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知识梳理,附本单元基础练习题可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知识梳理)(1)

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更是至关重要的,几乎其他所有学科学习成绩的好坏都跟语文有很大的关系。同学们进入四年级后,很明显的发现课文要比以前更难一些了,阅读的篇幅和字数也有所增加,但是无论语文难与不难,我们都要鼓足勇气,树立信心,努力学好语文这个学科,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里为了大家更好的适应四年级语文学习,巩固复习第1单元的重点知识,小编专门为大家梳理了第1单元的主要考点如下

在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1单元,我们共学习了4篇课文,这4篇课文中有写景的也有写情的,也有借景抒情,同学们在学习这些课文时,不仅要学习其中的生字拼音词语和成语以及修辞手法等,还要注重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和文章脉络结构,以便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实际应用,不管是语文学习中还是其他任何语言的学习,模仿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学会仿写和改写,将来才有可能自己创新突破写文章时,才能够得心应手,从而做出佳作。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知识梳理)(2)

我们看到在第1部分是易读错的字,随着同学们对拼音的熟练,所学习的生字有所增加,在本单元列举出了生字,要比以前学习的来了许多,在这里共列举了12个易读错的生字,同学们在学习时要紧跟老师的节奏,首先掌握拼音拼读,学会准确朗读,记住音节和音调,搞清楚音节和音序,另外这些字的笔画较多,字体结构相对复杂,书写时要严格规范,切不可马虎大意。

第2部分是易写错的字,共列举出了10组词语,有名词也有动词,学生在学习生词语时,同学们首先要在理解,基础上加以记忆,也可以结对记忆,例如:顿时和霎时,庄稼和稻子等,也可以根据字形相似区别记忆,例如:葡萄。在各类各级考试中,一写错的字是一个敞口的考点,同学们一定要慧眼识珠,学习生字时首先准确掌握生字的偏旁部首,例如崩塌。崩字是以山字头,塌字是土字旁,这就说明崩塌肯定跟山和土有关系。

第3部分是形近字,在本单元共列举了7组形近字,其中有上下结构的字,也有左右结构的字,难度适中,一一对应字的偏旁不同字,义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们在学习时要分组对应分别组词,再充分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和用法后,就会记住不忘了,将来无论怎么考都能够应答正确。

第4和第5部分是近反义词,近反义词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可以说是重头戏,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上,对,下大,对小天对地,这样的对应歌中就已经初步了解了反义词的一一对应,那么在本单元中共列出了7组近义词,6组反义词,根据课文内容和老师的讲解,对词语的释义和用法,一定要牢牢掌握。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知识梳理)(3)

第6部分是必会重点词语,在这里给大家列出了19个成语,从二年级起成语的学习和熟练运用,已经在语文中大量开展了。那么这时有个词语在本单元课文中学习了之后,也要做到了熟于心,并且能够自己造句才算是学会并掌握。

第7部分是词语搭配,在本单元列出的词语搭配,只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搭配,另外一种是量词搭配,在语文学习中发现形容词,一般都是放在名词的前面做修饰和限定语,虽然他们不是句子的主干,但是在一个名词的前面加上这些形容词后,更凸显出语言的魅力和神奇,所以形容词的正确搭配是非常重要的。而量词的正确使用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页。

第8部分是常考修辞手法和句型。在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喻夸张和拟人的语文修辞,大家并不陌生,第9部分是本单元四篇课文主旨的概括梳理。

第一单元考点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

屹(yì)立  昂(áng)首  鼎沸(dǐng fèi) 霎(shà)时 大堤(dī)

麦穗(suì) 归巢(cháo) 田埂(gěng) 霸占(bà zhàn) 坠(zhuì)落 

二、易写错的字 

潮水 翻滚 顿时 逐渐 崩塌 犹如 地震 霎时 牵手 鹅卵石

坑洼 庄稼 葡萄 稻子

3、 形近字

堤—提 犹—优 震—振 淘—掏 俗—浴 葡—萄 稻—蹈

4、 近义词

屹立—耸立 顿时—霎时 恢复—复原 喜欢—喜爱 运载—运输

静寂—沉寂 仿佛—犹如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知识梳理)(4)

5、 反义词

平静—喧闹 宽阔—狭窄 明亮—黑暗 美丽—丑陋 模糊—清晰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6、 重点词语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坑坑洼洼 密密麻麻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七、词语搭配 

【形容词】

(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宽阔的)钱塘江 (蒙蒙的)薄雾

(隆隆的)响声 (水天相接的)地方 (洒满月光的)小路

(细细的)溪水 (坑坑洼洼的)地方 (月光闪闪的)溪岸

(月影团团的)果园 (闪闪烁烁的)星星 (星群密布的)蓝天

【量词】

一(层)薄雾 一(条)白线 一(堵)水墙 千万(匹)战马

一(块)银毯 一(塘)新谷 一(穗)剪秋罗 一(道)后门

一(片)菜园

八、常考句型 

【比喻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夸张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反问句】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拟人句】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排比句】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9、 课文重点梳理

1.《观潮》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走月亮》通过描述"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物的情景,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走月亮时的喜悦、幸福之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走月亮"就是追逐更美好的未来和幸福生活的过程。

3.《秋晚的江上》描绘了鸟儿、斜阳、芦苇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倦鸟归巢、夕阳西下的美丽画面;《花牛歌》描绘了花牛、剪秋罗、白云、草地、太阳、青峰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玩耍、休息的悠闲画面。

4.《繁星》的作者是巴金,本文按照时间的顺序,描写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10、 日积月累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1、 课文要求背诵的内容

1.《观潮》第3—4自然段。

2.《走月亮》第4自然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知识梳理)(5)

下面是本单元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课文内容回顾。

1.《观潮》一文按照 → → 的顺序描

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全文是围绕" "这一词来写的。

2.《走月亮》一文写了"我"和阿妈一起走过了 ,走过了

,走过了 和 ,走过了……表达了作者

走月亮时 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 。

3.《 》描绘了秋天黄昏时江边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

的向往。《 》描写了 时而坐,时而眠,

时而走的悠闲情态,体现了诗人的童真童趣。

4.《繁星》按照 的顺序,分别记叙了"我"在 、 、

观看繁星时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

的思想情感。

5.将下列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鹿柴

空山不见人, 。

返景入深林, 。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2)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 ,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屹立(yì) 霎时(shà) 人声鼎沸(dǐn)

B.稻穗(suì) 闪烁(shuò) 鹅卵石(nuǎn)

C.归巢(cháo) 霸占(bà) 摇摇欲坠(zhuì)

三、根据语境写词语。

1.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不一会儿,fān ɡǔn( )的lànɡcháo( )漫天卷地般涌来。

2.秋天到了,田野里的dào ɡǔ( )都chénɡ shú( )了,果

园里的pú tɑo( )也变紫了。

四、同音字组词。

【zhuānɡ】 ( )稼 服( ) 红( ) 仪表端( )

【yóu】 ( )泳 ( )如 ( )票 ( )然而生

【yì】 ( )义 ( )立 ( )力 受( )匪浅

五、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 )喧天 ( )( )欲聋

( )( )无声 ( )声( )语

1.运动会上观众的加油声( )。

2.上课铃响后,教室里( )。

3.春节时,人民广场上人山人海,( )。

4.她有些胆小,说话总是( )的。

六、句子天地。

1."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句中省略号的作

用是( )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行文的省略。 C.表示列举的省略。

2.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B.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C.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

号浪吼。"下列词语中,与"霎时"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顿时 B.忽然 C.刹那间 D.一眨眼

七、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观潮》描写的是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 )

2.《走月亮》中,"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时间是在秋天的夜晚。 ( )

3.《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的作者都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 ( )

4.《繁星》的作者是巴金,他的其他作品有《雾》《雨》《电》等。(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考点知识梳理)(6)

感谢亲们阅读,这里是教育杂谈369,喜欢我的文章请多多转发分享点关注哦,关于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与复习你有哪些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哦 !

链接:https:///s/1QuMnmozgOSkx3N5TAIE3MQ

提取码:lhv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