让自己实现了更快发展。

高手往往会善于在所掌握的学科和技能之间寻找共通性,从而更高效理解并解决眼前问题。

暴富思维灯泡模式(万花筒思维带你突破)(10)

比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华为内部积极践行反“熵增”理念,即在华为的投入结构中,优先投入人力成本,给予人才优先战略,华为在近三年吸纳了世界上700多位知名科学家的加入。此外,华为的反“熵增”理念也体现为对技术的投入,比如颁布的《华为基本法》,要求公司要把销售额的10%用于研发经费。

但是反“熵增”理念并不是一个商业概念,它其实是一个物理学概念。

该定律是克劳修斯提出的热力学定律,即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且不可逆。孤立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最终达到熵的最大状态,也就是系统的最混乱无序状态。但是,对开放系统而言,由于它可以将内部能量交换产生的熵增通过向环境释放热量的方式转移,所以开放系统有可能趋向熵减而达到有序状态。

也正是深谙这个物理定律背后的折射的商业逻辑和影响力,华为从一开始便将自己的发展战略上围绕技术和人才,最终实现了质的飞跃。

所以,不要认为自己践行“长半衰期”理念是一种漫长且看不到回报的“傻事”,它值得你去等待,值得你花费时间去蓄积能量,为实现跨领域迁移奠定基础。

03、明白不同学科技能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制作个人“万花筒”的必经之路

正如成甲老师在《好好思考》一书中提出的跨学科学习的理念,他提出跨学科的关键不是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找到不同领域间面临的共同问题。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学习某些知识没有什么用,很大可能是因为自己还只是停留在浅层的“实用主义”基础上,凡事追求可以一眼看到效果,或者给自己创造直接的价值或收益。

这种短视思维往往会让我们的思考停留在浅层次的显性关联上,进而阻止了我们进一步思考事物之间深层次关联的机会。

比如很多人在工作中会倾向于学习与工作有关的技能,也投入大量时间让自己不断精进,至于职业之外的爱好和技能,会下意识忽视,或者不愿意去花金钱和时间去涉猎,觉得这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觉得是一种浪费。久而久之,人们会产生一种认识,即认为自己该学的都已经学了,该有的证书都已经具备了,但还是会遭遇“职业瓶颈”,于是会产生跳槽的念头,试图换个平台去尝试更多可能。

暴富思维灯泡模式(万花筒思维带你突破)(11)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问题:人们倾向于围绕事物本身“打圈”,至于“圈外”的东西,往往处于盲区状态,看不到“圈外”事物和“圈内”事物的交集,主观判定它们之间是隔离的。

而“万花筒思维”则提倡我们应该刻意练习认识事物深层次关系的思考力,看到“圈外”事物和“圈内”事物的交集,即使是相差甚远,也能给彼此之间搭建桥梁。

比如我身边不少做销售的同事,此前的专业和工作和目前的工作毫无关联,但是他们依然业绩突出。正如其中一位同事在分享心得时所说:目前的销售工作和我此前的设计职业看似不搭边,但是我干得久了就越发觉得它们还是有联系的,比如设计中需要融入某种特定的元素,而在销售中,也需要让自己的产品匹配特定的客户,至于怎么匹配,需要你不断调整方案。

这位同事因为抓住了两者相同之处,所以他能够快速适应当前的岗位,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拥有跨领域决解问题的能力,前提是我们需要提高不同事物背后有共通逻辑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把问题和原因进行层层挖掘,找到连结彼此的那一条主干,借助认知优势,实现职场逆袭。

暴富思维灯泡模式(万花筒思维带你突破)(12)

总结

“万花筒思维”鼓励我们从普通中看到我们每个人的特殊性和无限可能性,它能够避免我们陷入“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怪圈中,培养认识事物底层逻辑的意识,从而重新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帮助我们更有效解决问题,走出“瓶颈期”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