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一鸣
又有一个朋友离开了迪拜,基于工作的调动。虽然我们并没有永世不得相见那么凄惨,但我们应该再也没有机会共探沙漠,共赴旅途,窃窃共饮禁酒的伊斯兰国度中的那一杯酒。
我想每一个迪拜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几段离别史,离别在迪拜如此常见、频繁,几乎时刻都在发生。在一顿顿散伙饭和一杯杯离别酒的背后,有着缘分在感性上的割舍,割着割着,对离别一事也有了一种名为麻木的抗体。
我已经忘记自己送走了多少朋友,至少我在翻阅过往照片的时候,可以按照"离开的人"、"还在的人"区别照片上的人物,而且人数可达旗鼓相当。前几天刚好有一个我已经记不得的人,给我发了一张带有我的6年前的合影照片,对我说这14个人里,只有大概4个人还在迪拜生活着。
距今6年的一张合影,照片中五分之四的人已经离开迪拜
即便我早就知道"离开迪拜"的司空见惯,但这件事还是让我产生了一些感概。每一个人只是每一个人的过客,在生命中匆匆划过,摩擦出一丝半点或浓郁炽热的情谊,然后追随距离的脚步,走远到脑后的某个未知区域。
很多我送走的朋友,在离别后,都变得很少联系,离别不仅仅只是空间上的隔离,而是一种从原有生活方式中的剥离,即便情谊永存,但生活方式的变化无法再让我们拥有共同的话题。仔细想来,有一种略带忧伤的渐行渐远,感概人有时还真是薄情呐。但如果在某一天偶遇,情谊又会从脑后的未知区域里弹出来,喝酒吃肉,在气氛的催化下,想着过去的日子,真TM美好。
铁打的迪拜,流水的迪拜人。迪拜,是一座不留之城
匆匆地听说,匆匆地相识,匆匆地离去,匆匆地遗忘……
即便汇聚着世界上百个国家的居民,然而阿联酋并没有移民政策,这让这里的居民产生了"不留"的意识形态,即很少有人会把这里当作奋斗后的永久终点。虽然离开的理由千千万,但留下的理由简单充实 -- 赚钱,赚足够多的钱,然后离开。许多人来到这里,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离开 —— 体面的离开。
我并不想在这篇文章中教条式地为"不留"的理由做各种佐证,却想写一点关于"离别"的故事,谨以此文怀念那些曾经在迪拜与我互有交集但已经离开的老朋友们,毕竟这样的故事,我有太多……
(一)哥有雄心壮志,但却无处安放
F先生是我刚来迪拜就结识的朋友,年纪比我小,来得却比我还早,当时我们好几个人住在一个"大家"里,高低铺,男女混住,这对新迪拜人恐怕无法想象,但在2010年之前却是华人常态。而F先生,则是这个男女混住"大家"的"理事长",即租下这整个房间的那个人,也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F先生用"先生"这两个字其实过于文绉绉了,他如同大家想象中的那一类人,农村出身,早早就步入社会,阅历练就出了一股大哥风范,干着没有太高门槛,只需要敢闯敢拼的房地产业务员工作。那硬汉的形象下散发着浓浓的江湖义气,但几碗酒后又会感性地发自肺腑。
朴实的F先生有个朴实的理想,就是在国外长见识赚大钱,未来衣锦还乡,赚足面子,这对许多底层人士来说堪称雄心壮志,而这种简单粗暴的理想大概是许多海外华人的原生欲望。
做房产业务员的F先生,买卖情报虽来自乡间草莽但是灵通,也常常不务正业做一些"野狐禅"的散活。可惜生不逢时,金融危机后迪拜房产崩盘,2010-11年行业的不景气看不到头,刚入行的F先生没能抗住这一波颓势,而教育程度较低,又没有其他特长的F先生只能在他的"江湖"中找寻机会,可江湖水深,哪有不湿鞋的。
F先生怀着的那颗雄心久久不能安放,经济也变得越来越拮据,在某年某月某个晚上,几杯酒过后,他决定离开这座城市回国看看。
我们之后很久都没有联系,那个朴实的理想不知是否已变,我也不知道他过得究竟好不好。但毕竟,他是我在迪拜,体验"离别"的第一个朋友。
(二)工作啊,越做越没意思了呢
小J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子,接近90后,长相平平,但善良呆萌的属性很讨小伙伴们喜欢。做着一份物流公司职员的工作,资历不新也不老,工资不多也不少,与另一个姑娘2人合租一间卧室,过着朝九晚五上班的日子,无车,仅周末能和朋友们出去玩玩,上班空暇间会在群上和小伙伴们乐呵呵地打屁聊天,这种生活方式简直就是迪拜打工小青年的典型。
小J是在迪拜生活了2年后离开的,"2年"是我认为的一个坎儿,我有许多朋友都是在2年的时候选择了离开,不比婚姻的七年之痒,迪拜2年的生活就足以让人心痒痒,尤其是生活拮据,无车无房的打工一族,度过了新鲜感,适应了这里的节奏,结交了"混的好"的朋友,很多人的小心思也开始慢慢浮现。
另一方面,华人中小公司的晋升机会有限,工作2年大多也开始碰到职场瓶颈。小J在升职加薪无望后开始心生退意,再加之小J国内还有一个男友,这异地恋的思念之情也时常涌动。年轻的小姑娘盘算一下,虽有一点不甘不愿,但还是毅然决定回去,至少回到家乡,还能陪陪妈。
偶尔会和小J聊天,小J还是那个天真活泼的小J,这样就好。
(三)机会在哪里,人就在哪里
C先生当年在迪拜可谓是大大地钻石王老五,英国名牌大学毕业,国外一线石油公司工作,长相身材都无可挑剔,智商情商也高的可怕,拥有迷妹无数。
作为一位有思想的高材生,刚入行的C先生就给了我"不留城"的启示。他曾经对我说:"他发现每个人来迪拜都有其原因,有的是为了海外经历,有的是为了拿免税的高薪,有的仅仅是为了蹭公司的福利让小孩读上国际学校……但几乎没有人有要在迪拜长期停留的打算,在这样的心态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迪拜只是他们短期规划中的一部分……"
当然,C先生说的"每个人"也包括他自己。在迪拜工作的几年中,C先生积攒着经验和资历。而像C先生这种高级人才,即便在石油行业低迷的时代依旧炙手可热,纷纷有猎头公司扔出橄榄枝。聪慧如他,对自己的职场规划也非常清晰,也懂得权衡利弊。
2年后,迪拜顺利成为了C先生的跳板,他选择了不错的新东家,移居东南亚,拿着依旧令我高不可攀的高薪,生活在成本低了迪拜一大截的城市中,过着更为羡煞旁人的潇洒生活。
(四)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反正不在迪拜
M姑娘我是很服气的,长得不错,极为聪慧,工作能力很强,人品靠谱,热心善良,而且还有这一股江湖儿女的义气,当时在一家工程公司当行政。这样一个姑娘,或许正因为太能干,在迪拜好多年,都没能找着个对象。
单身女性的婚恋问题,其实在迪拜华人圈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其中原因有许多,M姑娘也算是其中的典型吧。一是传统家庭出来的女娃,家里催婚催的紧,二是内心自然也对爱情有那么几分憧憬和向往。在迪拜孤独奋斗了三四年,虽然工作上比较稳定,但感情上还是没有个归宿,最后还是决定应许家里的督促,回国好好找个对象。
缘分就是如此美妙,回国没多久,M姑娘就遇见了她的Mr Right,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没多久就顺理成章地升级为如意郎君。如今生了娃当了娘,在北京相夫教子,生活可谓幸福美满。
(五)夫唱妇随,伴君走天涯
迪拜华人圈儿还有一个特殊群体 -- 随行家属,人数还不少。很多是跟着国企央企或大型中资公司外派来的,基本不用工作,有娃的相夫教子,没娃的吃喝玩乐。
永葆少女心的C夫人,丈夫是个外国人,早前随着老公满世界跑,后来老公来迪拜工作,顺理成章也就跟着来了,来了便住下了,养了几只猫,宅得有滋有味。除了逗猫,也爱吃,还热衷写作,去各餐厅吃饭然后分享出来成了C夫人生活中的乐事。
同样还有精致有品味的H夫人,因老公调来迪拜工作,夫唱妇随地也来了。基于对美食和时尚有独到的品味,是小伙伴中的美学顾问,而且智商也是奇高,既会编程还会写时尚专栏。作为一个没有娃的随行家属,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天都可以肆意地逛吃,不时出去旅个游。在大家都有空的周末,和我们这帮朋友组团饕餮,交流吃经。
由于老公们的工作调动,C夫人去了阿曼,H夫人去了香港,虽然城市不同,生活节凑倒还是照旧,只能感叹,自由真好。
这只是发生在迪拜的千万次离别中的五个人,代表着五种不同的离别和五段曾经发生在我生命中的友谊。不留之城的故事仍将延续,离别略带伤感,却并非结束……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介绍
毛一鸣,迪拜生活10年,资深迪拜通,撰写多达千余篇迪拜及中东相关的原创文章。现任阿联酋迪拜本土华文媒体迪拜人传媒 经理 / 迪拜人网站 站长 / 迪拜人杂志 主编 / 自由撰稿人 / 微信公共平台:dubairen2009 ; 网站http://www.dubair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