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历史真相(古犹太人失国后到此地定居)(1)

古犹太人失国后到此地定居,其后裔保留犹太礼制,却以中国人为豪

两千多年前,古犹太王国覆灭,犹太人被驱逐流放到世界各地。

谁也没有想到,这些失去家园、飘零多年的犹太人后来又能在一种共同价值体系和族源认同的基础上重聚成国——这个国家,自然环境恶劣却是农业大国;这个国家,自身人口和资源都处于相对劣势,周边敌国环伺,却能屹立不倒。

以至于我们不能不慨叹:犹太人真是地球上的一个神奇的存在!

我国河南开封有个小胡同,曾经是犹太人最著名的聚集地。

犹太人历史真相(古犹太人失国后到此地定居)(2)

开封市博物馆藏有一方立于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的《重修清真寺碑记》石碑,上面写:犹太人“进贡西洋布于宋”,当时的皇帝心情大悦,下旨“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

而“汴梁”就是北宋的都城开封。

由此可见,犹太人在开封落脚生根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

那时的开封是个人口过百万的世界顶级繁华都市,宋朝秉承了唐朝对外开放、包容的态度,吸引了包括犹太人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商人、旅行家、学子不远万里而来,并最终在此定居。

犹太人历史真相(古犹太人失国后到此地定居)(3)

出生于教经胡同张兴旺是开封犹太后裔的代表,留着浓密的大胡子,鹰钩鼻,体格粗壮,一望而知与有别于纯正的中国人。

犹太人历史真相(古犹太人失国后到此地定居)(4)

张兴旺说:开封犹太人大多从天山南路入境,他们刚来开封时,社会上称他们为“蓝帽回回”,定居下来后,改汉姓,号称七姓八家。七个姓是赵、艾、李、张、石、金、高,另外包括源出张姓的章姓,总共八个家族。这些姓氏的由来也都与祖先原来的名字有关,比如,“李”由“列维”而来,“石”由“示巴”而来,“艾”就是“亚当”,赵姓,则是中国宋代皇帝的赐姓。

张兴旺在生活习惯上、装束上还保留着犹太人的一些传统习俗。他说,在开封,约有1000犹太人后裔保留了犹太礼制,如:用毛笔沾鸡血涂抹门,用白水煮羊肉祭祀祖先,其中30人会讲希伯来语。

犹太人历史真相(古犹太人失国后到此地定居)(5)

张兴旺自豪地说,希伯来语可是世界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自己也会讲。他还说,自己虽然有汉姓张汉名兴旺,同时也有一个“摩西”犹太教名。

开封犹太人都信奉犹太教,旧称“天竺教”,后改称“一赐乐业教”。

北宋灭亡后,开封为金国占有。金世宗大定三年(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开封犹太人建犹太会堂,称为“清真寺”。寺由“掌教”主持,信仰耶和华,不设偶像,做礼拜,诵希伯来文经典,行割礼,遵守安息日、逾越节、普珥节等节期。

犹太人历史真相(古犹太人失国后到此地定居)(6)

犹太风俗,不食用牛羊肉的蹄筋,食肉必先挑筋,故此开封民间又称犹太教为“挑筋教”;则建于金世宗大定三年的清真寺也被称为“挑筋教礼拜寺”;绕寺而建的胡同就被称为“挑筋胡同”,最终被冯玉祥改为教经胡同。

开封犹太人一来来华时间较早,二来居住集中,历史悠久,又保留了一些文物、文献,故常被视为中国犹太人的代表;教经胡同,将来极有可能被中国的犹太后裔们奉为圣殿。

过去,这些开封犹太人后裔的户口本上写的是“犹太族”。后来人口普查时,改为汉族或回族。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对开封犹太人后裔投以关注,甚至有海外的犹太人团体来到开封,动员这此开封犹太后裔重回老家定居。

犹太人历史真相(古犹太人失国后到此地定居)(7)

作为开封犹太后裔代表的张兴旺对此持拒绝态度,他说:“虽然我们血液里流着犹太人的血液,但是我们生长在中国,首先是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国有感情,我们都是爱国的,心里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就足够了,毕竟中国才是我们的家。”

犹太人历史真相(古犹太人失国后到此地定居)(8)

说得多好,身上流淌的是异国人的血,心却是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