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生来皆有为(人之生来皆有自主)(1)

“自主”即自己做主,为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为,担起因果责任与担当。

“权”,木 又的组合。

“木”代表内在生长。

“又”代表不同与人。

整个含义是人通过内在心灵生长,思想,意识,行为,不断发生变化,才会使用自身资源权力。

“权力”人人生来皆有,这是天地道赋予人类的。会不会用,能不能用起来,靠个体生命在人生经历中修来。

01

“用”是一种能力,产生的结果是利己,利他,利国,利民,利世人。

“小用“利己,“中用”利他,利国,利民,“大用”利万世之人。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已经告诉世人,天地万物遵循道的运转形成规律性,“道”是永恒存在,循环往复的运转,天地万物的名就会随着发生变化,那么“物名”产生的权利,名誉、财富等等都会随着道的运转发生变化。

“人”是物与道的合体,灵魂生命来自道,肉身生命来自天地,天地是道中物,人亦是。

人的自主权力在灵魂生命,心灵生长才会让思想,意识,行为发生变化,自然灵魂生命就有不同层次的心境,心境反射出来的思想,意识,行为,就是不同人的人生现象。

心灵生长,好比一个练武的人,需要先练内功心法,才能在功夫上显现出神入化的境界。修远觉得,中国人最爱看武侠小说,对传奇人物的痴迷到底是外在功夫显现,还是内功心法?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

人只有通过自身人生经历实事修练,才会明白我们所痴迷到底是外功还是内功。

02

心灵未生长,人的自主能力就会弱化,停留在物的层面轮回不断。

当“个体”生命行走在尘世间,对自身问题没有疑问,或者产生疑问未进行思考与探索。走的生命路线就不存在生命力,独立自主权力得不到舒展,自主权力用不起来,用不起来能力缺失。人就困在自己画的圈内,圈距有多大,生命界限就多大,人生所得就多大。

生活中,一个人要不要结婚,结婚后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等等诸多问题,答案早在人心中。

“要”与“想”是两个概念,想都没想好,形成的结果可能会不如所愿,只有自己想好了,要就会变成事实依据。

事实依据,具有规律性。人静下心来,内观思想意识,外察心智行为,人生当下问题,就像找到毛线头自然而解,哪怕遇到不同问题,也会顺着当下思路深入探索,能把自己的命探到底,找到生命根源所在,因果自现。

心灵生长,是内在生命醒来的过程,在过程中各种身心感受会让人大彻大悟,也是生命大觉。

03

没有“疑问”与不加思考的“想”,无法产生清晰的目标与有用的见解。

修远,今天深入写出真实的思想见地,来自昨晚一个网友发来信息,面对生存的困苦无解,在家庭情感中活的苦恼,身心憔悴不堪。

她的故事,引发我对心苦身劳的是世人多了更多同理之心。任何人在青春岁月,向往爱情的美好,把理想中的爱情美化在妄想之中,现实情感生活并非如人所愿,心苦身劳就需要智慧化解。

活在物质为上的时代,金钱财富是人人追求的唯一方向,有的人靠自立而成,有的人靠父母接济,有的人靠另一半,还有的夫妻共同努力。

网友的矛盾困苦,在于靠伴侣不得,只有靠自立,自立不成又怪责伴侣。中国有句古话,家和万事兴。与家人和相当不容易,要与生命中其它人和更难,思考其因,她与自己不合,才是所有问题的症结。

儒家文化讲,修身立命,是很宽广的人生命题。命题有解,先找到方程式,才能一一化解,人心有多大,命就多宽广,用老子的话说,“道大德厚”。

04

立命先修身,修身先修心,修心先养性,养性先自和,自和先自知,自知先自解,自解先内求,内求先外察,外察先思考,思考先疑问。

“疑问”是生命文化的根,对外在人事物的思想,意识,行为产生疑;对内在人事物的思想,意识,行为产生问。

21世纪,个体生命对自己的人生,包含婚姻家庭情感,工作事业,生活方式都有自主权利。心灵生长从小没有开发出来,随众想法没有疑问与思考就变成当下的不如所愿。

例如:买房子这件事,当下房价与生存能力差距太大,不说自己能不能买,想靠伴侣获得安稳的生活,已经很不容易。天天看别人如何,用攀比心面对自己“有与无”,无法活在自主的思想,意识,行为中。

自己“有”的生命资源是否知足,自己“无”的生命资源是否开发,如果看不见自己的“有”,也就看不见自己的“无“,反之亦然。

05

“有”是表象,“无”是本质。

施展自主权力,人的命运就会被自己设计出来,犹如建造房子,外部环境是个框架,内部构造才是天堂家园。

我们买房子,除了需要外部环境的美化,还要注重内部构造实用价值。谁会希望花费血汗赚来的钱,买的房子是豆腐渣的建造工程,不是昨天线路坏了,就是今天下水道不通,明天不知又会发生什么问题。

人生命运,何尝不是如此?

使用不了生命资源,本质没有把自主能力磨练出来,装点外在生命的美,缺失内在生命的骨,用血肉抬起来的命运,支撑不了太久,相反会伤筋动骨一百天。

如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在《道德经》六十三章,写道:“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在于其细。”

用在人生中,事业要大,要把当下小事做好;财富要多,要把当下小财用好。生活中,发生抱怨的思想意识行为,要往相反的方向想,用感恩的心态去谢谢生命中的人事物,没有被人看不起过,怎会生起立起来的命。解决人生困难事情,要从自身容易的地方着手,做大事情要从小的地方入手。

老子这番话,绝非是给世人讲大道理,而是人世间真理所在。“真理”来自修身立命,如我以上所说,人生命题就是一道需要一一化解方程式的数学题目。先从生命“根部”开始。

06

根部长在“阴性”空间,属于“无”;枝叶花果长在“阳性”空间,属于“有”。

自然界最能给人带来灵性开发的万物是“植物”性生命,它们的生命特象各色花开,就算花不开,也会成为自然界的一道风景,人会不由自主感叹生命的无限生机玄妙。

人把生命信息与自然万物生命信息相连,就是心灵无限开发生长的机缘。回看历史,古代文人墨客,为何写出的诗词绝句是那么美妙神现,因为多数诗圣诗仙在求取功名不得势时,就会走入大自然,让自己的生命发生重生的机缘,仕途不顺,就走文途,把大自然的美景纳入眼帘,把大自然的生命纳入心中与自己生命成为一体,同时生命得到升华,就把大自然的智慧流芳千古。

苏轼,有首诗: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读完这首诗,那时当下的困境一扫而光。从那以后,我就善于学会,感觉人生无路时,就走入大自然;生活问题无解时,就走入大自然;生存无序时,就走入大自然。

大自然给我的启发,来自有生命力的植物,与物无争,只管做好自己。该扎根时安心扎根,该生枝时安心生枝,该长叶时安心长叶,开花结果水到渠成,跟随自己的心愿,自然而然就好。

从这首诗里,我发现苏轼的厉害之处,仕途不顺已成事实,在自然界生命净化下,让过去的人生画上句号,哪怕年迈老去也不失活着的精彩。

人生上部曲,总会有不自主的思想,意识,行为,但并不影响人生下部曲。刘欢的《从头再来》不就是重生的意念吗?不管失去什么,面对当下什么,还是迷茫彷徨。找回自主使用权,伸展自主使用权,创造自主使用权就是最好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