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萧瑟和寒冷的代名词,而在南国三亚这一方宝地上,这个季节却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时节。舒朗的天空、温润的气候和充满魅力的异域风情,让人轻轻爽爽,心旷神怡,倍感温馨惬意,这或许是身处北方寒天冻地的人们,在这个时候热衷于去三亚的缘故吧。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1)

椰树是热带地区最常见的树种,在三亚也随处可见。树干笔直高耸,无枝无蔓,巨大的羽毛状叶片从树梢伸出,撑起一片伞型绿冠。在外人来看,它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种,实际上又是利益可观的经济树,椰叶下面结着的一串串圆圆椰果可制成五花八门的特色产品,深受人们喜爱。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2)

人们想去三亚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想去看一看那里的海。那种不染纤尘,纯纯净净的海;那种清澈绽蓝,碧波荡漾的海 ; 那种一望无垠,水天一色的海。

没有见过海的人们,在接近大海,目睹海的风姿的一刻,就已被大海的博大和壮蔚融化了。所有的快乐与融入大海氛围中的感受相比都不算作快乐了,再多的忧伤在海的面前也会变得踪影全无,只有徜徉的心灵随空中自由驰骋的飞鸟,越飞越高……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3)

海浪、沙滩、椰树林,这些海边最常见的元素,定格在一个相框内就是一幅最美不过的海景画。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多一份会显得浮华,少一份又显得素淡。

迎面吹拂的海风夹带着浓浓的海腥味,沁人心脾,让人知道大海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样子,还可以去闻海的味道、听海的声音。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4)

海滩的礁石也许经历了千万年惊涛骇浪的洗礼,才演变成现在的样子,而此时却静如处子,就那样无声无息地躺在大海的怀抱中。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5)

即使你是所谓的“旱鸭子”,到了海滨浴场,也难抵诱惑,会下水跃跃欲试,与碧海蓝天来个零距离的拥抱。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6)

从海滩延伸的栈桥通往远处泊船的码头,在海天一色中又多了一份别样的景致。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7)

历经千年的灯塔,指引着归航的人们安全顺利地抵达港湾,也一次一次见证着这方岛域的沧桑变迁。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8)

夕阳晕染的天空一片芳菲。海风徐徐,潮夕堆起的浪头从远方驶来,一波又一波拍打着沙滩。海面在晚风中,变得躁动而又显得那般静谧安祥。

这一刻,思绪随风远行,那首经典的老歌《大海啊故乡》,从记忆深处缓缓涌来,在脑海中一边又一边回漩荡漾……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9)

比三亚还适合过冬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10)

前几年,东北人最喜欢去的城市,就是海南的三亚。因为三亚的冬天也是温暖如春的,东北人在冬天来到三亚,不仅能看到美丽的景色,还不用忍受严冬的摧残。这也导致三亚一到了冬天,就成为了东北人“第二个故乡”。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11)

有些东北的老人对三亚十分的喜爱,这也让不少老人的子女,决定在三亚买套房子,每年的冬天就可以在这里度过了。不过这种行为却对三亚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为他们的住房价格一下子被炒了上去,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不便。不过如今东北人到了冬天却不再往三亚跑了,而是转战到了这座城市。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12)

这座城市就是西双版纳。它不仅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和越南离得也很近。这里的气候也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这对于东北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适宜的温度。既不会感到冷也不会觉得热,而且当地的民族风情还很浓重,引起了很多东北人的兴趣。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13)

而且这里的空气质量也非常高,生活节奏还很慢,有着很多在东北的冬天买不到的水果和食物。很多东北人都笑称,风景优美、温度适宜,而且物价还没有三亚贵,简直比三亚还适合过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14)

四季分明大明湖,是大自然赐予济南人享之不尽的福祉

“湖光山色”这句套话,通常很恶俗。

但若说到大明湖,这四个字便不再空泛。

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

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

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如织。

其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

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

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15)

在济南,大明湖知春最早!南山上的残雪还未化尽,大明湖岸边的柳树就已在春寒料峭中悄悄抽枝发芽了。丝丝柳条上一串串嫩绿鹅黄的芽苞,是谱奏明湖之春的自然音符。也许头一天这里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第二天你就会突然发现这里已是满眼翠绿了。济南以外的地方,那春姑娘总是蹑手蹑脚走来的,显得不是那么大气;而大明湖的春天,却是一夜之间撞进来的。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16)

历代光顾济南的文人墨客,都对大明湖的春景感觉特好,见到青青柳色、春水荡漾,就会勾出无限情思,留下了许多诗文。曾在济南为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满怀赞颂之情地描绘了大明湖的春天:“春风随我来,扫尽冰雪顽。花开满北渚,水渌到南山,鱼鸟自翔泳,白云时往还。”眼前的明湖春景,竟使他发出了“吾亦乐吾乐,放怀天地间”的感叹(《西湖二月二十日》)!

而在赵孟頫眼中,明湖之春则是“草芽随意绿,柳眼向人青”。(《湖上早春》)为了怕一声声“前呵”破坏了明湖的如画春色,身为官员的赵孟頫竟然去掉仪仗护卫,独自骑马绕湖缓缓而归:“春阴柳絮不能飞,雨足蒲芽绿正肥。正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湖上暮归》)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17)

清代诗人李廷芳站在北岸汇波楼上,看到的大明湖之春是这样的:“春水一湖碧,齐烟九点青。花飞杨柳岸,人过短长亭。”(《汇波楼春望》)同是清代诗人的任弘远描绘了雨后的明湖春景:“明湖雨后净无尘,对景何妨自主宾。千树垂杨烟漠漠,半城春水碧粼粼。”(《雨霁湖上小饮》)千树垂柳、半城碧水、花红柳绿、游人如织,大明湖的春天婀娜多姿。站在岸边,伸个猫了一冬天的懒腰,真的很舒服!

济南的夏天是热烈的。但大明湖的夏天却是清幽的。1955年夏天,著名作家张恨水先生来到济南。他觉得,来到济南要看的,第一就是大明湖。他看到的是夏季傍晚时分的大明湖:“晚霞东映,映着石牌坊写着大明湖三个字。往湖心走有个巨大的亭子,靠了好些个游艇。朝湖心一望,只觉晚景朦胧,四边树木,交错湖中。一些亭榭在树叶湖光中,加上许多菱蒲莲叶,倒有意思。”(《大明湖》)虽然天近傍晚,可那天张恨水还是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历下亭和铁公祠等景点。后来还专门写了游记《大明湖》发表在当年9月21日香港《大公报》上。

台湾作家林藜早于张恨水十几年就来过大明湖,他认为大明湖确是个“夏日的好去处”:“两岸垂柳披拂,湖中芦苇齐茂。”湖水“水色碧青,望之可以见底”。“山色湖光,辉映于苍烟暮霭中,别饶幽趣。而碧水回环……夏日风光绝丽。”他在引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对联后,夸赞说:“这一描绘,真是恰到好处,罩眼碧莲,香风阵阵,是夏日的好去处。”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18)

还是那位曾巩先生,写尽了大明湖的春夏秋冬,对大明湖的夏天情有独钟。他认为在济南避暑最佳去处就是大明湖:“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鱼戏一篙新浪满,鸟啼千步绿荫成。虹腰隐隐松桥出,鹢首峨峨画舫行。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西湖纳凉》)如果说,“鱼戏新浪”“鸟啼绿荫”“松桥如虹”“画船似鹢”在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南京莫愁湖的夏天都是可以逢到的,那么,“紫荷香里听泉声”则绝对是大明湖之夏所特有的!转自舜网晴天宝宝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19)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这话是老舍说的。说到大明湖的秋天,得感谢“二老”------------------------------------------------------——老残和老舍。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20)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21)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22)

冬天去三亚还是去西双版纳(冬季旅行选择到三亚来)(23)

老残是刘鹗《老残游记》中的小说人物,不必细说。他看到的大明湖之秋是这样的:“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