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走向共和》,颐和园昆明湖旁,一座高大的牌楼。几个“昆明湖水师学堂”的学生,正在忙上忙下地把电灯泡装饰在牌楼上。那些水师学堂的学生折腾了半天,却什么动静也没有。

走向共和李鸿章赴日谈判结局(平庸王爷的精明之处)(1)

奕環急了,拎着个烟袋跑上去,瞅瞅这个灯泡,摸摸那个灯泡。

这些个灯泡咋就不亮呢。

话刚落音,忽一下,电灯全亮了。

奕環吓得手一缩,马上又高兴地用长杆烟袋指着那几个学生说。

好奴才,会侍弄电灯了,没给八旗子弟丢脸!”

走向共和李鸿章赴日谈判结局(平庸王爷的精明之处)(2)

这段也真够讽刺的,我们再看看盛宣怀是怎么嘲笑他们的。

这些学生啊,顶多会装装灯泡,开开那两艘铁皮小轮船,可是什么号称水师学堂的学生……

清朝的近代海军起源于李鸿章在天津设立了水师学堂,可是培养的海军将士基本全是汉人。因此朝廷忌惮汉人势力做大,于是慈禧想了个主意。在颐和园创建了一个水师学堂,就是昆明湖水师学堂。只招收满人学生,用水师的军费,实际上把钱大都用到了修颐和园上。

眼看着颐和园成了一个大工地,醇亲王还乐呵呵的在这监工。

盛宣怀不由得感慨,醇亲王真是平庸啊。

走向共和李鸿章赴日谈判结局(平庸王爷的精明之处)(3)

可李鸿章却不这么认为。

平庸?醇王爷乃当今皇上生父,光这一个身份就要招来多少猜忌,平庸的骨子里是精明啊!

醇亲王奕譞那可是光绪帝的生父,身处这个位置。必然受慈禧的监视和打压,只有平庸才能活下去,这个道理就不用多说。

现在为了给慈禧修园子,不但亲自来监工。为了省钱,甚至他把水师学堂的学生都拉过来搞装修了。

也是,否则以中堂大人权位之尊,也用不着跑到这园子里来求他了。

盛宣怀这话确实失言了,按他的意思李鸿章比醇亲王的权势大。大可不必把他放在眼里,这话传出去可是谋逆之罪。

走向共和李鸿章赴日谈判结局(平庸王爷的精明之处)(4)

那醇亲王可是正统的贵胄皇亲,是皇族的人,再加上是当今皇上的生父。

李鸿章听他这样说,脸色立刻肃重起来。

杏荪千万不能这样说话,连想也不能这样想!如果不是醇王爷时加关顾,我办事要比现在要难上百倍!

宣怀失言了。

偶尔失言也没什么,但身居庙堂,危乎高哉,慎言谨行,乃是根本。这些你以后会慢慢体会到的。

所以说处的位置越高越要管住嘴,高处不胜寒。一句话不慎就能毁了自己的前程,甚至丢了性命。

很快二人走到牌楼前,醇亲王老远便迎上前来。

李鸿章先呈上了见面礼。

走向共和李鸿章赴日谈判结局(平庸王爷的精明之处)(5)

闻知王爷欲恢复昆明湖水师操练,却又手头拮据,因此我命天津制造局造好了这批船只,日内即可运抵。

李鸿章来见醇亲王,本指望能从他这里搞点钱出来给北洋水师添装备。毕竟北洋水师就是在醇亲王的大力支持下创建的。

结果,没等李鸿章开口,醇亲王先哭起来了。

走向共和李鸿章赴日谈判结局(平庸王爷的精明之处)(6)

少荃救我……我的末日只怕到了!

这一下大出李鸿章意料,也让他犯了难。

修园子牵扯到太后,醇亲王和皇帝间的复杂关系。国事和皇家私事纠葛在一起不容他置喙,他也不想去惹这个麻烦。

但他平素与醇亲王相交甚厚,以后北洋水师还得指望他,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劝导他。

走向共和李鸿章赴日谈判结局(平庸王爷的精明之处)(7)

醇亲王把他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修园子还有七百五十万两的窟窿。

尽管李鸿章听到过一些传闻,仍被这个数字惊呆了。

喃喃自语,到哪里去寻这七百五十万银子。

走向共和李鸿章赴日谈判结局(平庸王爷的精明之处)(8)

办法我倒苦思得一个,只是少荃怕要担些委屈。

只要能除去王爷烦恼,鸿章担些委屈算什么?王爷尽管吩咐。

却只在两个字上打主意。

哪两个字?

水师。

走向共和李鸿章赴日谈判结局(平庸王爷的精明之处)(9)

此时醇王已经不哭了,用坚毅的表情盯着李鸿章,这会李鸿章快哭了。

这位醇亲王可一点都不傻,一把眼泪就把李鸿章耍了。

你不是答应要帮我吗?只好用你的命根子水师了。

这也正应了李鸿章刚刚说的那句话,平庸的骨子里是精明啊。

后续精彩内容,咱们下回接着分享。喜欢就点赞,点个关注吧。

#影视图文连载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