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10月1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今天,厦门理工学院整整40岁,它诞生于1981年10月15日。看着城市和产业“脸色”、投其所好办学,它坚持了40年。
厦门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林进川说,学校办学40年的所有“变”,都是建立在“不变”上——40年来,厦门理工学院始终遵循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培养急需的技术、管理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应用型”办学道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创业潜质”的社会急需人才,走出校门就能走上岗位。
1981年10月15日
鹭江职业大学成立
它是厦门理工学院的前身。第一届共232名学生报到,因为没有校舍,借在厦禾路边上的豆制品厂后面的财贸干校上课。
鹭大校门
1983年
鹭大有了自己的第一幢教学楼
2004年
获教育部批准升本更名“厦门理工学院”
现在
发展潜力“全省首位”
学科竞赛“全国第一”
厦理工这所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第一炮”打响当日诞生的大学,如今已经与创办时判若两校——从大专升为本科,到现在主要学科领域都拥有研究生培养资格;曾经是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先锋和领头羊,现在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拥有一批国家级一流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和福建省高原学科。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福建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中,其发展潜力从2014年的第12名上升到2020年的第6名,位列全省2000年后新建本科高校首位。在2016-202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厦理工位列第1名。
看城市“脸色”办专业
学校开办什么专业,
首先看厦门产业发展缺什么
40年前的10月15日下午,厦门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厦理工”)的前身——鹭江职业大学(简称“鹭大”)第一届232名学生报到,他们的教学楼还没有影,学生只能借在厦禾路边上的豆制品厂后面的财贸干校上课。但是,这所“寄人篱下”的大学已经立下决心:要尽快为极度缺人的城市培养人才,“厦门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开设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第一届开设机械、工民建、外贸、统计、英语、日语等6个专业,都是根据厦门需要设定。
厦理工的40年,这一传统不仅被延续,还被发挥到极致:学校开办什么专业,首先要看厦门的产业发展的“脸色”,缺什么,学校才办什么。
厦门理工学院8大专业群和63个本科专业,都可以看到厦门的产业发展的影子,譬如说,为厦门新能源、新材料行业新增开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为厦门作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开设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城市管理等专业。
看城市“脸色”办专业,看似简单,背后都有阵痛,特别是在专升本时,厦理工面临一个艰难抉择:要将就专科师资,简单地将专业来个“专升本”?还是要根据本科高校和新时代的要求“另起炉灶”?前者相对轻松,后者要经历阻力和波折。
厦理工选择了后者。厦门理工学院校长朱文章说,我们开设的专业,不是为了“养老师”——不是根据老师的特长来设置专业,“老师要适应专业,不能是专业来迁就老师”。
厦门理工学院办学40年来,坚持“应用型”办学道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创业潜质”的社会急需人才。
看用人单位“脸色”培养人
一个专业开设什么课程,要依托至少三个企业来建设课程体系
36年前,一位叫徐建平的厦门孩子从鹭大建工系毕业。第一天上班,师傅带她上工地。多年后,她清楚地记得,一到工地,“脑袋转一转”,基本上和课堂所学对上号。
徐建平把“走出校门就能走上岗位”的本事,归功于学校培养——从一开始,厦理工坚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型大学,没有教授很深厚理论,足够“实用”更重要:以用人单位所需来设置课程和上课内容。
在新理工时代,“实用型”升级为“应用型”——厦理工加快向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朱文章说,这其中的差别在于:要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必须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深刻的变革。
人才培养是重点。理工学院对当时五十几个专业的培养方案重新修订,更加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跟现在产业行业的需求来对接,通俗地说,要如何“更接地气”。
因此,现在贯穿理工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还有企业的身影。一个专业要开设什么课程,除了要参照至少3所境外高校、3所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外,教研室还要依托至少3个企业来建设课程体系。
这是理工学院认为自己和很多高校不同的地方——厦理工的每一个专业,都有企业的“深度参与”——从联办专业“订单式”培养,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到企业人员进课堂授课,安排实习实训,共同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
岳新安是厦理工202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最近,他在写一篇“义齿”论文———目前口腔修复材料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岳新安所在的项目小组通过学校牵头,与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厦门医学院等接上头——口腔医院的修复科最明白市场需求和实际问题所在,为项目小组提供研究方向;医学院则为工科生们提供医学理论知识。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到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岳科安不是频繁穿梭在大学和企业的少数。目前理工学院全部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都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其中有超过50%的选题直接来源于企业的研发项目。
厦门理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这个榜单是一个观察点——厦理工在2016-202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名。这个第一名非同一般,主办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是依据权威性、影响力和国际性原则,遴选若干全国大学生重要竞赛项目作为评选依据。
厦理工凭什么得第一?直接原因是获奖项目多,层次高。林进川说,背后原因是学校把学科竞赛当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
看企业“脸色”搞科研
建立“先导基金”制度,鼓励教师为企业搞科研
不仅培养产业需要的人,这所大学40年没有忘记的一点是:学校的科研并不只是为了发表几篇论文,更重要的是,要有应用技术成果,科研人员要走出校门,为企业解决难题。厦理工的科研人员都听过一句深受刺激的话:如果大学不能为产业或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人家要你有什么用?
上午去海沧一家香港科技大学校友创办的企业,了解老人智能电动床的设计;下午到观音山一家石材公司,讨论如何让石材边角余料“重生”……看上去是到处奔波的企业设计人员的行走路线图,其实属于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王刚副教授。
在石材公司,王刚用企业生产的余料设计了茶具、香器、花器等三十余款茶周边产品,企业赶紧在厦理工设立了“石材研究中心”。现在,王刚带领学生,又在为一家企业智能头盔的开发与应用忙碌。
对于厦门理工学院来说,王刚这条从“象牙塔”到海沧、到观音山,是近些年学校科研人员奔波在厦门甚至闽西南企事业单位的无数个大数据行程卡的一张。这是一条相向通行的“希望之路”——大学教师不仅可以把企业遇到的难题带到学校,研究出解决方法,也可以与企业对接,把实验室做出的产品带到市场。
“希望之路”上有资金确保——几年前,厦理工建立“应用型研发先导资金”制度,即由企业提出需要解决的生产难点,教师组成科研小组去“揭榜”,“中榜”后即可获得学校应用型研发先导资金的支持。
现在,学校先导项目基金累计拨付3000多万元,累计带动350名教师直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由此引导立项的校企合作项目经费超过1亿元,累计为合作企业带去经济效益超10亿元。
2015年,厦门理工学院对外发布服务闽西南产业发展行动纲要,这也意味着,这所土生土长的厦门高校,提出服务的地域已经扩至闽西南,即厦门、漳州、泉州和龙岩。
有一组数据有助于大家理解这所大学服务企业的网撒得多广:厦理工的朋友圈,有翔业集团、盈趣科技、冠捷、宸鸿、ABB、麦克奥迪等行业龙头企业。2016年以来,厦门理工学院转化科技成果1400余项,其中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60余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开展联合攻关等近1200项。
(文/记者 佘峥 通讯员 徐丽麟 图/厦理工提供)
,