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时代结束(个体户一个词汇背后的时代记忆)(1)

个体户时代结束(个体户一个词汇背后的时代记忆)(2)

上周,北京大学发布一组数据:全国现在约有2.3亿人在干个体户,占全国就业总数的28.8%;全年营业额达13.1万亿元,占2018年全国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4.4%!个体户,一个现在已经不太常见的词汇,如今占比如此庞大。不过,40年前刚出现的第一批个体户时,却是另一番场景。

从丢人现眼到惹人羡慕

“个体户”这个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人们的脑海里扎根。最早的个体户做的大多是街头巷尾的小营生,这个职业也很难算得上光鲜。不过,就是这群“吃螃蟹”的人,借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掏得了第一桶金,也趟出了一条新路。

在哈尔滨,拥有001号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的老邓,是冰城首批“万元户”,也是一代人勤劳致富的真实写照。本报记者了解到,老邓名叫邓振发,人称邓钣金,山东莱州人,十几岁便随父母来到哈市。邓振发早在1956年便学会了汽车修理。

1976年,37岁的邓振发结婚了,那时他在先锋水泵厂当司机,每月工资80多元,但是妻子没有工作,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很紧巴。空闲时,他拎着修车工具,到国营汽车配件商店外面“蹲守”,揽点私活儿。“那时候确实赚了点儿钱,但也没少被罚。”他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老邓跑到工商部门,领了工商营业执照。“我进了工商局的门,才知道自己是第一个领执照的。”从此,这张执照照亮了邓振发的创业路。此后,冰城个体户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邓钣金有了底气,放开手脚大干起来。一辆皇冠车机器盖合不严,老邓查看之后对司机吹起了“牛”:“两分钟修好,两百。修不好,我给你两百。”只见老邓把机器盖子打开,“嘎巴”掰了一下,然后往下一合,严丝合缝!

老邓笑称:“都说我一锤子能挣出一只‘烧鸡’,你说这一下挣了多少只?”老邓也成了最早的一批“万元户”。由于修车技术好,信誉好,还经常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老邓曾当选为劳动模范,还成为政协委员。如今,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到“半壁江山”,而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如今“百万元户”、“千万元户”也并不鲜见,“万元户”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市民孙女士的母亲是最早一批承包国有商场摊床的个体户。她对本报记者回忆说,她出生于1982年,在她刚有记忆的时候,姥姥就在商场外面做点小买卖,冬天卖糖葫芦,夏天卖茶叶蛋。有人来管,端起锅或者扛着扎满糖葫芦的杆子就跑,要是被抓到了,就认倒霉,抓不着就继续卖。姥姥就靠着这种打游击的方式,硬是给二舅三舅和老舅攒下了结婚的钱。

不过,这几个舅舅并不领情,如果大老远地看到姥姥在街边卖东西,都绕道走,因为当时认为没有能耐的人才干个体,那都是没有出路的无奈之举。有点本事的要么去当兵,或者找个正经工作。“我小时候倒是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只是觉得姥姥和姥爷制作茶叶蛋或者糖葫芦的时候,能跟着吃,但是舅舅们几次和姥姥吵闹,不再让她去街上卖东西。”

后来孙女士的母亲单位经营不善,也没有了工作,就想着做点小买卖。那时国家已经鼓励个体经营者了,有文化的母亲特意去办了营业执照,在商场里做食品专柜。“我记得那是1988年左右,一年时间母亲就赚了6万元钱。要知道,有正经工作的父亲,当时一个月工资才400元钱。只用了一年,我家就成了万元户。”

个体户时代结束(个体户一个词汇背后的时代记忆)(3)

“十亿人民九亿倒”的年代

“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成长在二十世纪80年代的青年人,对这句带有浓厚“时代特色”的打油诗,应该都不陌生。当时大街小巷流行的称谓“倒爷”,说的正是“个体户”。虽说表面上有着“改革开放第一拨创业者”的骄傲头衔,实际上当时却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个体户”这个词,在当时人们的印象里,贬义的成分更多一些。

1981年开始干个体的徐先海回忆说,刚开始家人个个反对,他们觉得干个体太累,而且怕有政治风险。“我的亲朋好友也都不支持我。那时候是改革开放初期,做个体行业的人还不是太多,亲友为我担心,‘你不怕别人说你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我说:‘我不怕,国家都改革开放了,有什么好怕的?’我每天都开着小拖斗车,带上工具和配件,轮流到附近的学校和小区,为居民修单车、挽锅底和配钥匙。”

虽然在部队修过枪炮,在地方铁路部门又修过火车头,但是刚干个体时也是困难重重。“我记得第一次帮别人配钥匙时,那时还没有机器打磨匙孔,我是用凿子一点点地磨出匙孔的。由于技术不熟练,配一把钥匙竟花了几个小时,占用了别人好多时间。我不好意思要他的钱,好在对方也没怪我,我就当是自己给自己交了一次学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徐先海生意最红火的时候,虽然配一把钥匙只挣几角钱,但找他配钥匙的人很多。“当时,很多家庭都烧蜂窝煤,锅底很容易坏,所以找我换锅底的人也很多。我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挣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干个体没几年,我就成‘万元户’了,算是有钱人了。但是当时环境还是比较保守的,我也怕露富。所以每当别人笑着问我:老板,现在是‘万元户’了吧?我总是推托:哪里哪里,哪当得上‘万元户’?但听着别人叫我‘老板’,我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家里的生活随之大大改善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住房也改善了,还花700元买了一部相机,这在当时可是奢侈品。手里有点钱后,有空我就带小孩去北京等地旅游,平时吃得也好了。到了80年代后期,我要了一个固定摊点,生意更好了,日子也越来越好。后来,我经常到学校和小区搞义务修理,平时看到有残疾人或年纪大的顾客,我也不收他们的钱。想起我以前吃过的苦,我就觉得能帮一点别人就帮一点。我还获得过工商部门评选的‘先进个体劳动者’称号。”

个体户时代结束(个体户一个词汇背后的时代记忆)(4)

个体户,一个时代的缩影

从全国范围来看,第一个有执照的个体户是章华妹,1980年12月11日,当时只有20岁的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一张营业执照——工商证字第10101号,成了中国领证的“个体户第一人”。她回忆说:“说实话,那个时候个体户女孩子,连找对象都困难,钱挣得多,但是抬不起头来,根本不敢跟有工作的比。”

章华妹的一些同学看到她做买卖都觉得害臊,甚至他们路过章华妹的家门前时都会把脸转过去。章华妹那时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会不会找上门来。曾因担心干个体行业是“挖社会主义墙角”,章华妹哪怕再累,都不敢雇人,当时人们的思维定式是——雇工=剥削人。从拿到营业执照开始,再到1981年7月的“官方认证”,温州小妹章华妹终于觉得做个体户是“堂堂正正”的了,再也不用担心“投机倒把”了。

本报记者了解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0万回城知青和城镇失业大军,令中国经济一度走到了窘迫的境地。改革开放“春雷乍响”,开放个体户创业,解禁乡村家庭工业,恢复城乡小商品市场,第一批“个体工商户”横空出世,成为见证“中国奇迹”的特殊群体。而扯掉“无业游民”的帽子,最早富起来的“万元户”,后来让人羡慕不已,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升级为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家。

“个体工商户”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看似是民营经济的“襁褓幼婴”,却将中国经济列车推入了“高速腾飞”的市场经济快车道。在制度并不完善的环境之下,个体私营经济“摸着石头过河”,在经济大潮中经历了沉沉浮浮。

1981年,知青周国忠开始摆摊,售卖的是针线、袜子等小商品,也曾感觉到某种意义上的羞耻。“每次有熟人走过我的摊位,我还会下意识地用报纸挡着脸。”但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料到,刚开业头几个月,他的小摊每天能接待上千个顾客,从早到晚,门庭若市。他自己每月都有上千元的收入,是厂里工资的几十倍。后来无数个“章华妹”、“周国忠”在全国涌现出来。正是“万元户”的出现,彻底在思想观念上扭转了章华妹、周国忠曾感受到的那种“个体户低人一等”的社会歧视。

改革之初,第一批个体户们靠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并实现着他们的梦想;靠着“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劳,在商海的搏击中,演绎了一代创富者的传奇。他们的经历无论是曲是直,结局无论是悲是喜,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一滴水中我们总能看到的是灿烂的阳光,是日新月异的世界。

本报记者 毕嘉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