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
道教中的“中元节”
佛教中的“盂兰盆节”
而民间,称之为“鬼节”!
有句俗语叫“七有半,鬼乱窜”
人们会在这天
烧纸钱、冥币、放河灯、做法事……
而在这一天,禁忌之事就更多了:
1、不能披头散发睡觉。
2、不能说“鬼”字。
3、不能半夜庆生。
4、不能乱拍他人的肩膀。
5、不能半夜晾衣服。
6、不能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
......
想到这些,是不是有点心跳加速?不敢出门?
别怕!!!
无邪君(中国反邪教)
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鬼节”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是儒家、道家、佛家都有的节日,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有多种不同的传说。
版本一道教中的中元节,与土地祭祖有关。
相传有个名叫陈子祷的人,与龙王的女儿结婚后,分别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和“水官”三个孩子。这“三官”主管人间的“赐福”、“赦罪”、“解厄”三大任务。
天官的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
地官的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
水官的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每年的“中元节”,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地官”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于是民间在“中元节”这天举行祭祀活动,目的是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希望“地官”赦免他们的罪行。
版本二民间的“鬼节”,与鬼神祭拜有关。
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初一阎罗王会打开地狱的“鬼门关”,让地府中的鬼魂出来活动。人们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它们的需要,以免它们在人间为非作歹。
各家也会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家中,让它们饱餐祭品。到了七月十五这天,“鬼门关”会再度关闭,鬼魂们就要再次回到地府中去。
版本三在佛教文化里,七月十五又称为“盂兰节”、“盂兰盆节”、 “盂兰法会”等。起源于一个叫做“目连救母”的故事。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弟子,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道眼视察,看到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便想送饭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
(“目连救母”插图)
目连向佛祖求救,佛祖被他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并要他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斋,供养十方僧众。目连按照指示,终于使母亲得以解脱痛苦,为了感激佛祖,他年年举办施食会,以解那些孤魂饿鬼倒悬之厄运。
从此,七月十五这天佛教徒都要举行“盂兰盆法会”,济度六道苦难,报谢父母的长养慈爱之恩。
中元节的习俗
其实,无论是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还是民间的鬼月俗信,在精神上都有相通之处,皆是以奉亲、敬养、普渡为主题,教育人们要多做善事。
渐渐的,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变得世俗化,与民间的鬼月俗信融为一体。从此,中元节成为了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华夏节日。而中元节的习俗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比如说——
放河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目的是普渡与祈祷。
面塑:七月十五之前,妇女们盛行面塑活动,给家里每个人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羊型,称为面羊,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吃鸭:中元节这天,很多地方都会吃鸭子。为什么呢?因为“鸭”同“压”,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
祈丰收:中元节施祭与祈望丰收常联系在一起。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在地上,叫做“布田”。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当然,中元节最重要的活动还是祭祖。如今,不少市民仍会在中元节来临前购买香蜡纸钱,找一处合适的空地焚烧,以此来寄托对逝去亲友的思念。
(图为市民江边烧纸祭祖)
中元节的意义
一幕幕鬼神之说,赋予了中元节以神秘的色彩,久久流传下来的民俗,又让我们有了一种怀念逝去亲人的仪式感。如今的我们当然知道,这一天并不会真的有鬼神出没,也不会有神仙来人间大赦天下,它更多的意义在于,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
“百善孝为先”,事实上,“中元节”不应只是让我们怀念已逝亲人有了一个理由,更应该是对我们要在生前就多尽孝心的一种提醒。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有时哪怕只是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也可能就是他们期盼已久的牵挂。
毕竟,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作者:南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国反邪教』
投稿邮箱:kaiwindwuxie@sina.com
一经采用支付丰厚稿酬
我们在这里 · 静静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