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近年来,常州市金坛区聚焦“两水一茶”(水稻、水产、茶叶)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汇聚资源要素,深化城乡融合,创新体制机制,做强镇域产业支撑点,壮大县域农业发展面,铺实富民强村致富路。日前,作为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的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指前镇中央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双双顺利通过验收。

金坛区集中签约12个项目(常州金坛念好产业富民)(1)

念好“宜”字诀 绘就产业“战略图”

金坛区依托“一山一水”(茅山、长荡湖)自然资源禀赋,坚持顶层设计,强化高位推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主导农业产业,谋划打造薛埠镇“果、茶”为主的山林经济;指前镇“水稻、水产”为主的田水经济,构筑山水林田“生命共同体”,实现生态保护同经济发展“两手抓”。薛埠镇3大类10分项建设内容中,指前镇5大工程建设内容中,涉及绿色发展占比突出,围绕果茶用肥用药的无害化、减量化,稻蟹用水排水的循环化、洁净化做深做广。立足一产,做精二产,坚持三产接二连一,拓展产业全链发展,提升价值链,打造产业优质集群,逐步实现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宏伟目标,薛埠镇核心建设区上阮村现有高效设施农业1.9万亩,时令水果9000亩,设施蔬菜1600亩及休闲观光农业12家,因果茶采摘体验催生南湖度假园、李家山民宿、向阳驿站等为代表的民宿产业发展。指前镇核心建设区东浦村,引进地方国企、民间资本连片建设近2000亩生态化、智能化蟹池,与原先2100亩优质食味稻米生产基地联袂偕行,同时将乡村记忆元素融入村庄环境整治提升,成为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典范。

金坛区集中签约12个项目(常州金坛念好产业富民)(2)

念好“人”字诀 培实人才“定根土”

“别怕烫,抖茶的速度再快点,茶芽都要闷黄了!”钱罗洪、钱浩父子的制茶技艺传承在茶忙时节的每个深夜重复上演,在中国制茶大师父亲的严格教授下,篮球前锋儿子手下的球换成了茶,手上的技艺也在日渐娴熟。依托薛埠镇产业强镇茶驿站建立的钱罗洪中国制茶大师工作室迎来送往了一批又一批年轻茶人,钱罗洪的手工制茶是机械制茶原理基础的理念在“抓甩”之间得以传承。金坛区坚持培植宽厚包容、人尽其才的环境,深入实施“省333人才计划”、“省乡土人才‘三带’行动”、“龙城英才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与改革项目”,培养各类农业人才132人,通过要素聚集搭建人才事业平台,坚定人才扎根乡土毅力,壮大一批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土专家”、会管理的“田秀才”。以人为中心建立和不断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由江南春米业总经理单爱娟牵头成立指前镇标米协会,创新“龙头企业 协会 合作社 农民”的农民个体“双会员”模式,做强指前标米品牌,进一步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红利,指前标米协会现有会员79人,涉及水稻18000亩,实施“五个统一”生产管理模式(统一订单生产、统一品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品牌销售),推动产业发展由“种得好”到“卖得好”转变,指前标米协会的成功是乡土人才由一个人带动一片农民推动一个镇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念好“新”字诀 牵引创新“驱动轮”

金坛区产业强镇坚持以新技术赋能新模式,新业态驱动新发展。薛埠镇致力品种更新及配套技术引进,累计引引进茶果新品种60个,示范应用新技术5项,重点建设246亩水果科技展示基地、拓植果园648亩,88亩黄茶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采摘到新鲜的‘阳光玫瑰’,价格还不到日本进口的一半。”新品种让游客和农户都尝到了“甜头”。科技推动养殖模式创新,指前镇开启河蟹养殖数字零碳时代,“渔光储一体化项目的上线,解决渔场用电的同时,也为二期入驻渔场的3家企业提供了应急电源。此外,通过光伏板角度变换,可有效调节水温,为河蟹提供最适生长温度,亩均产量比一般水面要高出20%左右。”金坛数字化渔场工作人员王铖表示,电气化改造只是渔场实现智慧养殖的一小环,通过搭建渔场数字化全过程养殖管理平台,引入养殖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养殖尾水智能处理系统、河蟹智慧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对投饵船、无人投饵机、梳草船、微孔增氧机等设施设备的自动化管控,为推进现代渔业机器换人奠定基础。

金坛区集中签约12个项目(常州金坛念好产业富民)(3)

念好“财”字诀 撬动金融“杠杆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金坛区坚持用好用对财政资金,统筹盘活现有资源,多举措撬动社会资本活跃度。“现在我们的小动物也吃上了有机蔬菜。”江苏萌动乐园负责人邓雷鸣表示,萌动乐园总投资3000万元,位于薛埠镇一号农场内,于2021年10月投入运营,通过利用一号农场现有场地进行改造,推动农业种植、加工向农旅综合体发展,实现农业一二三产联动。金坛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强化多元主体投资,推动农业融合发展,创新投融资模式,由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与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茅山茶海预计今年9月开园,将成为茅山地区规模最大的茶主题体验园。财政资金盘活农村资源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稻田综合种养改造让田块每亩租金由800元上涨至1800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益。”指前镇东浦村村委书记吕建民表示,稻蟹共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两收,去年在东浦开幕的金坛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上,稻蟹共养模式成为吸睛亮点,引来种植户、蟹农跃跃欲试。金坛让财政资金走上前台,盘活农业农村闲置资源,带动社会资本更多投入农业产业强镇,让就业岗位留在农村,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金坛区集中签约12个项目(常州金坛念好产业富民)(4)

“黄花簇簇陌上香,清波漾漾桨下勤;山花烂漫相映红,茶香时节又逢君。”风吹麦浪香,农忙正当时,金坛农业农村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产业强镇逐步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绘在金坛的青山绿水上。

通讯员 嵇伟彬 于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宇熠

编辑: 唐颖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